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大枢纽不是封闭的盒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13:58 外滩画报

  据黄智聪介绍,早在两年前,有关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工作已经开始。“当时由机场集团主导,最初的设想只是针对虹桥机场二期扩建,建造一个空港出站的站体。”黄智聪回忆,起先,所有的规划只围绕站体本身,并没有考虑到站体与周边设施的衔接,但在一轮又一轮的论证中,一个有关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庞大构想便日益浮出、成型,并一举囊括空港、高速铁路、磁悬浮、城际铁路、轨道交通、公共汽车等各种交通系统。

  按照当前中国政府工程的常见做法,上海国际招标公司向AECOM 易道、阿特金斯、London Brown 和中规院等发出方案征集邀请。“国际方案征集,主要是希望能够解决交通枢纽内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等问题。”接受《外滩画报》采访的黄吉铭表示。

  易道将其提供的方案命名为“自然联系城市”,规划策略极大地提高了交通的连接性,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排放,为城市创造了新的综合社区,社区居民步行都可方便到达附近的地铁站、商业区、文化设施,以及充足的景观开放空间。黄智聪说:“首先必须满足交通需求,除此之外加入别的元素,实现交通以外的功能。综合交通枢纽包括室内室外,而不是箱子一样的封闭个体。”

  易道公司主持虹桥项目的另一主设计师蔡显杰则表示:“这不仅仅是规划一个机场或者火车站,而且是创造可持续发展环境的一个绝佳机会。这个综合交通枢纽的设想其实就是一个出色的城市设计、交通枢纽和景观设计的结合,为上海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城区中心。”

  陈海潮将阿特金斯设计方案定义为“四交为一体”,即交通、交换、交易和交流合为一体。在他们提供的方案中,综合交通枢纽除了站点之外,还包括企业研发机构、企业总部、现代服务业、金融机构、物流配送中心、包装加工区、展销中心、仓储批发中心、购物中心以及主题广场等设施。“可以将其定义为CBD,也可以定义为城市副中心,因为它的确能够提供那么多的综合功能。” 陈海潮说。这一定位也更增添了虹桥枢纽实施的难度。“就算结构规划出来了,项目的具体实施还是困难重重。如何实现项目与城市的结合,如何确保品质和工程技术,如何支持一个区域产业的聚集,如何创造吸引投资的机会,这些也是要考虑的。”

  虹桥枢纽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服务于世博会。“虹桥交通枢纽与世博会的直接相关度非常高。”世博会的总规划师、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志强介绍说,虹桥交通枢纽将设置多条轨道线路和公交线路直接通往世博园区,更增加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进入世博会园区的便捷性。在吴志强看来,就大型交通枢纽的建设水平而言,法兰克福机场代表着世界的最高水平。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松曾参与有“世界最大透光火车站”之称的上海南站的前期规划论证,在他看来,“上海南站面积大、气派,但使用空间小、能耗大,虹桥枢纽可能也会存在这些问题”。另外一个问题是,“国内的交通枢纽往往远离市区,这并没有增加市民出行的便捷性,反而使城市交通变得更为复杂,而城市中心的功能也更加单一”。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2007.01.18第217期《外滩画报》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