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寒冬,"临时港湾"温暖流浪者 救助站遭遇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12:26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自救助站由“收容遣送”变“救助”以来,已过了3年多,救助工作总体运行平稳,但在发展当中,遇到了新的困难和未破之题。

  救助站最近比较忙

  昨天,天下起了雨,气候微寒,不少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人员选择到救助站申请救助。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临近年关,需要救助的人员多了起来,平均每天都有二十来个,比平时增长了一倍有余,但基本还算平稳。

  记者在救助名单上看到,这一段时间以来,流浪生活无着者、钱物被盗者、务工不着等无钱回家者就有61人。该站站长告诉记者,根据以往的经验,临近年关的这一个月求助人数还可能有一定的增长。针对2006年统计数字来看,我市救助人数明显增多,2006年我市救助人数约有4000人次,比2005年的3369人次增加15%。这主要是由于救助政策的宣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得人们对救助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地市民也非要救助

  据救助站统计,在前来求助的人群中,还有一些本地市民强行要求救助站提供救助。

  前段时间,三里街一位中年男子跑到救助站,说他家特别困难,听说救助站能够救助,便前来求助。但救助人员在问明情况后说,他是城市贫困户,并不在救助站救助范围之内。但这个男子纠缠不休,质问救助站为啥就不能救助他。这一弄就是3个多小时,最后该男子见确实没办法得到救助,才不得不离去。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一些。按照救助管理办法规定,救助对象是指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低保或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

  三大难题困扰发展

  同样也是前段时间的一件事,一个求助者到救助站求助,工作人员为他买了火车票,但该求助者到火车站后却不愿走了,到退票窗口非要退票还钱,不给退还大吵大闹,当时还惊动了110。这就是典型的“跑站、骗站”现象。

  在救助对象中,有这么一些人因长期在外流浪乞讨,原来的户籍地已将他们的户口注销了,在护送这些人返乡回原籍时,当地政府以无户籍为由就拒绝接收,这使得救助工作又遇到了另一个新的难题。如一位姓张的82岁的老人,被合肥市救助站护送回原籍,没人愿意接收,最后由当地派出所保证协调好,才接收了该老人。

  另外,有关救助未成年人的问题。尽管2006年未成年人救助量为530人次,比2005年减少24%,但担子依然不轻。工作人员说,尽管救助站设立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但由于不能进行强制性救助,在社会上流浪的未成年人还有不少,这是救助工作亟待解决的又一大难题。

  ·本报记者 陈治·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