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休闲游,何年无“冬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10:20 汉网

  汉网消息记者张辉通讯员樊君王红星

  元旦假期,依托旅游业助农增收的黄陂蔡店乡刘家山村,雪花纷飞,行人稀少,没有了夏秋季游人如织的场景。经营“农家乐”的村民刘厚胜,三天盼不来一位顾客登门。

  ;刘家山村地处黄陂北部丘陵地带,田少人多,走传统农业老路,一年收成不足众人温饱,始终难以脱贫。

  去年“五一”前夕,村里依托清凉寨景区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村民整修房屋,洒扫庭院,烹饪农家菜,吸引市民前来休闲。“五一”黄金周,刘家山前所未有的热闹,七天假期,仅刘厚胜家就接待了500多名游客,赚了近万元,是他务农年收入的3倍多。

  夏秋两季,每个双休日都有不少市民来刘家山游玩。有了财源的村民,自发投资投劳修路修厕、种花种树,改善村容村貌。富余劳力就地转到旅游业,农田耕作效益提高。村民信心满怀:不向政府伸手,靠自己的力量早日建好新家园。

  进入冬季,村民们脸上渐堆愁云,天寒少游客,景点、游乐设施仿佛“冬眠”。元旦是冬季仅次于春节的第二长假期,村里的“农家乐”基本没“开和”。富余劳力闲在家里,一个季节“坐吃山空”。刘厚胜担心,今年全村的增收计划要打折扣。

  刘家山离城区较远,就在城区门口的东西湖石榴红村,70多户“农家乐”经营者也愁乡村休闲游“冬眠”。元旦期间,生意最火的张延方家只来了20多位游客,相对“五一”、“十一”每天100多人的火爆,温差悬殊。更多经营户,假期“颗粒无收”。

  远城区里,东西湖的“农家乐”起步早、发展快,对“冬眠”感触深刻:2006年东西湖“农家乐”总收入近2800万元,其中冬季收入165万元,占比仅5%%。

  “游”是武汉农业6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乡村休闲游渐成我市都市农业品牌,“农家乐”已成农民增收亮点。眼下,全市乡村休闲游从业人员已有1.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近9000人,去年旅游综合收入超过8亿元。全市330个家园建设试点村,有14个村以休闲游为农民长期增收的主业。

  乡村休闲游为何“冬眠”?是市民冬季无游兴?市旅游管理部门人士介绍,武汉冬季旅游市场,是全省、全国甚至国外旅游目的地争夺的热点。周边地区冬季休闲胜地,到处都能看见武汉人的身影。应城汤池,武汉游客高达八成。

  业内分析,武汉乡村休闲游“冬眠”,主因是两大“缺位”。

  6个远城区的乡村休闲游项目,“吆喝”的多是吃农家菜、住农家院和体验农事。冬天农闲期,农事活动少,农作物不丰富,缺少“卖点”。

  “农家乐”项目靠农民自己投资,许多农家空调、热水器等设施不全。武汉冬天寒冷,市民住在农家,受不住严寒。

  市乡村休闲游办公室负责人说,这两大缺憾可以弥补,让经营旅游业的农家冬天也乐。

  这位负责人认为,武汉郊区尽管缺乏滑雪、温泉等冬季特色旅游资源,但冬季旅游市场的多元需求,决定乡村休闲游依然大有可为。冬天农事活动少,可以多策划主题活动。春天踏青,夏天纳凉,秋天采摘,冬天干什么?冬天农闲期,传统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将民俗活动与乡村休闲游结合起来,武汉的“农家乐”,也能开发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新“卖点”。“农家乐”经营者有了能挣钱的客源,自然逐步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逐步提高服务水准,策划更多村级以至农户家庭特色民俗活动,闹“热”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近日,市乡村休闲游办公室联合市内6家旅行社,提前操办“回乡过大年”活动,组织市民下乡“寻年趣、找年味儿、打年货、吃特色年饭”。

  既丰富市民的冬季休闲游乐生活,又拓宽农民长效增收的财路,做好这篇值得一做的大文章,仅靠这一个部门,仅靠这一次活动,显然不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