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区首诊须先解三道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7日02:03 北京娱乐信报

  和谐社区·就医(上)

  编者按:看病最好方便又便宜、孩子上学最好不用愁、物业服务要好、住着要安全又舒服……这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选择居住地的愿望,而这些,也正是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最为关注的,因为它们是政府构建和谐社区的主要内容,社区是否和谐,与每位成员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关系着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

  从今天起,我们希望和读者去看看,这个愿望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

  社区首诊须先解三道难题

  双向转诊没有统一标准

  配套设施优秀医生缺乏

  医保用药受到分级限制

  “今年将试行社区卫生服务首诊制,建立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机制,加大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支援,实行专家巡诊制……”昨天,市长王岐山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了今年

医疗改革举措的重点。

  社区首诊制即指对于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居民就医时应该先到社区进行首诊,然后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前去大型医院看病?熏这样再去大医院看病时?熏就可以省去排队、挂号、找不到相应医生的烦恼。对居民就医来说,这无疑会带来极大的方便和实惠。但是,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想要实现首诊制需要解决多个难题。

  

北京社区首诊须先解三道难题

  在东城区社区卫生站看病,居民的诊断信息被及时储存到区域平台,方便下次就医时查阅。 信报记者 郝笑天/摄【记者调查】——多数社区医院门庭冷落

  1月24日下午4时,东城区民安社区卫生站。这时,离医院下班的时间仅有一个小时,但诊室里看病的人还不少。

  居住在附近正在输液的刘大妈告诉记者,以前看病不是协和就是东直门医院,“每次都要至少腾出半天的时间来看病。太折腾了。”但自从发现家门口多了家社区医院后,刘大妈就高兴了,“医院刚开业,我就来转了,发现不仅很干净,医生服务态度还很好。”于是一碰到头疼脑热的病,就直接在家门口看。刘大妈说,现在周围的很多邻居都是医院的熟客。这个新建的社区卫生站虽然面积不大,但就医台、门诊室、理疗室、输液室等设备齐全。

  同一天同一个时间,朝阳区惠河东里社区卫生站,由于无人来就诊,50多岁的郭大夫不断翻看着报纸,除了他,医院里只有个正在查阅电脑的药房小姑娘。

  “今天只来了一个病人。”郭大夫指着桌子上的挂号单说,还是个复诊的病人,其实不只今天,每天人都不多。记者在社区采访居民时,采访了十几个人只有一人曾去过社区医院就诊。

  两天走访了十几家社区医院后,记者发现,能像民安社区医院那样居民经常来就医的社区医院只是少数,多数社区医院仍冷冷清清,就如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所说,来看病的人有很大部分都是冲着开便宜药而来。

  东城先实现“社区首诊”

  民安社区卫生站隶属于东城区卫生局管理,而北京市乃至全国的社区医院改革试点工程就锁定在东城区。从去年6月1日开始运行,截至当年12月31日,辖区内29个社区卫生站共接诊137381人次,基本实现了居民看小病不出社区。在采访中记者看到,无论是民安社区卫生站,还是安定门社区卫生站,就连曾几次被曝出生存极近艰难的北京首家社区卫生站,朝阳门社区卫生站,现如今门诊量都有了质的提高。那么东城社区医院是怎样让患者自愿走进的呢?

  持健康卡免挂号诊疗费

  “虽然挂号、诊疗费在医疗费用中所占的比例很少,但每次看病都不用交这两笔钱,必然会让看病的人高兴。”东城区卫生局副局长禹震笑道:“节约是从点滴开始的。”目前健康卡发放的对象主要是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和低保户,今后将逐步扩展到东城区的全区居民。

  转诊大医院有绿色通道

  实现社区首诊制的最主要前提就是必须建立起双向转诊制,让在社区医院看不了的疑难杂症,在第一时间能转送到大医院,以不耽误病人的治疗。

  目前已经在安贞医院、东直门医院里专门设立了社区卫生办公室,负责病人之间的转诊问题,转诊病人无须再挂号。

  三甲医院专家坐诊卫生站

  禹震说,东城区的社区卫生站都是电脑化办公,硬件设施好,每个卫生站都有一名全科医生。为吸引三甲医院医生的进入,东城区也实行了一套实惠的方案,每名三甲医院的医生如到社区医院工作一年,除仍能享受到原单位的待遇外,还能得到社区医院的补贴,即将有24名来自三甲医院的专家进社区医院。

