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城市名片”需要好好宣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4日07:21 长江商报

  代表委员热议,“水文化”、“中部崛起的支点”、“三镇文化”被看好

  作为中部地区中心的武汉,该如何打出自己的响亮名片?昨日,武汉市政协委员袁秀珠提出的“打造武汉城市名片”建议(见本报昨日报道),引起两会代表、委员热烈讨论。

  武汉的精髓是“水文化”

  武汉市人大代表、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李长安

  我认为,一个城市的名片,首先应该是这个城市独特文化精髓的体现。武汉这座城市有首义文化、知音文化、码头文化,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但在我看来,最核心的应该是水文化。去年6月,我就已经提出这个观点:就是把水文化作为武汉的名片重点打造、推广出去。水不是单纯的水,它是与水景观、水文化相融合的一种综合的水体资源。

  至于怎么把水文化这张名片推出去,我看倒未必需要大张旗鼓地做广告。先下大力气把我们的湖治理好、把相关的山山景景打造漂亮,让外地人来到武汉感到惊奇、赞叹、流连忘返,留下美好的口碑,然后通过这些人把武汉的好名声传到全国甚至全世界,这就自然而然地把武汉的名片推出去了。

  三镇文化可做名片

  武汉市政协委员孟棣

  有一个很小的细节,就是武汉的公交、园林等等公共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没有统一的着装,当他们为本地市民和外地来客服务的时候,无形当中就失去了一次打造武汉城市形象的机会。在江浙一带的小城市就比较注重这一点。

  我认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应该是传统的文化内涵与现代的气息环境相结合,我们有繁华的江汉路步行街,也有孕育武汉的可以称为城市“母街”的花楼街;我们有高科技聚集的光谷,也有展示历史文化的红楼。

  还有一点很重要,是不是武汉的城市名片一定要是个完整的统一体?我看未必。武汉三镇,武昌的首义文化,汉口的码头文化,汉阳的知音文化,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和魅力,我们完全可以分别将这些元素推出去,当然,它们共同的名字叫“武汉”。

  “中部崛起的支点”就是名片

  武汉市人大代表、中建三局二公司董事长李勇

  武汉的城市名片是什么?这个话题含义太丰富了。从历史的角度,武汉是中原之都、拥有楚国风情;从现实的角度,武汉有光谷、有东风、有武钢;从发展的角度,武汉是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但综合考虑起来,我认为更重要的是立足未来,也就是说,要从现实的发展来看待武汉的城市名片。

  我们要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打造像巴黎、伦敦那样历经几百年仍然可称为城市象征的建筑。光谷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谁又能知道几年之后会不会有另一个光谷呢?所以说,我们的城市定位应该有一个长远机制的规划,规划成熟了,城市名片自然就呈现出来。把“中部崛起的支点”作为武汉现阶段的名片,就是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

  最重要的是自我宣传

  武汉市人大代表刘长河

  城市名片这个事情说到底是个宣传的事情。通过什么载体、采取什么方式宣传,应该请有关部门认真思考一下。我到南京、杭州,一下火车、飞机就能看到非常醒目的标示宣传牌,告诉你想去中山陵、西湖等景点该走什么线路,而走到街道上,在重要的路口都有一些类似的标示牌,这就可见这些城市自我宣传的意识有多么强烈,外地人在这里呆上几天,脑子里不知不觉地就会充满这个城市的各种符号和关键词。

  但是回头看看我们的家乡武汉,东湖很美,见过她的人都惊叹她的广阔、她的秀气,说她一点不比西湖差,但是没见过的人呢,甚至在全国连没听说过东湖的人都大有人在。黄鹤楼,古琴台,首义文化,还有精致、大气程度胜于上海外滩的汉口江滩……武汉的好东西太多了,现在差的就是推出去。

  打造名片非一日之功

  武汉市政协委员、湖北卓创德塞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山华

  我之前也多次听到“城市名片”这个词,也曾思考过武汉的城市名片究竟应该是什么。不少人说应该是黄鹤楼、古琴台,或者光谷、江汉路,但我个人认为与其他国内城市相比,武汉在历史、商业、工业等这些方面并没有多少明显的的优势。这些元素,充其量只是多数武汉本地人认为的名片,外地人不会有多少了解。

  在我看来,武汉独具优势和特点的还应该是“水”。我们的两江,东湖,六湖连通,都是宝贵的资源。而打造以“水”为核心的武汉名片,最重要的还是发展旅游业。但这关系到水资源的开发、水污染的治理,需要政府的严密论证和资金投入。所以,打造武汉城市名片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需要一个长远的规划,不能太过急于求成。

  本报记者 刘春燕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