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瞄准发展新坐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03:59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本报讯 去年,胶州市在“十五”期间确定的“351”目标终成现实:在全国百强县排名由2003年的全国第58位升至第26位,创立了我市郊区在此项排名中的历史最好成绩。

  新年伊始,记者在胶州采访时发现,该市上上下下干部群众,谈论最多的就是胶州市委、市政府最近提出的“一个目标、三个定位”的新坐标。这个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目标,再次让78万胶州人振奋不已。他们介绍说,一个目标就是到“十一五”末,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0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三个定位就是努力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业枢纽、历史文化名城。

  胶州市委书记祝华认为,实现“一个目标、三个定位”的新目标,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坚持“以好求快、以质促量”,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更要以特色产业凝聚起持续发展的后劲,以特色优势打造起跨越发展的动力。

  着力打造优势突出的半岛制造业基地。制造业是胶州产业发展的根本,产业集群培育是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未来几年,胶州将按照“高、广”两字方针培育产业集群。“高”,就是推动支柱产业向基地型发展,抓住青岛市产业向郊区布局的大好时机,加快承接转移,大力推进扩张,制定全市统一产业规划和扶持政策,全面提升“胶州制造”的市场竞争力,争做行业先锋。“广”,就是推动配套型产业向规模化发展,紧紧围绕青岛产业集群发展,积极融入、紧密协作,形成特色配套基地、规模配套基地,实现与青岛产业布局的有效对接。胶州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把规模企业培育作为产业集群建设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双20强”企业培育力度,按照多起来、大起来、强起来的要求,外引内扩,扶持现有企业裂变壮大。把自主创新作为培育规模企业的重要手段,大投入的大支持、高收益的高奖励,加快引进科研站所,为企业提档升级创造环境。

  做大做强江北特色仓储物流基地。“十一五”期间,胶州将坚定不移地把仓储物流基地建设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作为推动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快推动胶州湾国际物流园不断发展壮大,进一步加快青岛集装箱货运中心站项目建设进度;推进澳龙物流项目快速投产达产,力争三年之内建成江北最大的钢材物流中心。抓住国际物流产业转移以及中西部商贸外运中转、国际集装箱中转带来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大型物流项目。依靠以青岛为龙头的半岛城市群和半岛制造业基地对胶州物流业的强大支撑作用,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尤其是针对前湾海港、城阳空港积极对接融入,着力破解制约瓶颈,实行产业控制,推进设立保税区和直通式关区,积极完善山东沿海港口二级配套保税仓储区、山东半岛生活资料配送中心、生产资料配送中心三大功能。力争“十一五”末,初步构筑起突出海铁联运功能的“青岛陆路综合物流中心”和“山东半岛区域重要的集疏运物流中心”框架,发展成为江北地区重要的物流基地。

  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从三里河文化遗址到牧马城,从板桥镇到“金胶州”,从风靡海内外的胶州秧歌到扬州八怪之一的高凤翰,胶州有着4500年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文化是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永恒动力。未来几年将是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样是各类社会矛盾交织爆发的凸现时期。胶州将以创建文明城市为总抓手,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激发社会各方面的创造活力。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挖掘胶州4500年历史内涵,进一步提炼升华“包容、诚信、开放、创新”的城市精神,并将其凝聚为胶州的一面精神旗帜。充分发挥胶州“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山东省民间舞蹈艺术之乡”的优势,在巩固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市的基础上,积极争创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市。以整合挖掘文化资源为重点,大力弘扬以胶州秧歌、茂腔、八角鼓为代表的戏曲文化和以高凤翰故居、三里河公园、博物馆为代表的三里河文化以及以胶州大白菜、胶州湾海鲜为代表的饮食文化,加快形成以少海、三里河文化公园为主题的城市景观游和以艾山、澄月湖为主题的休闲观光游,把胶州建设成为文化产业结构合理、文化市场健康有序、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特色历史文化名城。

  (梁学勇 赵法文 刘振华)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