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周刊:手机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17:00 新周刊
恭喜你,你是手机人,你是全球26亿手机人中的一个。技术突破和新增功能使你对手机的依赖性日夜滋长,你的身体和心理需求被手机异化了,你渐渐拥有手机型人格,你的通讯方式和娱乐方式在重新整合你的资源和时间,你不敢想象离开手机的生活。手机成了公众生活的垄断者和入侵者,无远弗届。不信,等着瞧! 一、 26亿人的手机进化论拿起生活方式探热针导语:一个后缀点为.mobi的时代到来了。手机变成了潮流、社交、文化的探热针。 文/黄煜池 26亿人手持一支名叫“手机”的探热针,加入了一个进化的狂潮。作为潮流的探热针,它给我们带来了手机音乐、手拍暴民、手机游戏、手机电脑和手机电视;作为社交的探热针,它给我们带来了“邂逅型”网、蓝牙交友和手机博客;作为文化的探热针,它给我们带来了短信、彩铃、手机短片、手机电影和.mobi域名。 “只要一机在手,我们在世界上的存在本身,就使这个世界聪明起来。不过,从聪明这个词的新颖意义上说,从数字意义上的聪明汽车、聪明建筑的意义上说,我们也使这个世界更加聪明了。”著名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手机》一书中文译者如此体会。 潮流探热针:娱乐至死 内置数码变焦摄像头、全套MP3音乐和视频播放功能、SD存储卡插槽……这是号称2006年“整个世界都在等待”的“黑莓珍珠”(Black Berry 8100)的新装备。“黑莓”在欧美有超过550万的高端用户,支持桌面无线电子邮件和即时讯息服务等商务功能是这家加拿大手机制造商赖以成名的关键。 然而“黑莓珍珠是RIM应对批评者的指责而推出的新产品”。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保罗·泰勒说:“黑莓的忠实用户喜爱黑莓简单、安全且可靠的无线电子邮件功能,但却需要另外携带一部数码相机和数字音乐播放器,感觉很不爽。” “产品表明了针对消费者用户,而不是传统商业用户的决心。”RIM公司首席运营官科里说,“研究和运营商合作伙伴都告诉我们,市场需要让黑莓走出董事办公室,才能为更广大的用户所接收。”因此新产品在保持黑莓应用的基础上改变了外观,增加了相机和多媒体能力。 依靠中国市场迅速崛起的索尼爱立信或者更能体会这种为潮流而变的关系,索爱中国产品营销经理黄慧玲说:“在很多领域上我们不是跟随流行,把现在流行的东西放在手机里,可以说我们是引导潮流,比如说我们的Walkman手机,比如说我们的Cyber-shot手机,可以说引领了音乐和影像行业新的潮流和趋势。” 总部设在北京的咨询公司BDA China估计,中国的手机用户每月在音乐铃音及彩铃上的平均支出约为人民币6元。那些股价曾一度不断攀升的Tom.com、搜狐以及新浪等门户网站,正是通过每月订购的方式向用户出售手机音乐、手机游戏以及其他最热门的应用来赚钱。 2006年大红大紫的视频共享网站YouTube,不久前宣布了向移 动通信市场进军。YouTube一直努力为其互联网视频节目寻求电脑用户之外的市场,因为这家以业余人士拍摄的短片、家庭电影、电视节目及音乐表演等内容著称的网站其中一大魅力正是来自大量生动的手机拍摄短片,而手机视频节目播放权将是下一个手机赢利热点。 苹果MP3播放器之热也催生了另一个市场创想,苹果将推出一款集热门产品iPod数字音乐播放器的娱乐功能和手机功能于一身的设备。在过去6个月中,这些传闻不断升温。华尔街的分析人士及投资者相信,答案会在2007年1月举办的MacWorld会议上揭晓。 社交探热针:天意无缝 “打手机促使我们能够再次在地球上行走。”保罗·莱文森在另一本著作《真实空间》中强调,在数字时代,人不仅需要在虚拟世界中漫游,更需要在真实世界中互动。 就手机的进步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日本NTT DoCoMo社长中村维夫在一场主题演讲上说过:“希望把手机打造成可用于通信之外所有生活场合的工具。”日本的电脑上网率在发达国家中不算蔚然成风,但其手机上网率的盛行则让人汗颜。以大学生为例,拥有上网手机的比率高达92%。而这一切均拜NTT DoCoMo所赐,他们拥有最大的市场占有率,所谓DoCoMo,其实就是“利用手机网络沟通”之意。 在日本的一份手机使用习惯调查中,发现超过九成人都有上“邂逅型”网站,以此来结交朋友。原来在家用电脑可以进行的活动,因为手机的“超时空”限制,令到“邂逅型”的活动来得更随时和频密化,从而直接激化了流行的程度。在北海道的一个农业城市,“邂逅型”网站正好切中了日本人喜好“相亲”的传统,成为了风行一时的新型职业。 这种利用手机科技发展出来的交友游戏不仅出现在日本,英国几年前就流行利用蓝牙技术跟陌生人调情的形式Toothing,蓝牙技术允许使用者在10米远范围内发送电话、图片和信息给另一个使用“蓝牙”的用户。在乘车时或在某个封闭的地方,如超市、教室或培训班里通过发送匿名信息,如果另一方感兴趣,由此可以结交新的朋友。 至于最新的社交手机社交玩法,万变不离其宗。注册会员达7000万,在美国相当受欢迎的社交网站MySpace日前推出一项服务,手机用户可向MySpace网页传送照片、登录博客、在MySpace网页发表评论,以及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网络到今天为止做的大部分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人都希望生活更丰富,企业都希望更有效率。