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长寿村引来全国目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2日05:50 都市快报

  南岙村里现常年居住的人群有60%以上是老年人,人均寿命达到80.9岁,在国内极为罕见。

  上月,本报报道浙大生命科学院王维义教授揭开了宁波南岙村长寿的秘密:富硒!南岙土壤的硒含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多,种出来的农作物硒含量也是全国水平的3-5倍(详见本报2006年12月22日第11版)。

  就是这篇报道,引发了全国各地人们对南岙村的兴趣,有想去那里种大米的,有想去那里搞养殖的,当然更多的人想去那里买房子——

  通讯员 王晓杰

  本报驻宁波记者(见习) 邵巧宏

  本报讯 “每天至少有五六个电话,多的时候二三十个。还有每个星期至少有20多户人家来村里参观。”宁波奉化莼湖镇南岙村村委会主任邬瑞昆说话夹着方言,怕我听不懂,说到数字就用手指比划起来。

  自从上月本报报道浙大教授揭开了南岙村长寿的秘密后,宁波奉化莼湖镇政府、莼湖镇旅游办、南岙村村委会主任的电话,就成了南岙村的咨询热线,一个月,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咨询电话1000多个。还有不少电话打到报社。

  有很多人想到南岙村种大米、蔬菜。有的干脆寄汇票过来,请村里帮忙买些当地大米什么的邮回去。

  不过问得最多的问题还是:“南岙的房子能买吗?什么价钱?”

  1000多个电话里

  900多个想买房子

  邬主任统计了一下,咨询的人当中90%都是想在南岙买房子的。

  “目前,南岙已经列入政府的阳光小镇规划,房屋出让已经基本停止了”,邬主任说,“很多人是来买房子的,结果房子没买到,他们就到村里买些土豆、芋艿、大米带回去。”

  “另外,还有10多个厂商也和我们联系,有的希望能够对南岙进行整体规划,也有的希望对我们的农产品进行加工。”

  越来越多的人去南岙小住

  走的时候还得带点土产

  “上次在南岙住的感觉蛮好,麻烦你帮我寄些南岙的大米、蔬菜过来!”1月8日,杭州的董先生汇了100元,让奉化莼湖镇旅游办的小王帮忙寄些南岙的农产品。

  董先生的夫人患有呼吸停顿综合征,用了10多年的呼吸器。

  看了本报的报道后,1月2日,他带着夫人到南岙住了两天。走的时候还带了不少当地蔬菜,吃完了,感觉不错,他们还想再买点。

  “这么麻烦弄这些米和蔬菜回去,其实看中的就是它的富硒和绿色无污染,这个是其他地方买不到的。”董先生决定过段时间,还要和夫人去南岙住上一段时间。

  据介绍,现在去南岙小住的比以前多多了。

  南岙的农产品价格疯涨

  土鸡蛋1斤15元还缺货

  去年10月底,南岙的土鸡比外面稍贵——10元一斤,前天,当记者再次到南岙村时,土鸡价钱涨到了20元/斤。

  现在当地连鸡蛋都要卖15元/斤,城市里一般的土鸡蛋也就六七块钱一斤。可南岙的土鸡蛋就这样的价钱,都卖疯了,现在还缺货呢!

  目前,南岙村有20户村民家里养着鸡,数量都不大,最多的可能是施士康家,他养了20多只鸡。不过想买施家的土鸡蛋,还是得提早订货!

  除了土鸡、土鸡蛋外,由于富硒,南岙的其他农产品价格也比普通农产品要高出好多。像蔬菜、芋艿、土豆这些也都贵出一倍多。

  不破坏原有生态

  南岙村将进行整体规划

  目前,对南岙的整体规划还在进一步的商讨当中。整体的思路是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的情况下,对村貌进行改造,同时,对硒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村里也已经拿出了一些方案,比如,村里决定打造“南岙”牌,让“南岙”成为“长寿”的代名词。

  村里已经初步决定生产南岙富硒茶,价格可能是普通茶叶的3倍。慢慢地,包括鸡蛋、土豆、大米等农作物,都会进行统一包装,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