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大学生搞科研没有硬指标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7日04:20 浙江日报
本报杭州1月16日讯 (记者 肖国强 实习生 朱馨 通讯员 陈国利)记者今天从省科技厅获悉,我省近日启动“新苗人才计划”,290位省内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得到了200万元经费资助。引人瞩目的是,省有关部门并没有给这些“学术新苗”下达发表论文等相关硬性指标。 听说这一消息,刚刚得到6000元项目资助的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大三学生娄启佳很高兴,他说:“少了一道‘紧箍咒’,会激发更大的科研热情。”虽然放寒假已一个星期了,但娄启佳这几天依然泡在实验室里,开展“基于遥感技术杭州城市湿地景观演变及其动力机制分析”的项目研究。 为鼓励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省科技厅、共青团浙江省委、省教育厅组织实施了“新苗人才计划”,每年在省内高等院校的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或硕士研究生(其中硕士研究生不超过50%)中,择优选择约300个项目进行资助,每个项目的资助额度为5000元至8000元,并必须在项目负责人毕业离校以前完成。 按照规定,项目负责人只要按照规定时间和要求提交总结报告,汇报项目执行情况就可以。“这样做能让学生去掉‘紧箍咒’,大胆创新。”省科技厅人事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绝大多数科研项目都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并有论文、专利、经济效益等多项硬性指标。这对科研院所来说无可厚非,但对在校大学生而言,培养勇于创新不怕失败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学术习惯,比发表几篇论文、获得几项专利更重要。 不仅如此,项目负责人只要按照项目计划开展了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即使项目失败或者没有完成也不用担心。“因为失败也是科研的一部分,我们还将邀请有关专家对失败的项目进行‘诊断’,帮助大学生找到原因,让他们真正走上科研之路。”有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