因此年轻人在办公室里用电脑,生活则以手机为中心。”DoCoMo的高级副总裁三石多门说。 文化探热针:.mobi世代 “在不同国家的文化中,手机赋予了静止时间和过渡空间新的含义。”马德里卡姆鲁滕斯大学社会学讲师安帕罗·拉森在比较了伦敦、马德里、巴黎三地人群在公共场合使用手机的情况后,得出了这个结论。 马德里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会接听手机;而巴黎人则只将手机视为一种可以点缀生活的道具;伦敦人则不喜欢将时间浪费在讲电话上,他们重隐私的个性,也让他们多半使用语音留言,并且习惯隐藏来电显示。 关于各国人使用手机的段子,在网络上还有很多。比如不能不提的香港“巴士阿叔”事件,一个因手机而起,经手机传播,最后引起文化界注意和讨论的“文化事件”。 手机的使用习惯可以辨认国别,手机的消费文化同样如此。RIM公司的“黑莓”手机将于2007年第一季度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不过有国际分析师就预言:“该业务在中国市场的前景不如欧美市场。”其理由是,与短信和彩铃在中国的爆发一样,手机邮件风靡欧美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和文化背景,而在中国这些条件不可复制。用户的使用习惯一直阻碍中国手机邮件市场的发展,手机邮件能带来的便利性并不显著。手机邮件在欧美主要被用于商业用途,而在日本却被主要用于传输图片等娱乐用途。 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移 动视频节目也面临着这样的考验。在美国,尽管好莱坞把目光投向了小屏幕,而且无线网络运营商也斥资上百亿美元试图推出移 动视频节目服务,但人们现在还不清楚这项业务是否能够存活下去。根据扬基集团Yankee Group的估计,尽管市场上充斥着上千万部能接收视频节目的手机,但是每个月至少收看一次视频节目的用户还不到其中的2.5%。 在中国,号称最大的无线互联网门户网站3G门户推出了以在年轻人中有广泛号召力的《大话西游》为蓝本的Flash手机电影《大话G游》,倒是做出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如同美国影视制作人玛莉亚·玛格蒂的所说:移 动视频给人们增添了一种分享信息的方式。 无论如何,以推动网上冲浪者将无线设备作为上网平台使用的“.mobi”互联网新域名已经开始公开发售,一个后缀点为.mobi的时代到来了。 二、 新锐手机全能榜 手机远离了自己的童年时代,也远离了单纯的通信功能;适应手机人的需要,手机成为吸纳新技术的“黑洞”,变成了几乎全能的数码产品:奢侈品、百科全书、超级玩家、电视杀手、梦想家、造型大师、摄影师、玩具、计算机、导游、商业伙伴、娱乐推手、音乐家、书法家、大管家……功能这么强大,每一项都寄托了我们的现世梦想。 手机产品类 手机中的奢侈品-JSC Ancort 一款价值1050万人民币、由莫斯科奢侈手机厂商JSC Ancort推出的智能手机惊艳登场。外壳由白金打造,机身镶嵌有10颗蓝钻和50颗南非钻石,导航键上有28颗小钻石。在这个奢侈当道的时代,它再一次证明了任何物件都有无限奢侈的可能性。 手机中的百科全书(存储空间最大)—三星SCH-B570 一部手机的容量可以有多大?三星电子通讯网络的CEO Ki-Tae Lee解释说:“8GB容量已经足以将我们企业内部所有机密资料偷走。”也使得三星SCH-B570以其8GB的超大微硬盘空间成为手机中容量最大,可储存内容最丰富的百科全书。 手机中的超级玩家—诺基亚NAGE-QD 将掌上游戏机和手机融为一体,有“GAME BOY手机”之称的诺基亚NAGE-QD以其模仿游戏机手柄的横向大胆设计和极高的性价比令所游戏迷眼前一亮。经典的银灰色调和明亮的橙色色调使NAGE-QD从视觉上就散发着游戏的诱惑。橡胶质感的塑料机壳,加上外圈的白色橡胶护持营造的手感和抗震性也基本符合了掌上游戏的条件。对于游戏迷来说,几个手指头挤在一起玩手机游戏的悲惨时代已经过去,NAGE-QD让他们可以伸展手指,方寸之间尽情娱乐。 手机中的奥斯卡(DV功能)——诺基亚N93 为“重度手机摄像狂”度身定做的诺基亚N93无论从外观设计还是功能配置上来看,都足以捧走手机界的“奥斯卡”。它所拥有的配置甚至可以媲美家用DV。如果没有它们,我们会少了很多认识巴士阿叔之类的乐趣。 手机中的电视杀手—NEC N940 NEC N940凭借可以接收模拟电视信号脱颖而出,成为国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手机,彻底解除了以往人们通过手机网络收看电视节目的网费负担,这个突破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的电视功能正趋于完美。 手机中的梦想家(另类功能)—Pantech G6200 致力于将生物辨识感测技术导入手机的韩国厂商Pantech推出的梦想之作G6200将辨识功能的应用范围扩大。除了通过指纹辨识功能更安全地保护手机资料以外,不但能辨识方向、测量高度,还可以让使用者在旁人无法察觉的情况下拨电话、发信息。 手机中的信号弹(信号最强)—亚太卫星公司SG-2520 这款号称世界上信号最强的手机可以自由地在普通的GSM手机网络和卫星网络之间切换,无论你是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深不可测的大西洋底、亚马逊的热带雨林还是非洲的沙漠,只要用户还在地球上,几乎就没有不能接通的电话。 