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农转非低保变无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11:40 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社

  不见农转非,低保变无保

  颍泉区建设“白宫”的用地大部分都是征用高井行政村的土地,据张西海副主任给记者提供的一份颍泉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描述,这些土地本来是一片“十年九灾、芦苇丛生的泉河洼地”,“这里是黄泛区,当年蒋介石下令决花园口时,就曾经使肆虐的黄河水泛滥到了这里。”张西海说。但是祖祖辈辈靠这片土地生活的村民却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的眼中,这是一片“旱涝保收的一等地”。“要在以前,你现在看到的应该是满地的小麦。”一位村民惋惜地告诉记者。

  究竟是“九年不长十年淹,高洼不平的黄土滩”,还是“一等地”,从2001年征地已经过去了5年多的时间,这样的争论也一直在持续,但我们知道的是,在支付了每亩地20500元的耕地补偿款后,原来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建起了“白宫”。

  “政府说话不算话。”高井社区村民说,“征地开始时,区政府承诺除耕地补偿外,所有村民都享受农转非的待遇,”成为正式的“城里人”,并把符合条件的人列入低保对象,享受政府每月提供的低保金。但是距离开始征地已经5年过去了,高井社区的村民却迟迟见不到农转非到来,没有实现农转非,不是城市居民,低保自然也就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了。

  当记者问及此事时,张西海副主任先是肯定地告诉记者所有的农民都已经办理了农转非并享受到了低保,而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他在给一个部门打过电话后,又说他对这些事情不了解,被征地农民农转非的问题,他们已经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来办理,目前正在进行之中。为什么拖了5年的时间都没有解决?张西海副主任找出了很多的理由,可是对于何时能够把问题解决却只告诉记者“我们会尽快的”。“在发展的过程中,急于工作,出现‘先上车再买票’的情况是难免的”。他解释道。

  征地催生出“老年搬运队”

  市场的一间仓库里,昏暗的光线中,76岁的牛大娘正搬着一个箱子,艰难地穿梭在货物的空隙中,由于驼背比较厉害,为了能更好地抱住箱子,与其他人相比,身材矮小的她需要把上身再往后仰。放下这个箱子,她挣到了5分钱。老人的儿子在几年前去世后,老人也就没有人照顾,区里征地时承诺的低保又没有到位,为了生活,牛大娘不得不来到市场做起了搬运工,“不干活谁给你饭吃啊”。

  她只是高井社区妇女、老年搬运队中的一员。失去耕地后,村里的年轻人逐渐走到外面打工,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弱病残还有就是需要照顾小孩走不开的妇女。他们并不想给自己的亲人增添负担,就在村里的“支持”下,在原来同样是他们的耕地的上建起来的“商贸城”里做起了搬运工,就是这样的职业,村里规定每个大队还有名额限制,据一位将近60岁的曹姓搬运工说,现在他们一共有52人,老年人占大多数,年龄最大的就是上面提到的牛大娘。

  “我们不知道哪天有送货的车来,也不知道这些车几点到仓库,所以一般早上六点多就赶到这里等着,晚上七八点才往回走,如果有活,干到半夜才能回去。有活干还好,有钱挣啊!有时等一天、两天都没有一辆车来,那才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老曹无奈地说。

  记者了解到,大多数的搬运工一天下来只能挣到几块钱,所以为了省钱,中午饭也都是从家里带,而如果从商贸城买的话,一个人平均只花5毛钱,买一小块饼,或者两个馒头来填填肚子,但他们大多还是不舍得花这5毛钱。“有的时候连这5毛钱的饭钱都挣不到。”老曹说。

  据记者了解,颍泉区除了“机关办公区”的建设,还“在泉北地区先后实施了皖西北商贸城、生态园”的建设,其中“商贸城”占地780亩,“生态园”的占地更是达到了1100多亩,这样的“生态园”中竟然还建起了“

高尔夫球场”。据悉,在高井村的新一轮征地即将启动,“上次我们失去了土地,这下恐怕连房子都保不住了。”一位村民担心地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29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