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贫瘠的土地里有最丰富的矿藏” 农民工网站悄然而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09:00 解放日报

  昨天,在福布斯《中文版》中国中小企业投资与发展论坛上,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合伙人张帆表达了他对“农民工网站”的看好。

  日前,国内首家农民工门户网站“新农门”在成立仅仅一年多、尚未取得什么收入的情况下,就已经到位了2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与此同时,以为农民工服务为宗旨的网站纷纷亮相,其中有中国农民工就业网(http://lmgjy.com/)、农民工人力资源网(www.nmghr.net)、本月17日上午刚刚开通的中国务工网(www.jcrb.com/jcwg/)……

  农民工这样一个曾经被互联网遗忘的群体,正在成为新经济的掘金地。

  民工门户

  “新农门”网站总部在杭州,其创始人肖克文30岁不到。肖把自己的网站定位为“立足农民工门户、面向广大蓝领阶层,集就业、培训、维权、生活资讯为一体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在肖克文看来,农民工是一个长期被互联网所忽视,但是又蕴藏巨量商机的群体。珠三角、长三角的民工荒,一年比一年严重;与此同时,无数来自偏远地区的农民工却在大城市里徘徊,打工无门。“我的网站就是搭建一个平台,左牵右引,把两者对接,帮助农民工找到最合适的打工点。”

  打开“新农门”,可以看到成千上万条用工信息,不仅有企业及工种介绍,还有具体的薪酬;如果技能不够,网站提供了全国约上千所相应的职业学校培训信息;经过培训后,网站会告诉用户哪儿有最合适你的岗位。

  据介绍,“新农门”网站成立一年来,注册个体会员数量已达20万,企业会员5万,达成合作意向的培训机构有1万多家,掌握技工人数在100万左右。据称,该网站已经成功地为近2万农民工找到了工作。

  线下服务

  “该去什么地方打工,做什么收入最好,这是目前我国农民最需要的信息之一。”农业部信息中心副主任郭作玉在杭州出席首届中国农民工信息化论坛时表示,“这方面的信息很多,但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平台,把这些信息传达到农民手中,还有待于努力。”在他看来,农民工网站无疑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然而,网络在农民工中的普及率实在太低。以樱花厨卫(中国)有限公司在顺德的生产基地为例,据其人力资源部经理李华介绍,在25岁至35岁这一年龄段的员工中,至少有80%的人是“网盲”。这显然是所有以农民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网站所面临的共同困境。

  为了解决现在农民工不上网的难题,众多网站正在尝试种种“线下服务”。近日,新农门网站与中国电信联手推出“打电话找工作”新型求职平台。这个“打工招工”热线面向全国范围内的企业和农民工,以电话形式免费为劳动力供需双方进行信息配对。农民工只需拨打“114”,说明求职或招聘,就会被自动转至该热线,工作人员会按农民工的要求尽快反馈相关信息。

  盈利困境

  “有调查显示,中国有85%的农民工愿意为一些能为他们就业、生活提供帮助的、真实有效的信息自付适当的费用。”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但是,“新农门”自2005年9月成立以来,尚未看到盈利的曙光。“网站目前仍处在推广阶段,主要的收入来源在于农民工(技校学生)找到工作后所缴纳的一些成本费用。”肖克文说,对企业招聘的免费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至于未来的盈利点,肖克文认为“新农门”首先是互联网企业,只要流量上去,网络广告自然少不了。此外,农民工发短信、打电话查询也是收入的来源,企业推出的延伸服务都能产生利润。

  但这些显然都还停留在“画饼”阶段。樱花厨卫公司的李华说,目前还没有多少企业为了招聘农民工向网站付费。他介绍,他所在的生产基地常年需要农民工700人左右,现在主要通过政府背景的职业介绍所进行招聘。“差人了,一个电话,马上就有职介所组织人过来。如果网站要付钱,哪有竞争力?”

  虽然暂时没有可靠的盈利途径,但资本已经加快了进入的脚步。“投资要看长远,”一位互联网行业的专家说,“十年前有谁能估计到今天的中国会成为世界网民第一大国?我相信,数字鸿沟终将填补,1980年后出生的新一代农民工,将会使用互联网求职。”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