手机中的天才儿童(外形最酷最怪手机)——V501 2005年6月沃达丰公司针对日本市场发布的V501手机推出的系列立体手机外壳,彻底打破手机外形的传统。不但迎合了求新求异的个性化时代风潮,并且使得多少有些冷冰冰电子色彩的手机成为童趣盎然的装饰。 手机中的莱卡(摄影功能最强手机)——三星SCH-V770 700万像素,3/5倍数字变焦,自动变焦,闪光灯,提供手动变焦,快门速度每秒1/2000th?惊人的数据让人混淆了手机和数码相机之间的界限。利用它无与伦比的便利性和隐蔽性,可以随意拍摄并且完全不引人注目,享受手机拍摄无与伦比的乐趣。 手机中的苹果MAC(电脑平台功能最强手机)——多普达818 外表酷似iPod的多普达818,本质就是一台计算机,CPU、内存一样不缺,Word文档、Excel图表、PowerPiont动画、听收音机、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拍照、上网、QQ聊天……等于一部随身携带的小电脑。 手机中的导游(GPS及地图功能手机)——多普达P800 2006年11月推出的多普达P800,内置的GPS定位软件已经囊括全国 337个城市的详细地图,其中80个重点城市是精细地图,另外还有全国路网图,有些省市路网甚至精确到镇一级,而且地图上还包括了常用的设施位置信息,实在是一机在手,迷路不愁。 手机中的商业领袖(商务功能最全)——黑莓7700 虽然从未在中国上市,没有一切音乐拍照游戏之类花哨的娱乐功能,黑莓却在“9·11”事件中通信设备几乎全线瘫痪情况下,因副总统切尼手中的出色表现,成为了商务应用中的宠儿。 手机中的爱国者(国货手机精品)——联想i807 “粉时尚”手机联想i807是国产精品的典型,紧随潮流的外观,不错的屏幕和铃声,130万像素镜头,蓝牙立体声耳机,手写操作输入,MMC存储卡扩展,MP3、MP4播放,FM调频收音……中规中矩,该有的全有,胜在性价比。 手机中的PDA杀手(商务应用功能)——摩托罗拉尚品 PDA“明” 采用摩托罗拉业界领先的“无缝切换”中文手写输入技术,名片扫描、文件阅读、POP3电子邮件、免提电话会议及语音拨号等功能一应俱全。摩托罗拉尚品PDA“明”彻底颠覆了商务手机设计概念,由此为精英人士们开启了一个“新视界”。 手机中的长跑冠军(销售最久的手机)——摩托罗拉V3 V3有两个昵称:“刀锋”和“街机”,前者说明了它的独创外形设计,后者无疑说明了它的受欢迎程度。从2004年发布至今,V3和它的衍生款型始终在新陈代谢极快的手机型号市场稳稳地占有一席之地。两年间摩托罗拉不断尝试新的平台,使V3更加稳定、功能更强大但不失时尚风范。 手机中的冲浪高手(上网功能)——摩托罗拉RAZR V3ie 摩托罗拉RAZRV 3ie作为V3i的EDGE版本,EDGE即指增强版的GPRS,比GPRS的上网速度更快,目前中国只有少数地区开通了EDGE功能,V3ie可谓走在了EDGE冲浪的最前端。因此除了即可获得更快的网络传输速度之外,还可以更好的支持T-Mobile推广的My Faves网络服务功能。 手机中的模特(造型最优雅)——摩托罗拉KRZR K1 KRZR K1全蓝色的抛光表面带来了极为震撼的视觉效果,冷色的色调给人非常冷酷神秘的感觉,狭长的机身看上去十分纤瘦,夸张的长宽比塑造让人过目不忘,无疑在今年讲究设计感的手机市场拔得头筹,成为时尚的最佳代言人。 手机中的娱乐盛典(多媒体影音娱乐手机)——摩托罗拉ROKR E6 由周杰伦代言的摩托罗拉ROKR E6型手机是今年手机市场的“娱乐王”。作为一款Linux智能手机,机身左侧有专属的音乐快捷键,其音乐性格显著、鲜明。ROKR E6更支持便宜又大容量的SD存储卡,最高可至2GB,有如手机版iPodNano。而摩托罗拉ROKR E6机身自带的游戏中,就包括帝国时代、荣誉勋章、高尔夫等经典之作。 手机中的书法家(手写功能)——摩托罗拉尚品PDA“明” MOTO将传统的商务智能机型呆板的概念完全打破。A1200将时尚商务产品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准。即使在手写十分潦草的情况下,尚品PDA“明”依然能准确识别出汉字、字母和符号。谁都能成为潇洒的手写书法家。 手机中的大管家(最强的多功能手机)——摩托罗拉ROKR E6 ROKR E6是摩托罗拉最新商务智能手机,这款手机将“商务、娱乐、超簿”三种元素融为一体,超簿的设计加上纯平的触摸屏工艺,是一款最新最强旗舰的享乐PDA机王。是一部“明”与“ROKR E2”合体的新LINUX智能强机。 SP类 最具人气的SP——腾讯 超过4亿的QQ用户资源是腾讯作为SP的核心竞争力,IM(即时通信)业务足可使其坐稳SP人气王的宝座。对手机人来说,移 动 Q Q只不过开辟了另一种交流的渠道,而非一切从头。腾讯自1999年以来积累的不仅是用户数量,还有手机人的路径依赖。 具亲和力的SP——MOTO音乐店 MOTO音乐店亲和的营销模式几乎要使手机人忘记它的SP身份。“亲民”营销由天王周杰伦任由Fans撕扯开始,他无处不在的召唤:“来我的新家坐坐吧。”如果光顾MOTO音乐店意味着紧贴人气和流行,那么想最早得到周杰伦音乐铃音、MV视频和独家访谈的手机人,则不得不贴近MOTO音乐店。 最具摇钱树气质的SP——华友世纪 华友世纪赚到钱,因为先学会了花钱。2005年纳斯达克上市之后,华友世纪收购了飞乐唱片、华谊兄弟唱片,签约若干当红歌手。2006年年底,又以1800万收购独立厂牌鸟人艺术30%的股份。