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惠民”主线贯全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4日08:00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访泸州市委书记袁本朴

  ■本报记者张宏平刘廷远文件摆在案头,上面密匝地写着惠民行动实施意见,共4款17条———开年出台的第一份文件,主题就是惠民。

  从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结束返回泸州至今,市委书记袁本朴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落实“十大惠民行动”。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最基本的问题!”以惠民主线贯穿全年,袁本朴感慨颇多。

  以大发展惠民日历刚翻过新年,先是纳溪至川黔界、宜宾至川渝界高速公路项目签订BOT合同,即将动工。两条以泸州为轴心的四川出海通道,将大大提升泸州的区位优势。

  接着,泸州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内河大港。

  再有,90多家开发商激战3个小时,7宗商用土地拍出4.3亿元,这个数据超过前两年交易总和。

  “泸州经济正朝着又好又快的可持续方向发展。”历数眼下的发展机遇和态势,袁本朴一言概之。发展越快,惠民就会越多。2006年,政府掏“腰包”600万元,解决了全市2000多户的住房困难,就是要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

  怎么发展?袁本朴侃侃而谈:坚持以工业强市战略为推手,加快“西部化工城”建设,全力实施百亿集群、百亿企业、亿元项目“三大工程”;园区建设上,酒业集中发展区、川渝经济合作泸州临港示范区等“五大园区”,项目、规模将实现新突破。

  “‘十大惠民行动’件件关系民生、体恤民情,我们将把加快发展、强市富民作为核心任务。”袁本朴说。

  优美环境惠民2006年,26家重点污染企业被关停;永宁河沿岸,184家小纸厂也被关掉———建设“西部化工城”,意味着化工产业壮大做强的同时,环境压力也在增大。

  “今年,工业强市的各个环节都将注入循环经济理念,使泸州的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袁本朴的脑海中勾画出一幅环境美图。

  担当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历史责任,与此一脉相承的发展目标叫响:“既要化工名城,又要山水园林;既要经济发展,又要碧水蓝天。”

  穿过高大树林,泸天化厂区如公园一般。化工城分布全市的4个化工工业园区,治污效果凸显,部分企业已达到零排放标准。“十五”总投资21.2亿元,去年又追加投资3.7亿元上环保项目,意义何在?“百姓的诉求和认同,是我们还碧水蓝天于民的动力之源。”袁本朴诠释。

  具体到举措,袁本朴一一道来:提高化工城环保准入门槛,按照“化工城环保准入5项制度”要求,拒绝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调整产业布局,新上化工项目全部向新规划的工业集中发展区汇集,既集中治污又利于资源配套整合;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化工产业向高效益、低污染产业转变。

  以实干精神惠民发展的鼓点如此急迫,以整治机关作风为主旨的“效能革命”潮涌全市。一位市政府干部感慨,工作越来越紧张了。袁本朴笑了:“我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效能革命”还在继续,围绕“为民、开拓、务实、清廉”的班子,干部队伍建设思路即将出台。“软环境治理将是今年的大动作,意在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为投资者营造好环境,以实干精神惠民。”袁本朴激情满怀。

  临近春节,“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升温。“统一运输、滚动发班”的超长客运线,被省交通厅确定为惠民交通“泸州模式”全省推广。5万件衣物、1400万元救助金正陆续发放受灾户、农村和城市贫困户等困难群众。

  “实干的最终落脚点,是要倾心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袁本朴告诉记者,将把实施惠民行动作为考察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纳入对各区县、各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严格奖惩。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