往日回顾:

与孤女放不下的“母女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3日03:16 海峡都市报

  

与孤女放不下的“母女情”

  ▲妈妈、哥哥和小海榕(右)

  

与孤女放不下的“母女情”

  刚出生三天的小海榕

  N本报记者 李建芳/文 包华/图

  由中国记协、中国残联主办的首届“全国十大爱心记者”评选活动日前结束,本报摄影记者林丹从3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当选“全国十大爱心记者”,这是我省新闻界唯一进入候选名单并最后当选的“爱心记者”。

  “不以冷冰冰的眼光去看待新闻事件和采访对象,而是把自己的感情投进去。”昨日,林丹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这次当选“爱心记者”,与她和孤女小海榕的故事是分不开的。谁也没有想到,一次工作中的采访事件,会牵出一段感人的“母女情”……

  “贴心小棉袄”

  原来并非亲生

  每到周末,如果林丹出现在报社,总是会有两个孩子一前一后地跟着。男孩调皮好动,总在前面“打前锋”,女孩乖巧漂亮,牵着母亲的手寸步不离。要是有谁故意拍打林丹一下,小女儿可不干,她会立即上前,扯着你的衣角不放,另一只小手就开始打你。不了解内情的人总说:瞧,还是生女儿好,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

  其实,“贴心小棉袄”并不是林丹的亲生女儿。2002年5月,林丹采访了一吸毒女在公厕里生下女婴的事件。她一边帮这名吸毒女联系医院,一边也顺利完成了自己的采访任务。然而,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吸毒女却选择突然离去,带走爱心读者给母女俩的捐款,留下了一个出生才三天的小女婴,从此音讯全无。

  当时这名女婴重量不足1.5公斤,还患上“新生儿肺炎”。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单,孩子必须24小时专人看护。

  那一年,林丹自己的孩子刚满两岁,作为一名母亲,小女婴令林丹牵挂不已。她自己掏钱雇了护工负责照看女婴。到了晚上,她就自己跑去医院照顾这个可怜的小生命。

  “当时好多人劝我,别把事情揽上身,可我就是割舍不下。”虽然深知把自己搭进去意味着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责任和负担,但林丹还是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一个月后小女婴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可她今后怎么办?大家都想到了把她送到福利机构,而林丹却因为多日来的照顾,对小女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她做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向福利院申请助养小女婴。她采纳读者的建议,给小女婴取名“海榕”,取“海都报”和“榕树”两层意思,希望她能像海都报一样富有爱心,像榕树般坚强成长。

  脑瘫孩虽不幸

  “妈妈”从不放弃

  “人之初,性本善……”5岁的小海榕在记者面前背起三字经。背完,她蹦蹦跳跳地跑去玩。你若是注意看,会发现海榕跑起来的姿势有点异样,她的后脚跟总是踮着,而且比别的小朋友更容易摔倒。

  从海榕成为林丹家庭一员那一刻起,林丹肩上的担子陡然加重。那一年,自己的儿子才两岁,别的母亲照顾一个孩子都已经非常吃力,何况两个?小海榕刚到家里,林丹每隔三个小时,就要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出来,回家给孩子喂奶换尿布。一个淘气男孩,一个刚刚出生的女婴,也许只有当过母亲的人,才能理解林丹在那时候承担的双倍艰辛。还好家人也比较支持,一起帮忙着照顾。就这样,林丹和她的家人把小海榕拉扯着长大。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和小海榕和林丹开玩笑。小海榕一岁多的时候,还没学会走路。林丹担心有什么问题,送到医院一诊断,被告知海榕是脑瘫儿。医生告诉林丹,孩子到3岁时可以接受手术治疗。

  由于当时不能治疗,林丹就教孩子走路。记者工作很累,但是林丹一回到家里,总是顾不上休息,就教海榕学走路。海榕说话也比别的小孩子慢,林丹就每天耐着性子教她。

  到了海榕3岁时,林丹开始为她到处求医,最后找到了福州一家脑瘫康复中心定期接受治疗。海榕开始接受针灸治疗。针灸治疗特别疼,小海榕每次都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母女连心”,林丹心疼极了,于是决定选择用物理治疗,虽然效果不如针灸,但可以让海榕少受一份痛苦。

  一年多来,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炎热似火,林丹和她的家人每周都要送海榕到医院接受医生的专业理疗。为了更好地照顾海榕,她把亲生儿子送到自己母亲家,而把海榕留在自己身边。

  和林丹相识的朋友一个个来劝她,让她把海榕抱回福利院,否则病治不好,钱却花了,这又何苦。但林丹没有想过放弃。她和海榕虽非亲生,感情却早已胜过亲生!

  现在,5岁的海榕情况已经好多了,还和正常的孩子一样进了幼儿园,如今是一名小班的学生。医生告诉林丹,海榕的脑瘫要治好,没有特效药,最关键的就是持之以恒地接受理疗和按摩。林丹说,她会用自己的爱和努力,总有一天让海榕像正常的女孩一样亭亭玉立、楚楚动人。

  “爱心记者”

  内心渴望的最高奖赏

  1997年林丹成为一名记者,近10年来,她获得了各种各样的新闻奖。奇怪的是,每年的残疾人新闻奖,都少不了她的名字。这可能与她经常与残疾人打交道、拍摄了大量残疾人的新闻照片有关。一叠叠的奖状和证书,是对她这几年工作的最好回报。但她却告诉记者,她内心渴望的最高奖赏并不是这个,而是“让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残疾人,关爱残疾人”,那才是她的目标。

  2002年4月,林丹接到一封残疾大学生范明的来信,诉说自己磨破了三双皮鞋,也没能找到工作的遭遇。林丹觉得通过媒体的报道,起码能帮他解决一份工作。于是她立即向领导请示,第二天,海峡都市报便刊发《残疾大学生:我就找不到工作吗》,在海都报上全文刊登来信,并配发了“编者按”,呼吁全社会给范明一个机会。报道之后反响非常好,几十家单位愿意提供工作机会。

  范明的工作是不用愁了,但林丹发现,社会上还有很多和范明一样的残疾人,他们是不是也和范明一样为工作发愁?能不能为帮助残疾人就业做更多的事情?林丹主动找到省残联,拿到了全省各地市适宜工作的残疾人的名单。本报顺势推出了《福建残疾人求职滚动档案》,连续刊登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几乎把所有适宜工作的残疾人的求职简历刊登在报纸上,这在福建省乃至全国都是从未有过的。

  随后,本报又联合省残联推出残疾人大型招聘会。这次系列报道,许多残疾人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林丹也开心地松了口气。

  正如林丹所说的,“不以冷冰冰的视角来看待新闻事件和新闻当事人,而是投入感情去做。”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我愿意真诚地伸手帮助每一个采访对象,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寻找记者的价值,践行记者的责任。”在本报周年庆的特刊里,林丹写下这样一句话。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