庞龙、杨臣刚、香香、张靓颖、爱戴都是摇钱树的枝叶,锁定数字娱乐战略的华友世纪“钱”途光明。 最具概念性的SP——空中网 空中网的MMS、WAP、JAVA业务,别的SP也有,惟有“K娃”独一无二。只要手机人会唱一句“我不想说我是鸡”,就是空中网的胜利。它用最概念的方式展开业务,贴上“空中传媒”的品牌标识,随身携带“K铃制造”,有概念就有空中网。 最具理财能力的SP——通联天地 通联天地的市场份额、用户数量、收入水平在同行中都位于前列。同样做SP业务,它的高明之处在于,避开拥堵的移 动梦网,转投联通互动视界门下。平台优势成为其做大市场的保障,避开激烈的SP渠道竞争,通联天地的无线增值投入更加物超所值。 最具游戏精神的SP——美通无线 美通无线吃了手机娱乐服务的第一只螃蟹。“泡泡小新”是国内第一款用户过百万的短信游戏、在线网游“三界传说”一个月短信流量过800万。美通无线的游戏不见得最好,但胜在最早;它不一定使手机娱乐最精彩,但胜在给予了更精彩的可能性。 最具雷锋精神的SP——滚石移 动 2006年,滚石移 动为MusicRadio“我要上学”慈善活动搭建短信平台,揽 下不赚钱的生意对SP来说还是第一次;李宗盛为活动创作的《娃娃》,也由滚石移 动开发IVR、铃声和彩铃增值业务,所有收益悉数捐出。滚石移 动在CP和SP之外找到了第三种身份——活雷锋。 最具草根气质的SP——龙腾阳光 “死心眼儿”的龙腾阳光一口咬定“就是靠彩铃赚钱”,硬是从一家小公司做成了“彩铃暴发户”。它草根气质的登峰造极之作是“卡拉风”。手机人自己唱歌,DIY成彩铃、振铃,或者加上视频做成MV和彩信。只要世间还有一个自恋的手机人,龙腾阳光这秀台就不会倒。 最具正义感的SP——A8 A8在SP行业的江湖地位是:“2005—2006年度中国互联网品牌50强”综合音乐类第一名。坚持正版付费的A8在免费MP3横行的时代显得有点悲壮,谁也不知道它的音乐产品能收回多少成本。作为“中国第一音乐门户”的A8,对数字音乐的洁癖理所应当比其他的SP更坚决。 最具影响力的SP——新浪无线 互联网“带头大哥”新浪越来越心平气和。新浪无线与CP亲密无间,与中移 动关系友好,新浪总裁汪延甚至说:“新浪不再是SP的竞争对手,而是拿出核心竞争力与各SP分享。”新浪无线比任何一家SP公司都大气,这使其在SP业获得了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运营商类 最佳四海漫游奖:全球通 中国移 动的全球通服务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通畅”。不仅在国内,中国移 动全球通的客户可以轻松享受移 动数据业务的便利,在国外依旧可以体验到漫游服务的方便与快捷。不论去到巴林、塞尔维亚,还是马耳他、喀麦隆,漫游费用只需每分钟9.2元。 最佳话费组合奖:电信小灵通“全家福套餐” 中国电信在江浙一带推行的全家福套餐,作为固定电话月租费减半;亲情电话之间通话费全免。由于中国广大农村和低收入人群还没有能力来使用移 动电话,甚至普通电话,小灵通月租低、单项收费的功能在通讯话费方面备受称誉。 最佳全能秘书奖:联通企业秘书 同时与60位同事、朋友交流、商谈事务,进行电话会议。“企业秘书”业务还可为集团用户、企业用户提供5000组以上的公共电子名片库储存空间。“企业秘书”把呼叫中心技术、声控技术、IP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集与一体,成为手机多功能时代的最有效率的商用业务。 最佳营销奇迹奖:动感地带 这个品牌用仅仅15个月的时间,就“俘获”了2000万目标人群,短信优惠组合的话费套餐,针对年轻人的营销手段和体验式品牌互动,让中国新生代“喜爱尝新、但腰包还不够鼓”的年轻用户成为动感地带最忠实的用户。 最佳增殖服务奖:移 动梦网 移 动梦网平台就像一个大超市,在这个“超市”里摆满了移 动用户所需的各种特色“商品”。移 动梦网不仅是一种创新的营销方式,更重要的是,它在应用服务商与用户之间的鸿沟架起了一座桥梁,并让所有参与者在此过程中实现共赢。 三、 从技术力量到生活方式的大小通吃:亚洲3G新势力 导语: 当欧美老牌移 动通信力量在3G的门槛上栽了个大跟头之后,作为后辈的亚洲却抓准了机遇一路冲刺。 文/胡斐 日本中学生松田千夏的母亲最近以来一直忧心忡忡,怀疑自己的女儿是否得了手机上瘾症,因为松田千夏不论是和同伴在汉堡店吃午饭,还是晚上在家看电视,甚至在浴缸里泡澡的时候,都几乎从来不会放下她手中的手机,她的理由是:需要时不时地上网和朋友们互发电子邮件。“我希望能一直和朋友们保持联系,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要不然我会觉得自己被抛弃了。” 不仅仅是松田千夏一个人,在日本,12岁以上的人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其中五分之一的人拥有快速入网的3G手机。“甚至可以说,手机塑造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会在这方面与日本相同。”东京大学的一名教授说。许多专家认为,是日本特有的潮流文化发展使得人们迅速过渡到了手机的3G时代。在新干线上,松田千夏正在给朋友们发短信告知他们自己没法准时赶到和他们共进晚餐,要迟到5分钟:“我不能打电话给他们,因为这样会打扰到其他的乘客。”不仅是在新干线或者地铁上,日本的饭店、咖啡馆、美容院和图书馆等地都有这样的规定,因此日本的“拇指一族”发展迅猛。 