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以“我荐名片”提升城市“软实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3日08:18 长江商报

  本报评论员彭永斌

  高山流水觅知音,白云黄鹤绕名楼。古琴台、黄鹤楼,这些入诗入画的意象,这些尚存于当今的文化遗产,正如高雅而优美的乐章,在天地间翩然展翅,连接起人们心中的认同——想起它们,就会想起武汉。它们,代表着广袤江汉平原上两江交汇滋生的传统文明。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便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诸多意象或许只剩下一个对等的地理概念,包含在古琴台,包含在黄鹤楼、东湖、汉正街、首义园,甚至是热干面等里面的深层意义,其中凝结的武汉人民的文明传统和情感因子,却并没有因名词的流传而得到很好阐释。

  武汉应该着力塑造城市名片,并大力宣传,让外界更深刻地理解武汉——在正在召开的武汉市“两会”上,有政协委员如此提议。“我为城市荐名片”的活动,也将在市民中开展。

  政协委员的建议,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广州和三亚,2005年底到2006年初,历时一个月,广州市上百万市民通过各种途径,踊跃为城市推荐了8张名片;2006年底,三亚150万市民也为城市精心选出了“代言”。在交流频繁且国际化趋向明显的今天,任何城市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城市本身的营销。向外人介绍、展示自己的魅力,“名片”这样的“握手礼”,当然不可或缺。

  也正是广泛地参与到“我为城市荐名片”中去,民众对城市的印象有了比以往时候远为深刻的认知。寻找城市名片,或是重温历史存量,或是解构和再认识城市的生活理念和文化精神,这些直击内心带来的感动,激发起人们之前所不曾感受的感动与自豪。于是,我们看到,在三亚宣布城市名片最终确定的消息时,一些市民当即落泪。

  事实上,从饮食到建筑,从文化到生态,城市名片的具体内容,并不局限于物。它的价值也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外延,即所载之物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怎样的理解和记忆。基于此而触动的市民情感,那种刻骨铭心之爱,彰显了非物质文明的魅力。众所周知,相对于经济建设等“硬实力”,文化层面的“软实力”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百姓是城市建设的最大资本,市民的积极与热泪,彰显着一个城市的软实力。众志成城,民众的合力,是城市永恒的资源,是城市最强大的竞争力和生产力。

  因此,塑造城市名片,其价值并不仅限于宣传。让外界深刻理解我们,首先也必须完成自己对自身的深刻认识。以“我为城市荐名片”为契机,促成对城市的深度解读,以参与而体验对城市的感情,并提升城市的软实力,才是塑造城市名片真正的核心所在。也只有这样,城市的名片才能成为人人珍惜的名片,并珍而重之地推荐给外方来客。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