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称中国公众环保意识与行为均不及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13:21 法制晚报

   本报讯(记者 姚奕)《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下称“民生指数2006”)今日将正式对外公布。该指数是由国家环保总局指导,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编制的国内首个环保指数,被誉为中国公众环保意识与行为的“晴雨表”。

  “民生指数2006”显示,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57.0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55.17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60.20分。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环保行为都不及格,而环保满意度也刚刚“过及格线”。

  针对这一情况,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王磐璞表示,公众在参与环保行为方面仍然存在着“光说不练”的现象,两项不及格和一项刚过及格线的尴尬分数,为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与行为又敲了一次警钟。

  对此,中国信息协会调查业分会副会长刘德寰教授指出,环境意识越强的公众,对于环保行为的参与也越积极。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环保知识和环保政策的宣传力度,扭转公众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缺乏的状况。与此同时,也要提高低收入者、低学历者和农村地区公众的环保知识水平,和对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

  八成人关注食品安全

  在“民生指数2006”提出的14类问题中,被访者最关心的是食品安全问题。其中,表示比较关注和非常关注的人占82%,表示在日常生活中遇见过食品安全问题的被访者占38%。

  王磐璞介绍说,公众在食品安全方面表现出的高关注度,与2006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是有关的,比如北京的福寿螺致病事件、“苏丹红鸭蛋”事件、多宝鱼药残严重超标事件等。2006年,环境污染引发的食品问题确实比较严重。土壤、水源的不洁和大量化学肥料、农药的使用,使得老百姓对直接关系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忧心忡忡、“谈食色变”。

  公众眼中环保形势很严峻

  “民生指数2006”显示,63%的公众认为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只有8%的人认为不太严重和不严重。高达44%的人认为,我国总体环境质量一般。与此同时,有32%的被访者对总体环境质量表示不太满意或不满意。

  王磐璞认为,环保与医疗、教育问题一起成为公众关注的三大热点,这是因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影响和制约我们的生产生活,而是到了威胁人类自身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的地步。

  比如,2006年出现的《无极》剧组破坏环境事件、白洋淀死鱼事件等,都是引起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的。这些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于环保问题的关心和思考。

  新闻背景

  民生指数2006抽样调查范围

  本次“民生指数2006”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调查对象覆盖中国七个地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28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兰州、武汉、济南、沈阳、齐齐哈尔市等),样本量包括4482名普通居民。

  指数涉及的14类环境问题

    食品安全、饮用水污染、

空气污染、垃圾处理、绿化问题、噪声污染、江河湖泊污染、可持续发展土地污染、地球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臭氧层变薄生物物种减少问题、房屋
装修
污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5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