在韩国的情况也极为相似,首尔大学的学生李胜英每天的生活几乎完全围绕3G手机而展开,在每天早晨搭45分钟地铁上学的途中,她通常都以用PDA手机与同学聊天或者玩手机网络游戏来打发时间,她说:“如果没有手机,我会没有安全感。” 属于3G的未来生活 日本中学生岚有一个装有GPRS卫星定位系统的手机。当他放学后没有准时回家时,他的妈妈就可以立刻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通常我都会发现他在邻居家玩,这让我非常放心。”而对于岚来说,他认为自己的隐私就这么被曝光了,非常恼火。而日本正在为手机3G服务开发更多的可能性,让手机能够像瑞士军刀一样,“具备离开家时一切所需要的功能”。 可以设想,未来的某一天,如果你发现出门时忘带手机,就不会像现在一样仅仅丧失了部分通讯与记忆功能,结果可能是寸步难行。你翻遍身上的每一个口袋,发现一分钱都没有,因为你已经习惯去便利店买东西、坐公交车或者火车都通过手机支付,而百货公司的会员资料、身份证资料、通行证资料都被转化成电子版储存在手机里。走过几个街口好不容易找到一台公用电话,立刻对电话大声喊了几遍自己妻子的名字,发现这台老式座机没有任何反应,你这才意识到座机式电话是没有声控通讯录功能的,你仔细回忆,怎么也想不起来妻子手机那几个数字的排列组合,只好放弃,又步行几条街借用到了一台电脑,总算在网上吊出了手机中所有的通讯录,通知妻子把至关重要的手机带来。在等待妻子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手机用来听音乐、打游戏或者看电视、电影,这几十分钟显得百无聊赖,异常郁闷。 这并非耸人听闻的言论,尽管中国3G还在“千呼万唤不出来”的状态,但2006年11月“3G在中国”2006全球峰会已经使3G在中国的前景明朗化,政府表示中国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推出3G技术以支持奥运会进行。根据中国电信产业发展研究院的数据分析,中国3G用户将在5年内达到2.66亿。 而在3G业务日趋成熟的日韩,手机被誉为继电影、电视和电脑之后的“第四屏幕”。有数据显示,到2010年,全世界将有1.2亿用户收看手机实况电视节目,而亚洲将成为手机电视服务最为普及的地区。预计到2007年,手机电视用户在所有的流媒体用户中将占20%左右的比例。同时,移 动支付也将大行其道。未来很多缴费业务比如天然气、水、电都可以通过手机轻松搞定。随着3G网络的开通,手机将成为一个移 动支付的最佳平台,而手机里的SI卡也将储存进更多的个人信息资料。 日韩爱3G 目前,3G用户的60%-70%在亚洲,主要集中在日本和韩国,这和日韩两国对3G技术和业务的无限热爱和大力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际电信联盟的官员在2005年举办的香港3G大会上表示:“亚洲的成功经验就是:投资3G业务并保持创新力度。” 根据在日本一桥大学从事研究的美国教授杰弗里的分析,早在1999年2月,日本就推出了更符合消费者3G需求的手机,可以直接阅读互联网上的电子邮件,这个功能美国在2002年才实现,而欧洲直到2004年才由沃达丰推出这种服务。其次,日本很重视增值业务的发展,这方面的努力比欧洲提前了3年,增值业务为运营商带来了滚滚财源,有助于其后续发展。在定价方面,日本的短信收费不到1美分,而欧洲高达5到10美分,大大限制了客户群的发展。此外,日本的2G服务虽然比西方迟了许多年,但一上市就已经是2.5G的高姿态,使得日本人更习惯于接受3G。例如日本目前注册用户最多的移 动通信公司KDDI,虽然在2002年4月就推出3G服务,却一直未曾强调“这是3G”,而是公告用户“我们有了新服务”,以具体实用的内容吸引用户。以压倒性之势称霸日本3G市场后,最近KDDI才开始在广告中纳入“3G”字眼。据说一位KDDI用户看了以后,跑到该公司服务点表示想升级为3G,才发现自己老早用的就是3G了。 尽管商业3G的应用起步稍晚,但韩国的3G应用,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成熟且发展最快的。早在2000年6月,韩国便借世界杯之机,将3G业务投放市场作为试点,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从3G创造的经济价值看,韩国IT产业的规模已经从1998年的800多亿美元,猛增到目前的2千多亿美元,占国家GDP的比重超过2位数,高达13.9%。 和欧美市场不同,在亚洲,尤其是中国、日本和韩国,这些汉文化国家或者受汉文化影响很深的国家,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文化则非常有利于3G业务的开展。中国国资委研究中心新产业研究部副部长卢奇骏的解释是:“东方人毕竟含蓄,不是很喜欢展示真实的自我。理想的自我通过短信息可以很好地展示出来,当3G时代到来的时候,多媒体的短信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两个功能,所以多媒体短信一旦出现,2G短信必然消失。” 此外,在中国、韩国和日本这几个国家,电信新业务非常容易被接受。以手机为例,在美国和欧洲国家,人们用的手机多是外观和功能都非常落后的款式,虽然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都是全球手机制造巨头,但它们不断更新的手机产品更多地被东方消费者而不是他们本国的消费者所青睐。