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济南的圩子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03:44 舜网-济南时报

  老济南的圩子城,被称为“外城”,全长20余公里。外城共有7个圩子门,分别为海宴门、永靖门、岱安门、永固门、永绥门、永镇门和济安门。1904年济南开埠后,在西面又开了普利门和林祥门。

  济南的圩子城,初为土圩,后改石墙。这一土一石,见证了两个地方官员的作为。

  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捻军一部深入到济南西面的段店虚张声势。时任山东巡抚的谭廷襄连忙给朝廷打了报告,要求挖壕筑圩,以防捻军。

  谭廷襄是浙江绍兴人,曾经犯过“错误”。1858年,他担任直隶总督时,英法联军北犯天津大沽口。谭廷襄力主和议,在英法联军的炮火下临阵脱逃,丢了大沽炮台,清廷遂被迫与英法联军签订了《天津条约》。而谭廷襄则被僧格林沁参了一本。朝廷“责其恇怯无能”,将谭廷襄革职充军。这一处分,看似严厉,而实际上却是一场儿戏。仅仅过了一年,谭廷襄便被释回,先是以三品顶戴属陕西巡抚,1861年又被赏二品顶戴授山东巡抚。由此可见,当时朝廷之中、官场之内,实在是没有多少正事儿。

  修筑济南的土圩子,是谭廷襄在山东巡抚任上亲自抓的一项“重点工程”,而且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全部竣工了。在其他方面,谭廷襄唯朝廷的马首是瞻,并未给地方上带来多少福祉。这样的官员深受朝廷喜欢,自然要让他到朝廷去做官了。

  从1864以后,谭廷襄先后担任刑部侍郎、工部侍郎、户部侍郎以及刑部尚书和吏部尚书等要职。他病死后,还被朝廷追谥为“端恪”。

  除了朝廷的褒奖,他在百姓中间却没有留下什么口碑。而留给济南的土圩子,大约要算是他在山东巡抚任上的显赫政绩了。

  1863年,陕西大荔人阎敬铭出任山东巡抚。阎敬铭身高不足五尺,脸如枣核儿,眼睛一大一小,其貌不扬。然而,人不可貌相。阎敬铭为官40余年,历任户部主事、湖北布政使、属山东巡抚、工部侍郎、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职,建树颇多。此人清正廉洁,体察民情,不畏权贵,而且满腹经纶,才华出众。他尤其善于理财,人称“救时宰相”。

  早年,阎敬铭在户部任主事时,就因“办事严整”而“为胥吏所畏”。在地方上做官时,他多为当地百姓着想,口碑颇佳。1882年,他升任户部尚书,上任第一天就亲自查账,结果发现整个户部都是一笔糊涂账。阎敬铭整顿户部积弊,揭开了不少黑幕,弹劾了包括原户部尚书在内的一大批贪官污吏。

  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是阎敬铭在山东巡抚任上的第三年,他将谭廷襄留在济南的土圩子改成了石头墙体。永镇门北侧曾有一石碑,上刻“石头城”三个大字。

  当时,太平军、捻军四处活动,一片反声。阎敬铭认为是“官逼民反”。他上书同治皇帝,指出“民乱”的根本原因在于吏治败坏,“政事不立”。在山东巡抚任上,他先后参劾州县贪官近百人。

  由于多年战乱与人害,山东境内的河道失修,土地荒芜,灾害连年不断。阎敬铭用两年时间疏浚河流,以利舟楫与灌溉。他还亲赴灾区,食宿在农民家中,了解灾情。1867年他离任后,济南百姓在大明湖南岸修建了一座阎公祠,以表崇敬。

  或许是因为阎公祠是民间的产物而并未获得朝廷的恩准,后来逐渐成了一座废祠。1913年,教育家鞠思敏在废址上创办了正谊中学,解放后改为济南第十七中学,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又改为济南第一职业中专。

  废祠有了全新的教育功能,似足可告慰阎敬铭了。只是,学生们在教科书上,是否能找到有关“救时宰相”的文字呢?

  □尔澜 砚俪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