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大家都说“埋单”,广州人容不得“叫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3日08:17 长江商报

  中流观察

  “忽悠”、“扎堆”、“趴窝”、“叫板”、“猫腻”……这些北方方言如今也在不少广州报纸上露脸了。这一现象引起部分广州人的不满,有网友在论坛上发帖抗议,超六成回帖者支持“排北”。(详见本报B/14版报道)

  按照“林大鸟杂”逻辑,有个别网民逢事滥抗议原本不稀奇,但竟有六成人支持“排北”,便没有理由不说道说道了。本为“改革开放先”的广州人,为什么竟然容不得几句北方方言的“忽悠”与“叫板”?

  有人说,今天是个“地球村”加速形成的时代,或许,越是在这样一个开放、竞争、融合的时代里,置身浪潮之中的人神经越是脆弱;在走得越来越近的外表之下,是自我防护意识极度的敏感与脆弱:一方面,大家欢迎融合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又对这融合过程充满了排斥,希图保持自己的独有优势不被冲击——个人如此,城市如此,国家社会也如此。

  在多元竞争与融合中,人们急于寻找自己的优越感,然后在滚滚浪潮中抓住自己的坐标不放松。刚改革开放那会儿,多少人以嘴巴里能吐出几个“yes or no”而洋洋得意?多少个城市管理者以老外竖起大拇指而骄傲?后来南方在经济上超前领了先,不乏有人仿而效之——记得在某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巩汉林们表演的小品“都是外乡人”中,巩汉林非逼着那个东北老太太的娘学说“哇噻”、“母鸡的啦”(不知道啦),试图以此来掩盖自己的“土气”。

  物质文明的发达必然导致产生优越感,有网民说,一些广东人这种感觉估计始自改革开放以来,而今天变得如此敏感,跟他们正在被更多的城市所赶超不无关联,只有正在丧失优越感的人,心理才会如此的脆弱。当“搞掂”“靓仔”“埋单”被全国通用,广州人却容不得“忽悠”、“叫板”、“猫腻”的存在的时候,这样的批评,似乎也不能完全说是胡说八道吧?

  在优势心态的此消彼长中,发展的焦躁、内敛的倾向和排斥的增多几乎便是同步而生。我们可以批评这种意识的狭隘所在,却无法避免在快速融合的时代,人们的神经容易更加脆弱这样一个无法逾越的话题。

  在多元融合的时代,谁具有了兼容的力量,谁便能更好地“适者生存”:没有“兼”的雅量就谈不上“容”的力量,而缺乏“容”的力量,就会使我们的局域文化丧失兼容性,如此循环的后果,就是丧失掉发展的兼容能力与先进性——个人如此,城市如此,国家也如此。有人寻找美国多年超级大国地位的诀窍,发现多元的包容性,竟是首要的原因。一个号称为“大都市”的大都市,如果因为在快速的融合中,在与兄弟城市此消彼长的竞争中,积聚下来了焦躁排斥的心态,继而丧失它本有的包容性与先进性,实在是一个遗憾的事情。

  开放的心态会换取开阔的空间。中国人为2008年的北京奥运提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的口号,想来不管嘴里说的是“梦”,还是“dream”;不管说的是北方方言,还是粤语,只有你进入我的梦、我进入你的梦,大家才能为自己“做好梦”获得更大的空间。

  毕诗成(陕西西安 编辑)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