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报道再引读者热议 行政执法"青光眼"要不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10:50 燕赵都市报

  昨日本报《不合格产品何以仍混迹市场》的报道刊出后,如何加强对秦皇岛市桶装水市场的监管再次成为读者热议的话题。

  很多读者来电认为,种种事实表明,桶装水流通环节卫生纰漏百出的现状和工商部门的监管不力有直接的关系,而桶装水抽检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多次失误,也凸显出政府职能部门行使行政权力透明度、公开度欠缺的弊端。

  “幸福里13栋也有个不规范的送水点,和安里20栋同样有个下房水点……”热心市民在不断向本报提供脏乱差水点信息的同时,更多的是表达对本报报道的支持。

  海港区市民马女士告诉记者,她一直都在关注本报有关桶装水的报道,很长一段时间,她对执法检查的“无疾而终”感到奇怪,“燕赵都市报能够顶住各种压力,把桶装水市场的真实情况通报给老百姓,是一种敢于承担责任、维护老百姓权益的行为。”她说,“既然质检结果是合法有效真实的,那么部分厂家在生产销售不合格水就是不争的事实,工商部门不做执法处理,却在媒体该不该曝光等方面做文章,真不知是出于何种目的。”

  令很多读者不解的是,桶装水市场暴露出这么多问题,秦市卫生部门已积极展开执法检查,而作为桶装水流通领域主要监管部门,秦市工商局却没有任何举措,如此“沉着”,又将群众身体健康和消费者权益置于何地?

  安居里的孙先生对本报《莫让检查权成“玩权”》的言论表示赞同。他说,工商局那位负责同志“行政权力的不公开、不透明以及部分执法人员的滥用,导致了部分执法者把管理权变成私权、审批权变成特权、检查权变成玩权”的认识其实非常深刻,遗憾的是,少数执法者却根本不习惯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行使自己的权力,他们仿佛患了“青光眼”一见到阳光便乱了方寸……对于此次执法过程中暴露出的种种失职行为,工商部门难道不需要做出深刻反思吗?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