专家认为原因是由于东方国家更喜欢赶时髦,而娱乐消费方面则更倾向于应用型,卡拉OK在亚洲地区的风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亚洲救活欧洲市场 在亚洲新兴力量崛起之前,欧洲一直处于移 动电信业老大的地位。2000年前,欧洲移 动电信前景正一片美好,当时世界最大的10家移 动电信公司中有7家为欧洲公司。这些公司每年的增长率高达两、三位数,欧洲的资 讯工业正当盛世。当时德国人非常骄傲地说:“我们的移 动电信技术至少领先美国3年。” 然而好景不长,2G时代的领头羊在遭遇3G时,之前的繁荣景象一去不复返。据2002年的《华南新闻》报道,2000年以后,欧洲在3G上遭遇泡沫,原因在于欧洲政府将3G频率许可证通过拍卖形式出售,导致价格哄抬。仅在德国,频率许可证的拍卖便达到50多亿欧元。当时德国电信的人就表态说,不做3G,德国电信的股票价格会暴跌;可是做3G,3G的频率许可费用也会把公司压垮。事实上,欧洲运营商为牌照支付了1000多亿欧元的资金,因此欧洲各大移 动电信公司皆因背负巨债而大伤元气,一些老牌电信公司如英国电信和德国电信有好几年都翻不过身来。这大大影响了其对3G技术的投资。 此外,3G技术主要针对手机数据业务,相比起2G时代的语音通话和短信来说,对语言和文字的统一要求更高,而欧洲现有超过16种的语言,很难在整个欧洲范围内实现共存。在这样的情况下,昂首挺进欧洲的是香港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2003年3月,和记黄埔在意大利首推H3G业务,成为欧洲第一家3G商用服务提供商。此后,H3G在欧洲的市场范围已发展到英国、奥地利、瑞典和丹麦等国家,服务的用户约超过350万。2004年2月,和记黄埔又在英国率先推出了预付费的3G网络服务,希望将市场份额扩大到整个英国移 动电话市场的65%,并邀请欧洲最大的手机零售商Carphone Warehouse与其合作,为其公司的3G服务提供分销。可以说,亚洲在3G上的高起点救活了欧洲市场。 四、 技术时代的三国演义 仅有3G是不够的 导言: 手机、电视、电脑,信息和娱乐终端的争夺战是技术时代的三国演义,最终跑出者有可能成为我们身体的延伸。在享受技术快感的同时,我们也要承受科技带来的问题, 文/胡尧熙 电视的境遇早就一天不如一天,从精英讲台到草根K场,物是人非只要10年光景。比文化气质走得更快的是技术,除去诺基亚,连国内的金立手机也能扮演预言家的角色,主题只有一个:电视的消亡是时间问题,并且只早不晚。 手机、电视的现在和流媒体的未来 2006年10月15日,法国爱可视公司的总裁亨利·科洛哈斯来到深圳,向中国人推销第五代MP4,它具有更大更高清的显示屏,配备80G的硬盘之后,人人可以拿它作为掌上家庭影院。有记者向他提问,手机、电视、MP4,究竟谁能走得更远?科洛哈斯用去10分钟来解答这个问题,他表明MP4会争取在未来两年内增加通讯功能,完备和周边产品的结合,网络服务也会更加完善,届时,它会和手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回答完毕,记者提醒他还没有回答关于电视的部分,法国人不耐烦地摇头,翻译站起来对记者说:“总裁认为电视并不能在这场竞争中有太多的发言权。”如果有电视机厂商看到这一幕,他们会不会认真考虑是否应该继续生产平板电视机? 手机、电视、电脑,信息和娱乐终端的争夺战是技术时代的三国演义,看上去,电视是最弱的一方。3G牌照的雾里看花并不能阻止无线互联网的发迹,有标准、有目的、有庞大用户群的手机目前像是能最后留下来的那一个。 对于用户而言,充斥专业术语的技术指标并不能左右选择,但既定的事实是,电视是最沉寂的,近10年来,它缺乏有前进意味的变化,数字电视和IPTV或许算是,但它所提供的内容服务显然和使用成本不成正比。在流媒体已经泛滥的网络时代,任何人都可以从电脑或是手机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视频,并且不用担心广告的骚扰。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人会选择在Youtube上观看新闻节目的回放,而不去看CBS的现场直播。 回到中国,同样是在深圳,科克洛哈斯离开之后一个月,本土电视机行业的巨头康佳联合猫扑网举办了首届“短片奥斯卡”评选活动,对网络视频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康佳集团副总裁何建军在接受本刊记者访问时表示,将加大对手机电视的研发投入,尽快地进入流媒体的主流阵营。在何建军的构想中,手机作为必备的随身电子产品,将会因为网络视频的蝴蝶效应而取代其他数码产品。这份构想写到计划书上会注明是对业务的扩展和补充,但离开纸上谈兵,任何企业的转向都是在市场压力之下的选择。 根据国家信息产业部的统计,2006年,中国电视机产量接近9000万台,其中只有不到10%是平板电视,数据背后说明的问题则是高端电视机在中国还远远没有形成规模。当然,中国电视机还继续在海外得奖,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造型设计奖,当电视外壳越来越iPod化的时候,普通观众都能和电视人一起感受到互联网时代的暗流。 造型和内容无关,这一准则并不适用于手机和电视的争锋,这恰恰是两者不能回避的隐痛。无论iPod化还是MP4化,电视终究不能让自己变得袖珍,能够被塞进衣袋;无论如何扩大屏幕,方寸之间的影音效果也不能让手机用户感到舒畅。 根据全球著名行业研究机构In-Stat的调查,55%的中国人乐于在旅行中收看手机电视,而50%的中国人乐于在上下班的等待中收看手机电视。