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班:民族英才的摇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02:29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最近,崂山二中新疆班的8名学生参加了青岛市第十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表演,富有民族气息的舞蹈《葡萄园》被来自新疆的8名女孩子演绎得充满青春活力,也让观众们看到了新疆班学生的艺术天赋。

  老师有“三心”,学生过“五关”

  为了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团结,从2000年开始由国务院指定内地的十二个较发达城市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青岛市崂山二中(当时名为高科园二中)受青岛市政府的委托,成为当时山东省唯一一所承办内地新疆班的学校。

  新疆班的学生大部分来自新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南疆,大部分学生是使用民族语言参加初中文化课考试考入内地新疆班的,汉语基础普遍较差,英语更是要从“零”起步,这些年龄在十四五岁的学生都是第一次远离家乡,感情关、语言关、生活关、学习关和思想关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重重困难。

  曲文峰从2000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崂山二中就开始担任新疆班预科班的班主任,对她来说,要操心的绝不止学习这一项,“他们高一之前都要上一年的预科班,学习的压力非常大,再加上这些学生普遍身体素质比较差,让我们非常担心。”

  新生军训开始了,一名叫做帕提古丽的女生引起了曲文峰的注意,“她不喜欢吃青菜,固执地保持着原来的饮食习惯,面色非常苍白,晚上还会做恶梦,精神状态越来越差。”曲文峰为了让她补充营养简直是绞尽脑汁,“到后来简直是威逼利诱了。”说到这里,曲文峰不好意思地笑起来。就这样软磨硬泡,一年以后,帕提古丽的身体渐渐壮实起来,原来的胃病也不治而愈。

  体质较差容易得病几乎是这些新疆班学生的最大特点,“在我们先后教过的这500多名学生中,迄今已经有30多人做过阑尾炎手术。”刘晓玲告诉记者。要改善他们的身体条件,首先得从饮食上入手,可是这些学生在饮食上都有极强的民族禁忌和习俗,既要尊重民族习惯,又要改变学生饮食结构成为学校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为此,崂山二中先后换了多名厨师,最终从新疆请来了地道的维族厨师。

  除了生活上的问题要手把手地教,新疆班的老师们还要充当学生们的爸爸妈妈这个角色。笔者在教室门口见到祖丽皮耶的时候,小姑娘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这个预科班的小姑娘来青岛还不到三个月,“我今天突然特别想妈妈,就去找我们班主任了,在她那里忍不住哭了。”祖丽皮耶羞涩地说,“她非常理解我,所以每次想妈妈就会去找她。”

  与汉族班不同,新疆班常年住校,平时老师们除上课外,每周至少两次自习到晚间十点,周日轮流安排两个老师值班。新疆班的学生们经常要住院,这期间老师们晚间轮流去陪床,白天送饭,回来还要照常上课。刘晓玲也是从2000年开始就担任新疆班的班主任,她对笔者说:“我们新疆班的老师全凭自己的事业心、细心和耐心,真的是倾注心血来关心爱护这些新疆学生。”

  “青岛爸爸”,再见!

  预科班的老师们大多是三十岁不到的年轻人,学生特别依赖他们的时候会说:“老师,我觉得你好像我爸爸(妈妈)啊。”这大概是这些汉语说得还不够流利的孩子们最热情的表达了,有时候老师也会跟他们开玩笑:“我没那么老,当我是你哥哥(姐姐)就行了。”

  上了高中之后,这些新疆学生们的热情和大方就开始展露出来。正在上高二的祖丽皮亚肤色白皙,笑起来非常甜美,“年纪大的老师就当成爸爸妈妈一辈的,对他们的感情可以用尊敬来形容,年纪跟我们差不多的就当成哥哥姐姐,觉得他们比较亲切,愿意跟他们聊天。”

  很多老师都收到过类似的卡片:“老师,您就像我的爸爸(妈妈)一样关心我,我非常感激您。”这些卡片和纸条都被老师们精心收藏起来。

  崂山二中的校长马志平有个维族名字:买日丹,这个名字是学生给起的。那次马校长带孩子们去栈桥游玩,回来的时候学生们在车上纷纷用自己民族歌曲表达自己的欢乐,有个维族学生就问马校长有没有维族名字,马校长说没有,结果学生们非常积极地给马校长起了各种名字。有个小女孩平时很腼腆,这时候突然说:“马老师,我把我爸爸的名字给你吧,我爸爸叫买日丹,也就是坚强勇敢的意思。”就这样马校长多了一个维族名字。

  后来这批学生毕业的时候,马校长带着老师们去火车站送他们,老师学生都哭成一团,火车就要开动前,那个给马校长起名字的女孩突然大声喊:“青岛爸爸,再见了。”马校长听到之后终于没能忍住眼中的泪水。

  马校长的办公室有一面锦旗,是去年毕业的一名叫汉克兹(化名)的学生的家长送的。汉克兹是个能歌善舞的漂亮姑娘,去年高考前夕突然得了癔症,见了谁都要喊“魔鬼”,老师们把她送到附近的医院,并从青岛市精神病院请来专家给她诊断,专家建议送到精神病院进行治疗,老师们很为难,如果送到精神病院,以后情况怎样难说,但是眼前的高考她就不可能参加了。

  马校长赶到医院,面对这种情况,他认为不能把汉克兹送到精神病院去。于是在接下来的七八天里,汉克兹的老师和同学二十四小时守在她身边,但是又不能出现在汉克兹视线内。等到第八天汉克兹的父母来到青岛时,她的病情已经得到控制,就这样在大家的耐心照料下,半个月后汉克兹出院了并顺利考上东北一所大学。

  说起这件事来,马校长庆幸自己当时顶住了压力,没有把汉克兹送到精神病院去,如今汉克兹在大学里充分发挥了自己能歌善舞的优势,成为学校文艺力量的骨干,她给马校长写信说:“马老师,父母给了我生命,你们给了我活力。”

  不仅仅是一项政治任务

  “当初办新疆班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看待的,时至今日,办好新疆班已经不仅仅是一项政治任务了,更是我们学校的一个特色。”马志平校长告诉记者。

  崂山二中是1995年办校的,办校初期没什么知名度,原本只收一个街道的学生,家长也不愿意让孩子来二中读书,一开始全区前100名学生只有10多名来到二中,而去年,全区前100名学生中来二中读书的学生有49名。生源的扩大跟学校知名度的扩大有着密切的联系。

  自从2000年开办新疆班以来,崂山二中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突出的成绩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学校被授予山东省民族团结、民族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从新疆班入校的那天起,我们就始终以培养爱国的接班人和新疆建设人才这个大目标教育学生,把它作为衡量我们工作好坏的标准。如何搞好思想教育工作促进民族团结是我们目前正在摸索的工作重点。”马校长告诉记者。

  读完预科班之后,前三分之一学习比较好的学生插入汉族实验班,另外三分之二的学生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和汉族学生混合成民族班。不同民族的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在思想意识、文化习俗上都有差异,难免会产生矛盾。老师们每次都会细致考虑,处理好方方面面的事情。

  学校和老师的苦心没有白费,青岛新疆班的学生们毕业之后也念念不忘学校的好。在百度新疆吧中,青岛新疆班的学生都表示想念青岛了,而学校对寒暑假回来玩的学生也热情招待,让这些学生们从心里把青岛当成第二家乡。 宋 娜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