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三联生活周刊:王朔的思想武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14:25 三联生活周刊
《时间简史》与众生平等 王朔曾以“无知者无畏”为旗,横论中国文化名人,他的语言的攻击性和恣意直率构成了那个时期的一种文化姿态。 王朔在读着《时间简史》和《金刚经》,人却在2006年12月26日出现在海淀人民法院,因为他在公众期待中有特殊的位置,所以出庭为朋友代理民事纠纷的事情足以引起媒体追逐,而其中的关键被猜测为“王朔要再度发表作品了”。 最早利用商业传媒和读者舆论的作家当属王朔,所以这种动机猜测也不算是空穴来风或小人之心,从他的小说和电视剧作为最早的大众文化作品广为传播开始,无论他的写作如何真诚严肃,如何表达他的感受和理念,解读他这个人却永远是一种事件。 王朔曾以“无知者无畏”为旗,横论中国文化名人,他的语言的攻击性和恣意直率构成了那个时期的一种文化姿态。如果说那时他所针对的是文化领域的权威和偶像,那么当商业娱乐文化成为社会生活中更有压迫性的力量时,他原来那种颠覆权威的文化姿态将如何面对?2000年《看上去很美》之后的6年,也正是商业娱乐文化蒸蒸日上的时候,王朔几乎退出了追踪者的视野。6年后,当我们约请采访的时候,期待似乎还是想听他对文化名人们的评点,以及他那种具有攻击性的恣意畅言,只不过,轰轰烈烈今又是,换了一茬人。 如果说他真的是把为朋友主持公道作为再次发表作品的一个出场象征,抛开这个具体情景即时的故事性,这个象征也并非没有令人期待的深度。 可能的深度来自于王朔与社会现实的一层紧张关系,当他往文学殿堂奔的时候,他奔来的成功却是被推进大众文化庙会,这一方面让他有世俗的得意,另一方面是与那个殿堂的关系紧张。他被当成大众文化的急先锋,吸引了一批后学者,几年中却很快在网络上发扬出一种逮谁灭谁的饶舌风尚。大众文化就这样繁衍,生活变化给他带出的题目与大众文化庙会的现实几乎完全脱离了。 当他再次露面于媒体时候,他的文化姿态显然经过了一个调整,他回避所有匿名的合伙人,不仅想回避殿堂的准入,也想回避庙会的喧闹,即使是在作为出场象征的具体故事中,他的解说词也指向一个新目标——众生平等。 这是他在经历了6年自我调整后获得的最让他感到安慰的价值观,对于王朔,这个价值观其实并不新奇,他自己反省说:“说到底,我是毛泽东教育出来的。毛泽东代表的中国革命从根儿上说,就是《国际歌》唱的,就是为了人人平等,谁也别仗着什么欺负谁。”他今天自以为是的这个价值观来得曲折,他总结他的思想武器时,开列的书名有科学化表述世界的《时间简史》,也有宗教的哲学化冥想世界的《金刚经》,在这两者之间他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但这个价值观依然极其矛盾——他忽略了佛教的普度众生其实必须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忽略了人人平等必须将价值观拉向一个集体的起点,人人平等的革命是要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的。但他显然不会也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 王朔其实永远是一个矛盾体。-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