这显然是个令人兴奋的数据,但问题在于,90%的人都坦承自己只能接受长度不超过30分钟的手机电视节目,毕竟,没人愿意对着一堆粗颗粒的马赛克耗费太多的时间。那么,除了天气预报、短新闻和MV,我们在流媒体时代究竟收获了什么? 像恶搞短片那样的短小视频或许能成为手机电视的宠儿,但这会涉及到管理以及版权等一系列问题。3G时代的问题往往都和技术本身无关,相关服务内容的匮乏才是制约未来的障碍。 我们已经经历过在不同的10个电视台观看同样一部电视剧的命运,或许有一天还要在不同的10个网站观看同一款手机电视内容。从这点而言,电视仍旧处在困难之中,而手机的命运已经和流媒体捆绑在一起,如何在技术时代创造内容才是它们应该关心的问题。 协作>竞争 早就有手机达人凭借坚韧的毅力和指力在手机键盘上敲出了6000字的短篇小说放在网上,迎来万众欢呼。屏蔽掉跟贴的粉丝,欢呼声最大的应该是所有的无线互联网站和手机公司的CEO们——这种人才再多一些,手机可以在2012年之前取代电脑。 2012年,是全球手机两大供应商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为个人电脑开出的执刑日,行刑者是目前在严格意义上还没有真正现身的智能手机。尽管从国外到国内,挂有“智能”名号的手机已经铺满了柜台,但用户不会为了它们而抛弃电脑。事实上,无论有多大的可行度,手机正在 朝取代电脑的方向一路狂奔,传统的有线互联网业者也在努力迎合手机上网者的需求。在2006世界杯期间,手机网络浏览软件业者歌剧软件公司(Opera Software)推出了世界杯版本的浏览器,让球迷可以获得实时的球赛比数与相关新闻。Google、雅虎及MSN也有手机版的入口网站,以配合手机的小屏幕,与此同时,全球25%的手机用户已经成为手机上网的忠实拥趸。 智能手机的出现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科技怪胎,无法简单归属于通信产业、IT产业或者互联网产业,而是三大产业融合后的一个新的产业,它或许代表着移 动终端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一个集成三重技术特质的混血儿,“3C融合”的理念在这种产品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人们可以通过更换MMC卡和SD卡等硬件,将手机的存储空间无限放大,另一方面,软件的进化将使手机成为开放式的网络平台,实现实时上网浏览信息、收发普通和语音Mail、接收视频等功能。 智能有可能意味着超越,但一旦梦想照进现实,手机会痛苦地发现,随着功能的增多,它只能在功能和体积之间作出折中的选择。当“音乐手机”、“商务手机”成为一个类别选项时,证明为不同需求的用户进行有选择的分类设计已经势在必行,但这显然不是追赶电脑的正确道路。 所有关于手机取代键盘的预言都建立在一个共同点上:它在功能上越来越像电脑,并且容量正在增长。尽管手机产品的功能可塑性极强,但受到屏幕大小、机身大小、主要功能等限制,手机取代电脑的事实不会发生在2012年,正如人们不会因为有了瑞士军刀而抛弃剪刀。 从历史上看,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在1987年诞生于摩托罗拉实验室;第一部掌上电脑则诞生于1993年,即苹果公司的Newton MessagePad,两者各有各的功能诉求。但是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厂商发现有必要在手机中加一些掌上电脑的功能,如数据管理、游戏、计算器等,于是手机与掌上电脑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我们可以期望的是,手机在功能上会和电脑有更多的交叉融合,或许,通过两个终端实现一个功能是最为现实的技术享受。 被手机监视 菲律宾总统艾斯特拉达在2001年被示威的人群赶下台,手机扮演了重要角色。反对他的民众用短信传递口号,组织、协调示威活动,避免与镇暴警察正面冲突,减少可能造成的伤亡。和政治密切相关的从来只有媒体,当手机也加入其中,它就成了麦克·卢汉口中的“冷媒体”。 窦文涛在“铿锵三人行”中也不止一次的掏出自己的手机,向嘉宾和观众炫耀其中的短信内容。如此一来,谁是观众?谁是演员?谁又是局外人? 不管承认与否,在享受技术的同时,我们的身体也已经成为被手机监视的一部分。手机的无与伦比的随身性完成了在福柯看来颇具技术难度的“全景式的监狱”的轻松建造。如果你不关机,就永远在场,而且不只是声音。在多媒体技术的“进化”作用下,手机的全球定位功能、拍照功能等等已经可以让你的身体无时无刻“在场”。可是正如保罗·利文森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梦想进展和成功——向往它的完成就存在于铃声那一段的声音中”,谁还轻易放得下手机? 美国社会学者科尔曼对手机社会有天然的恐惧,他认为社会结构可能因为这款数码产品而产生变化,互动主体已不再是自然人,而是法人、传媒工具或是国家。互动结构的其他维度也在发生着变化,包括情景、道具、沟通本身的感官参与等等。以不断渗透进生活,成为人类沟通互动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机为例,以上的变化清晰的衍发着。 手机越来越多的功能为暴露个人隐私提供了廉价、易得的手段。在不可能的时侯,人们对窥探别人隐私的好奇人呈压抑状态,当轻而易得时,暴露隐私的活动可能泛滥。