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宁乡5处农田下陷 最大直径达到8.8米(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2日02:59 红网
湖南宁乡5处农田下陷最大直径达到8.8米(图)
村民欧寿元家田地中出现的二号“天坑”直径达5米。图/记者陈斌

  红网1月22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陈斌)看着田地里泥土下陷后形成的大坑,宁乡县喻家坳乡涌泉山村村民谢冬秀目瞪口呆。出现类似现象的,还有谢冬秀同村的几户村民家的田地。经过雨雪的侵蚀,10多天后,这5个被当地居民称做“天坑”的深洞,最大的直径已经达到8.8米,深7米多。

  前日下午,省地质研究所教授童潜明实地考察后认为,这些坑属于地质灾害,一旦控制不好将造成房屋开裂,甚至导致人员伤亡。

  一夜之间田地下陷成深洞

  前天,记者在喻家坳乡涌泉组村民吴正云家房屋附近看到,一“天坑”坐落在地势较高的田里,坑壁上的黄土仍不断掉落。村民介绍,田主叫欧寿元。该“天坑”离吴家厨房约12米左右,一眼望下去,头晕目眩。经测量,该坑直径5米,深度7米多。

  最先发现深坑的是吴正云的妻子谢冬秀。74岁的谢冬秀表情惊恐地用手比划着,1月7日左右,她路过田坎边,发现田里泥土下陷,形成了一个直径1米左右的坑。随着周围黄土逐渐坍塌,10多天后,这个坑越变越大,后经雨雪的侵蚀,变成了眼前这样一个巨大的深洞。

  “这个顶多是2号坑,还有个1号深坑更大。”村干部戴霞飞说,村里一共有5个深坑,看起来就像是天体撞击所形成,仿佛一眨眼冒出的。居民们对此十分不解,也有些恐慌。

  最大深坑直径达8米多

  离2号深坑不远的村民陈济良的田里也有一深坑,此坑长4米,宽约3米,深2米多,周围被陈济良暂时设置了篱笆。

  据陈济良介绍,他的田只有1.5亩,这个深坑是1月8日左右坍塌的,前两天下雪时,里面积满了黑水,这两天水又不见了。

  沿着田埂路、傍着小溪走了20多分钟,在一根高压电杆旁边的水田里,记者找到了离2号坑1000多米的1号、3号坑。

  经过测量,1号坑直径达8.8米,深7米多,直径5.5米左右的3号坑紧挨着1号坑,仿佛孪生兄弟。

  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1号坑的田主为欧友良,是江西某地质勘查队员,3号坑的田主为欧端阳。欧友良介绍,1号坑是1月6日坍塌的,随后就是3号坑跟着坍塌。

  专家称“天坑”为地质灾害现象

  附近居民告诉记者,在距1号坑150米处,原来有一地下泉眼,自从附近煤炭坝镇一煤矿开始挖煤后,泉水莫名干涸了。

  家离煤矿较近的陈济良认为,自己田里的黑水估计就是煤矿抽水造成的。附近农田莫名其妙出现“天坑”后,当地乡政府、国土所工作人员都到现场进行了调查,但目前仍然无法确定其形成原因。前日下午,湖南省地质研究所童潜明教授实地考察后,认为此系地质灾害所造成,不但影响农田,而且一旦蔓延,将造成村民房屋开裂,甚至屋毁人亡。

  天坑是怎样形成的?童教授建议当地政府邀请有资质的地质灾害鉴定单位做进一步鉴定。

  [相关链接]

  天坑是怎样形成的

  天坑,学名叫喀斯特漏斗,是喀斯特地区的一种特殊地型。天坑的形成,与当地的气候、岩石特性、地质构造和水文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雨量充沛,乐业地区有大片石灰岩地质,年平均降水量近1400毫米。雨水降落在石灰岩地面上,沿着岩石的裂隙渗入地下,由于石灰岩具有溶于水的特性,地下水夹杂着溶解的石灰岩质,一路溶蚀四壁,逐渐扩大,在地下形成大型的溶洞。

  溶洞的洞顶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断往下崩塌,直到最后洞顶完全塌陷,形成了喀斯特漏斗,在地表与地下长期的喀斯特长期作用下,漏斗越来越大。

  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罗斯、斯洛文尼亚、法国等国家发现过大型天坑,专家介绍,宁乡发现的“天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72,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