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2007年起春运铁路火车票价不再上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00:24 中国西藏新闻网

  成露

  铁路部门敢于公开承诺“不通过涨价冲抵成本”,充分体现出一种惠民考量。让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就要做到让群众先充分感受到惠及自身的发展成果。如果群众不能充分感受到惠及自身的发展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发展成果惠及群众有限,甚至太少。

  最近百姓摊上的好事还真不少。

  闻听2007年春运铁路票价不再上浮,很多农民工都流露出了幸福的表情。这是铁路部门从去年春运对以农民工、高校学生为主要客流的所有临时旅客列车实行票价不上浮后,今年推出的又一项范围更广的惠民政策。铁路放弃春运涨价,部门经济利益受损不言而喻,需要多承担近3亿元的成本。但铁路部门还是坚决地向百姓承诺,虽然每年春运铁路投入成本很高,远大于收益,但“今后不会通过春运车票涨价冲抵成本”。

  铁路部门敢于公开承诺“不通过涨价冲抵成本”,是对“铁路惠民”理念的深刻认识,充分体现出一种惠民考量。由于铁路更多是中低收入群体选择的出行方式,因此,这个承诺和推行的新政,不仅直接惠及亿万旅客,降低了中低收入群体的回家或出行成本,更深的意义在于,它让中低收入群体充分“感受”到改革发展成果。

  我们常常说,要让百姓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如何享受到?具体、细致地体现在哪里?可以说,要让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就要做到让群众先充分感受到惠及自身的发展成果。

  是的,火车提速了,铁路服务优质了,车票比过去好买了;机票折扣了,机场漂亮了,设施完善了,航线多了;出国旅游方便了,断电现象少见了,银行服务丰富了……这些都是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也是百姓能够切身感受并享受到的。但是,还要看到,惠民考量应是一种持续长久的追求,是公共服务部门秉持的基本理念,不能落后,更不能止步,不能想着给老百姓尝几个甜果子吃就行了,甚至这边给一个甜果子,那边又向老百姓伸手揩油。

  不容否认,一段时期以来,有些地方、有些部门把部门利益置于公共利益、百姓利益之上,挤压公共利益和百姓利益的空间,遇到发展的问题、难题,习惯于把各种成本转嫁或分摊到百姓头上,以维护部门的利益堡垒不受任何冲击,更有甚者,以盘剥公共利益、百姓利益来实现自身部门利益、集团利益的增长和扩大。百姓几乎成了各种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导致生活负担日益加大,社会不满情绪增多。

  如果说,百姓承担一定成本在有些时候是必要的,那么,也应该有个时间表,有些成本不能一直让百姓来扛吧。当年铁路春运之所以提价上浮,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价格杠杆缓解运输压力。这几年来,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不断提升,特别是铁路客车速度不断提高,使铁路开行更多临客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铁路部门及时取消春运票价上浮,正是将这几年铁路改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的具体体现。

  相比铁路的做法,其他部门持续涨价、持续收取各种费用,比如五花八门的初装费、建设费等等,是不是也到了叫停的时候呢?退一步讲,是不是可以给一个时间表、一个涨跌同步的承诺呢?那些正执迷于玩“涨价听证”游戏、谋部门之私利、损大众之公利的垄断部门与行业,是不是也应该从惠民的角度想想呢?

  让百姓充分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就要追求:让他们享受到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成果,让他们年年都能感受到惠及自身的成果,让他们的生活年年都能有进步,让他们的福利和保障年年都能有改善。

  如果群众感受不到惠及自身的发展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发展成果惠及群众的有限,甚至太少了。有些部门、地方可能会说,我们取得了很多发展成果,那么百姓为什么会感受不到或者感受不深呢?感受不到或感受不深,说明为民办实事、好事离老百姓的要求还有距离,离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求还有差距。

  铁路部门诚恳表示,目前铁路运输能力仍很紧张,尤其春运期间,不过,他们将克服困难,全力挖潜扩能、精心组织调度,尽最大能力缓和运力与需求的矛盾,努力为旅客过一个愉快祥和的春节创造较好的环境。

  期待着铁路部门的惠民考量能够在牵动其他部门和行业产生连锁式的反应,期待着更多部门有勇气做出“不通过涨价抵冲成本”的承诺,期待更多百姓关注的和更能体现谋求“和谐”价值取向的惠民新政陆续出台或落实。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