已经出现了在浴场用手机拍照的事件,举一反三,人们可以把所遇到的事情轻而易举地录音、照像、摄影,有时可能是开玩笑,有时可能是为盈利。 隐藏和暴露隐私会为手机开发商提供许多商业机会,有人需要隐私手机,有人需要反隐私手段,有的公共场合需要屏蔽手机信号的设施。还可能出现误传手同位置信息的技术和服务。开发商们可以同时提供隐私和反隐私手段,技术不断升级,情况越发复杂,便利和不便都只能同时存在。 以往的法律和道德多以调整物权为主,手机介入人们的生活后,产生了很多与信息相关的新问题,而信息权力的界定和归属至今仍就是一个空白。 因科技而诞生的问题并不一定都能由科技解决,相比于电脑和电视,手机是最缺少法规约束的产品。中国已经成为手机的第一大国,显示在这个高科技时代,我们并未落伍。但问题在于,手机正在改变中国,要改变到哪个方面?以及如何去面对改变。 五、 手机如何改造人 导言: 你已被手机附体。在象征的意义上,今天的手机已经变成了你的身份证、钱包和钥匙。在未来,手机式通信会内化为我们的身体肌能吗? 文/何树青 手机已经令我们的交流到了不要脸的地步——不要脸,只要声音,只要短信、彩信、非通话视频、上网、手机电视、游戏、MP3和MP4,只要海量的存储、快捷的速度、附着个性和炫丽外表的造型,只要功能最强大和最能满足虚荣心的一部手机。 世上有一部功能最强大和最能满足虚荣心的手机吗?有,就是“下一部”手机。随着技术的开发,手机会成为受惠于一切新技术的“媒介黑洞”,功能一强再强;于是你梦想中的那部手机就在你的手指间跳转流动,一再更换。发达国家的平均换机频率是22个月,而《新周刊》采访到的极端个案是一个用了50多部手机的中国年轻人华峰,他从2002年开始平均每个月换一部手机。 你在更换手机,手机也在置换你——你的心理需求变了,你渐渐拥有手机型人格,你的通讯方式和娱乐方式在重新整合你的资源和时间,你不敢想象离开手机的生活。 你已被手机附体。 许多人乐观于手机能成为个人信息终端的终结者,但无人敢预言手机在未来是否是人与世界的最佳联系通道。那并不是福音。 手机、钱包、钥匙 脖子上挂着钥匙的小孩不见了,脖子上挂着手机的大人比比皆是。 手机、钱包、钥匙三者当中,如果一定会丢失其中两样,你最不愿也最怕丢失的是什么?特此注明:手机里有数百条私密短信和上千个社交号码,钱包里有身份证、私密照片和银行卡,钥匙串上有房门钥匙和汽车钥匙。 许多人的选择是钱包。弥补钱包的损失需要付出时间、繁琐程序(重新办理身份证需要程序周期和回到当地;没有身份证的话,银行账号不能挂失只能冻结,并需要每5天重新申请冻结)和金钱的代价;弥补手机的损失需要再买一部新手机,重新输入号码;弥补钥匙的损失相对最容易。一位2006年年底遭窃的广州白领还阐述了另外一个选择钱包的理由:存在钱包里的东西是有形的、物质的,存在手机里的东西是无形的、数码的。 尽管如此,当代人脱口而出的正常语序还是:手机、钱包、钥匙。在象征的意义上,今天的手机已经变成了我们的身份证、钱包和钥匙。 手中无机,心中有机 手机的多功能化和廉价化,在品牌林立的手机人社会,并不能泯灭它带来的消费优越感,相反更在财富象征符号和个性的层面强化。在技术应用和功能上,手机早已超载了,它不再局限于通讯领域,而成为与电视和电脑厮杀、争夺消费空间、个人视觉、个人信息终端和产业资本的种子选手;在生活方式上,手机是生命中的零碎时间的拾荒者,也是完整时间的杀手。 业界高手们把手机的未来推到3G和3G以后,近似于奥林匹克运动“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再加入了“更小、更个性、更多功能”的期待值。MOTO、NOKIA和各大品牌手机制造商就是这么做的,微软定义并卖开了智能手机(大屏幕、高配置、可手写输入、功能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高端手机);英特尔致力于把PC产业上成功的“摩尔定律”运用到手机上,通过芯片令手机计算机化。对于手机袖珍化的趋势,西门子的沈淦英认为,基于操作难度和使用舒适度,手机不可能一直小下去,手机的材质会成为替代性卖点之一。 科技以人为本,手机设计为满足人的心理需求而生。为了满足心理需求中的自由、便捷和安全感,嵌入式、虚拟式和感应式(前提是世界变成一部感应器)的通讯工具,会是手机的未来。也许那时它已经不叫手机,而叫芯片或别的什么。届时,人人都是电子人,电子设备由外置变成内置:我们手上已经没有手机了,手机式通信已内化为我们的身体肌能,能完成移 动商务、无线娱乐和身体互联网的功能。 这时,手机还原为一件没有财富和个性象征意味的物品(也是功能),而新的财富和个性象征符号会重新诞生。 面对面 手机人、手机人,不用手机你不是人。我在五六年前所见过的通信保守派分子在今天纷纷落网,成为手机人的一员。无手机,即无社交、无工作、无生活。被社会定义的残疾人,还将包括手机没电的人、收不到彩信的人、手机不能上网和看电视的人;而最具魅力的人,显然包括永远处于开机状态的人、声音动听的人、资讯第一时间知道的人。 手机控制了公众的生活,滋生了依赖性,曾有预测说2006年全世界手机用户数将突破20亿,现在我们知道它已达到26亿;而许多人的电视时间、工作时间、吃饭时间、等待时间纷纷统一为手机时间。 技术缺陷和技术突破一直在参与定义人类的文明发展进程。从手机发展趋势看,手机的技术提升不是问题,而人类的心理需求才是问题。即便有一天全世界人人都有一部手机(就像人人都有一双手一样),我们还是造不成巴别塔。 手机无远弗届,某一天我们将怀念面对面。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