  【现状分析】——社区首诊制面临三道难题

  今年,市卫生局也决定大力推广东城区社区医院改革模式,试行社区首诊制,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社区医院要推广东城经验,试行社区首诊制仍存在着几大难题,就像东城区卫生局副局长禹震仍在思考的,看似卫生部门起主导作用的社区医院改革,仍牵涉到许多其他的部门。

  缺人才缺设备

  招不到患者来

  记者发现,很多社区卫生服务站设施极为简陋。在惠河东里社区卫生站,记者就看到,除了最基本的量血压、测体重、做理疗的几种仪器和输液常用的设备外,就再也找不到其他医疗仪器了。医院的大夫对记者表示,所有的医学检测项目都不能进行,看病主要靠的是医生的经验和观察。

  另外,医生水平行吗?是居民对社区医院质疑最多的问题。

  据了解,社区医务人员专业素质也令人担忧。目前北京各卫生服务站点的全科医生中,有本科学历的不到20%,有高级职称的不到10%。收入少,吸引不了优秀人才也是目前困扰社区医院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用药分级限制

  患者多有怨言

  从去年10月开始,虽然社区医院的医保药品范围放开了许多,但仍没法满足患者需求。

  朝阳区劲松医院的全科医生苏艳莉道出心中的无奈,“有些医保药品在社区医院里只限自费使用,但有一些患者还以为大夫故意不开药呢,为此与大夫争论一番。”她说,一位就诊的丁大爷要开“日夜百服宁”,可这种药只限在二级以上医院开,她只好为大爷选了符合标准的“白加黑”,惹得大爷一脸不高兴。

  记者从北京市劳动保障部门获悉,如何全面实行医保药不限级,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双向转诊医院

  全市不过十家

  与社区医院首诊制相配套的是双向转诊制,但是目前对于社区医院到底在何时、何种情况下将病人转入上级医院方面却缺乏详细的条文;对于病人康复到什么程度就可以转回社区医院也缺乏相应标准,以至于社区医院和综合医院操作起来无据可依。

  记者了解到,在京城目前存在的2600多家社区医院中,能做到双向转诊的医院几乎不超过10家。

  “社区看不了的病,转到二级医院,二级医院还看不了,再转到三级医院,这中间耽误的时间、浪费的钱,万一再把病耽误了,谁负责。”在采访中,经常有市民提出这样的问题。

  【委员献策】——王金城委员:双向转诊需软硬件投入

  市政协委员王金城在经过近半年的调查后,提交了《如何推进社区医疗卫生中心与三级医院双向转诊工作》的提案。

  作为安贞医院核医学科的主任,王金城说,大力发展社区医院,推行社区医院首诊制的政策肯定能起到缓解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老大难问题,但首诊制的全面实行,面临着许多问题。而首先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双向转诊制的建立。

  王金城建议,建立双向转诊制,首先就要从硬件和软件上都对社区医院进行投入。特别是软件上,社区医生要由合格的全科医生、退休的老专家和三级医院的派遣人员来组成。而让三甲医院的专家去社区医院服务,须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偿以此激发大医院医生进入社区医院。

  贾继东委员:大幅提高收入吸引人才

  虽然市政协委员贾继东没有提交关于社区医院的提案,但他认为实行社区医院首诊制是政府做出的一项可以打满分的政策,但和王金城担忧的一样,社区医院首诊制的实现,还面临着一些困难。百姓不认和人才缺乏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贾继东表示,社区医院首诊的初期,是不能够强迫市民看病必须先去社区医院的,因为目前的社区医院医疗水平不能够让百姓放心治疗。只有通过试行后,让每个社区医院都有了看常见病的硬件设施后,才可以用政策的手段来实行。

  对于人才方面,贾继东认为,东城区社区医生三五万元的年收入还是偏低,5万元的收入应是合理的收入,吸引更多的人才。

  信报记者方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