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里的“再婚部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00:58 新晚报

  本报记者 耿新

  在保健路永久社区有一群快乐的老人,他们都热心社区的公益事业,是社区书记的左膀右臂。社区汇演,这些老人打着伞在雨中练合唱。社区办书画展,他们泼墨挥毫写条幅,忙前跑后不喊累。而更让人称奇的是,这些老人绝大多数都是因丧偶而再婚的老人,而且生活都非常美满。

  王师傅退休前是一名技术员,他和后老伴儿已经生活了8年,两人非常恩爱。在和社区书记唠家常时,他既羞涩又兴奋。他悄悄地告诉社区书记,他和老伴儿商定,每个月每人从自己退休金里拿出400元做生活费,如果不够用,两人再各自出钱贴补家用。但每次出现“亏空”都是自己单独出钱,因为老伴儿家里子女多,孩子们生活相对困难。他这么做,就等于间接帮了老伴儿,省得让她为难。

  赵师傅身高1.8米左右,后老伴儿身高1.7米左右,两人都是相貌出众,站在一起非常般配。两人在一起生活也有10多年了。不但两位老人相处非常默契,就连双方的子女也处得如同一家人。赵师傅的儿子开了一家颇具规模的公司,大约5年前,他把继母的儿子调到了自己的公司担任高层管理人员,兄弟俩同心协力,把公司办得红红火火。

  张师傅69岁,有3个孩子。后老伴儿64岁,有两个孩子。两位曾经丧偶的老人走到一起已经快10年了。有些再婚的老人常常会藏心眼,向着自己的孩子。可这对老人却不同,平时给孩子们买礼物,两个老人都是偏着对方的孩子。每逢过春节的时候,双方的子女都会齐聚一堂,张师傅的小孙子会抢着要奶奶给的压岁钱,因为奶奶给的钱比爷爷的多。而张师傅对老伴儿那边的子女也同样高看一眼。

  保健路永久社区原党支部书记蔡秀萍告诉记者,这10多对再婚老人的家庭有两个共同的特点,第一,夫妻一方总是尽量替对方着想。第二,这些老人的子女都非常孝顺,他们很少干预老人的生活,更不会为老人的财产争论不休。再有,这些老人既是邻居又是朋友,互相经常交流也有助于保持家庭和睦。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