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薄一波一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7日08:56 中安在线-安徽商报
从政生涯 薄一波原名薄书存,山西定襄县人。19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山西国民师范学校支部书记,太原北部地区委员会副书记、书记和山西临时省委委员。参加领导太原的学生和工人运动。大革命失败后,转入晋北农村从事秘密革命工作。 ;1928年底到天津,曾任中共天津市委兵委书记、北方局军委秘书长。1929年起,在天津、唐山和正太、平汉铁路沿线地区指导兵运工作,发动士兵暴动。1931年在北平被捕,关押在北平军人反省分院,在狱中曾任中共支部书记。1936年8月经组织营救出狱后,被派往太原任中共山西省工委书记。 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7年8月建立山西新军“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任第一总队委。随即率部开赴晋东南地区,配合八路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参与创建太岳抗日根据地。1939年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后,所部编入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序列,任决死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1941年7月任晋冀鲁豫边区行政委员会副主席,8月任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政委。1942年10月后任中共太岳区党委书记、中共中央太行分局委员。1943年12月赴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七届中央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副书记、晋冀鲁豫军区副政委。1948年5月起任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华北军区政委,华北人民政府副主席。参与平津战役的组织工作,曾兼任平津卫戍区政委、绥远军区政委。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委员兼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部长。1954年9月任国家建设委员会主任。1956年5月起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同年9月当选为中共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59年4月、1965年1月两次继任国务院副总理,并曾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1979年7月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同年9月被增补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82年5月任国务委员,曾兼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同年9月和1987年11月,两度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A.被国民党当局抓捕假自首出狱 1931年6月,薄一波在北平被捕,不久,被押送到“北平军人反省分院”(即草岚子监狱),在那里度过5年的铁窗生活。 1935年底,中央决定派刘少奇同志前往平津指导北方局的工作。当时,华北的抗日运动风起云涌,党急需大批干部。时任北方局组织部长柯庆施同志建议,可以让关押在草岚子监狱中的同志们履行手续,尽快出狱。刘少奇认为这些同志在狱中经受住了考验,可以履行出狱手续。于是他们代表北方局向中央报告,建议用假自首的方式,按照国民党当局的规定履行手续,以尽快营救这批同志。不久,中央批准了这个决议。 1936年8月,薄一波等同志办理了出狱手续,于当年10月返回山西工作。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薄一波在山西接办并改组了牺盟会,训练军政干部,组建了新军。 薄一波后来回忆说:“我接受了党的指示后,即同阎锡山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改组后成立了群众性的抗日组织‘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后来抗日战争开始了,阎锡山找我谈话,说山西要建立新军,要我负责组建,准备先建一个团。我请示了北方局的负责人刘少奇同志。少奇说,这是件大好事,我们就是要紧紧抓住枪杆子,哪怕一个团我们也要去。于是我们就以帮助阎锡山抗日的名义,用阎锡山的武器,建立了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即山西新军)等武装。我们首先建立了决死队一纵队,由我任政委。这样,山西新军就逐渐发展成了一支有正式番号的50个团的队伍。” B.毛主席发话三十七岁入中委 1943年8月1日,薄一波收到了太行分局转来的中央的电报:“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决定在年底举行,并决定彭德怀……薄一波……诸同志来延安出席大会……来延安的诸人交待职务后即行动身。近者9月内,远者10月内到达延安,参加预备会议。” 不久,薄一波就见到了毛主席。一见面,毛主席就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你就是薄一波同志……”然后又自言自语地反复说:“如履薄冰,如履薄冰!”这也许是毛主席为了加强对薄一波姓氏的记忆,也许是对薄一波在山西所作的统一战线工作危险程度的形容和赞叹。毛主席又说:“过去对你们的活动我不太了解,你们在白区,我们在苏区,消息被国民党封锁了。你的名字我还是听刘少奇和彭真同志说的。” 薄一波详细汇报了在山西搞统一战线工作的情况。两人一谈就是8个小时。这8个小时,给薄一波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薄老后来在《七十年的奋斗与思考》一文中说:“向他汇报工作,谈问题,他常常用几句话就对你所谈的问题做出了结论,让你开阔眼界,提高认识,从中获得教益。通过这次谈话,我深深地感到毛泽东同志不愧为我们党的伟大领袖,不愧为杰出的革命家和战略家……” 1945年,党的七大在延安隆重举行,薄一波当选为中央委员。据说,当时在酝酿名单时,薄一波是作为候补中委提名的。有的同志认为他是从监狱里出来的,当一名党员可以,当候补中委不合适。这个问题反映到了周恩来和刘少奇那里,后来又汇报给了毛主席。毛主席听后说:为什么不可以当选为正式中委?于是,37岁的薄一波在这次大会上顺利地当选为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C.薄一波与“六十一人叛徒案” 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发生一起轰动国内外的重大错案,那就是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杨献珍等同志的所谓“六十一人叛徒案”(也叫“三六”大案)。所谓“叛徒”,就是在日寇势力侵犯华北的1936年,经中共中央批准,被囚禁在国民党北平监狱的这些同志,在监狱主管当局印好的“反共启事”上签了字而离开监狱,投身抗日斗争的那段往事。后来,在邓小平、胡耀邦同志的干预下,中组部经过彻底调查,最终获得平反。 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康生为了整垮刘少奇,把这件事与刘少奇联系起来,作为刘少奇的一个重要罪证。 周恩来一开始就反对康生一伙这样做,他一再申明,所谓“六十一人叛徒集团”问题中央是清楚的。 为了慎重起见,周恩来又将批复送毛泽东审批,同时附信说:“当时确为少奇同志代表中央所决定,七大、八大又均审查过,故中央必须承认知道此事。”毛泽东挥笔批准了。 1967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杨献珍等人自首叛变问题的初步调查》文件。“文革”结束后,1977年7月,党的十一大恢复了邓小平的领导职务,薄一波等人及其亲属子女申诉要求平反这个重大错案。不久,与“六十一人”密切相关的一封申诉信,经过邓小平、汪东兴的批示转到了中央组织部。12月31日中午,胡耀邦看到了党中央两位副主席阅批过的这封申诉信。他立即找了几位同志研究并决定:应把这个问题的解决,当作彻底平反“三六”大案的突破口。 中组部同志根据调查写了大量的内容翔实的调查材料,并准备根据这些材料起草给中央的关于“六十一人案件”的复查报告。1978年11月20日,中组部向中央报送了《关于“六十一人案件”的调查报告》,《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后说:我们认为,“文革”中提出的所谓薄一波等“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是不存在的,是一个错案。1978年12月16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前一天,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关于‘六十一人案件’的调查报告〉的通知》,正式为此案平反。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