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冬天,各地de羊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12:18 新闻晚报
□撰文易沁

  本人属羊且姓杨,按"老法人"说,吃羊儿是忌讳的,不能自啖。偏偏俺天生是个浑人,没有这么多清规戒律,说白了,什么都可以抵挡,惟独挡不住那张嘴,不解释你也明白,就是那张馋嘴。

  还别说不吃羊肉,而最喜欢吃的就是它,它那种浓浓的独特的滋味,吃完以后感受血脉贲张,热血沸腾,连毛细血管都痒痒的,忍不住这里抓抓,那里挠挠,然后澡堂里泡上一会,喝杯浓浓的酽茶,那真是神仙过的日子。

  但也不知咋地,早先好吃的羊肉都甘居城乡结合部,比方说真如镇和大场镇的白切羊肉。但这阻挡不住咱对于羊肉的向往,只要一有机会,三五羊肉知己就会结伴而去,饕餮一番。当这里的羊“扫荡”一番后,便把目光投向周边地区。

  崇明的山羊肉也是很有名的,我那位开出租的崇明朋友曾多次炫耀,崇明的“四白”,丝毫不比太湖“三白”差,至少多了一白。问有哪“四白”,他如数家珍———白米虾、白扁豆、老白酒、白山羊。前面两项倒是硬档,老白酒就有了点牵强,毕竟不是白字当头,而白山羊则就更离谱了。我问此兄,还有不是白的山羊吗,牵一头给我瞧瞧,咱双倍价买下。一旁的老克腊乘机起哄,说愿意出十倍的价钱竞标,最好是黑山羊,如果没有,杂毛、花的也行。那小崇明给臊得翻毛腔,说我俩没知识,不信到崇明去问问,连小孩都知道崇明“四白”。

  不过本人以为,本地的羊肉再好都是海派了的,味道不够纯正,羊肉味不浓。估摸这是大城市里的人讲究腔调,怕嘴里哈出一股羊肉味被人瞧不起,误以为是北方来的打工仔,所以羊肉馆的老板总是调料、调料、再加调料,把羊肉的膻味扼杀到“零点”,来迎合那些想吃羊肉又怕露馅的需求。

  当然最高境界就是闻闻没有羊膻味,吃吃却有羊肉味的,这样的羊肉在本市确实不多见。早先经常跑江浙一带,对两省的风味羊肉可谓知根知底,尤其偏爱桐乡的红烧羊肉。当地餐馆几乎门口都支起一口大锅,里边煮着红烧羊肉,羊肉都是斩的六七公分见方,以块出售。肉用粽绳扎着,很酥很酥,入嘴即化,味道香浓,还有一股浓郁的羊肉味。许多人号称爱吃羊肉,又不敢闻其膻味,这让我们这些老吃客感到好笑,没了羊膻味,岂不是雷同其它,真乃叶公好龙。

  苏州有个名叫藏书的小镇,素以烹烧各味羊肉而著称,甚至还举办过全羊筵比赛,最多的羊肉馆居然能做出200多道羊肉菜。上个月曾去过那里一家百年老店聚餐,吃了一道全羊筵,足足有近二十道菜。但感觉还是有点腻,大荤到底,让人抵挡不住,毕竟平时肠胃里还是有油水的。不过同桌也有大呼过瘾的,当然还有自始至终不敢下箸的。看到身后还有不少食客等候,其中大多数操着阿拉上海话,不禁感叹万分,真是“狼”比羊还多啊。

  最令我向往的是北京羊头。据说老北京胡同里卖羊头的是一绝、一景,贩子推着小车沿街吆喝,遇到食客,抽出一把磨得薄薄的长刀,在瘦骨嶙嶙的羊头上批出几片雪白的羊肉,食客拿着就能边吃边走。原来佐料放在刀刃上,在批的时候就抹到肉上。可惜上北京多次一直与羊头无缘。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