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亿元凸显良好开局:新数字折射新成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7日11:37 云南日报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一)

  在昨日开幕的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代省长秦光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了2006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展示了“十一五”开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迈出的新步伐——

  4000亿元:全省生产总值取得突破1000美元:人均生产总值再上台阶

  【 报告摘要 】

  2006年,我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全省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40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9%,比2000年翻了一番。人均生产总值跨上1000美元台阶,实现了我省经济发展上一个大的突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20.5亿元,增长26.5%;财政总收入887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79.6亿元,分别增长16%和21.3%,财政支出893.5亿元,增长17%;金融机构人民币新增存贷款余额987.9亿元和819.6亿元,分别增长19.1%和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8.9亿元,增长14.9%;进出口贸易总额62.3亿美元,增长3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0.5元,分别实际增长6.7%和7.5%。

  【 发展回眸 】

  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2006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族干部群众以更大的气魄,更加务实的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推动云南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扎扎实实打基础,突出重点抓生态,调整结构创特色,依靠科技增效益,改革开放促发展,统筹兼顾谋协调,齐心协力建和谐”,发展的脉络深刻而清晰;“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的脚步踏实而稳健。

  2006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我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滇、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和全方位开放战略,着力培育和壮大烟草、生物资源开发创新、旅游、电力和矿产五大支柱产业,全面谋划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创新思路,真抓实干,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2006年,我省经济运行的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特色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具备了加快发展的较好基础;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开展,云南在利用境外资源、扩大对外贸易和企业“走出去”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 核心提示 】

  6年来,全省生产总值相继突破2000亿元、3000亿元和4000亿元大关,财政总收入连续登上500亿元、600亿元、700亿元和800亿元四个台阶。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大关”和“人均生产总值跨上1000美元台阶”,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效益明显改善不仅标志着云南经济实现了新的跨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黄金期,也显示了全省经济社会稳健增长、协调发展,走向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宏观调控:在调整结构中发展基础设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

  【 报告摘要 】

  贯彻国家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耕地保护数量上实现了占补平衡,信贷投向进一步向重大项目和重点领域倾斜。制定出台了一批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社会投资得到合理引导,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加强基础建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500公里,高等级公路达到5200多公里;昆明铁路集装箱节点站建成运营,玉蒙、大丽和昆六、昆广等铁路建设进展顺利,腾冲机场开工,文山机场通航。世界第一条正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景洪电站建设获得核准,向家坝电站顺利开工。全省新增电力装机523万千瓦,装机容量达1853万千瓦。新增930个行政村通电话,村通率超过95%。“润滇工程”有14座水库大坝封顶,60座中型水库得到除险加固,建成23万件“五小水利”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0万亩。完成一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镇化率30.5%,提高1个百分点。煤、电、油、运制约瓶颈进一步缓解。

  【 发展回眸 】

  2006年,云南在调整结构中发展,在发展中调整结构,支柱产业巩固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迅速,经济结构更趋合理,绿色经济强省建设取得成效。

  2006年,继续“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和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的基本思路,我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地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云南农业亮点频现、连创新高,赢得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构调优的好局面。

  惟有创新才能创造奇迹。2006年,云南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突破300亿元。思路豁然开朗,催生了建设的大提速,更激励了机制的大转换,形成城市建设融资的新格局。全新的格局带来全新的突破:合理的资金聚集→诚信的融资平台→资金的放大效益→城市大发展的驱动器。

  2006年,热火朝天的农田水利建设成为云南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山区星罗棋布的“五小”工程、大规模的坡改梯使山乡沸腾;坝区高标准的渠系配套、园田化高稳产农田建设,把农田水利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2006年,我省全面推进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建设,基本形成“三出境、四出川”大通道格局,中越、中老、中缅三大出境通道及滇桂、滇黔、滇川、滇藏四个方向的出省通道正逐步完善。

  2006年,云南电力产业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正在成为各路资本“追逐”的热土。

  【 核心提示 】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准确把握调控的重点和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继续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巩固新农村建设:起步扎实积极推进

  【 报告摘要 】

  农村经济再创新高。农业增加值751.2亿元,增长6.8%。粮食总产量1542万吨。农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特色优势产业较快发展,外向型农业、冬季农业开发红红火火,78万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拓宽增收渠道。

  农业农村发展条件持续改善。建成不同标准的高稳产农田200万亩,36个农村水电电气化县通过验收。新建农村沼气池23万户,农村改灶11.6万户,102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4000公里改建公路通向村村寨寨,117个农村客运站、28个农村渡口建到农民家门口。食品放心工程深入农村,85个县农产品中心市场配置了农残检测设施。500个重点村的村容村貌整治,带动了全省5000多个自然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试点启动,农村公共事业投入增加、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

  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省财政补助县乡31.7亿元。对县域经济增长较快的47个重点县实行以奖代补。兴边富民工程蓬勃开展,15.5亿元项目资金投入对口帮扶。

  扶贫济困关注民生。巩固和解决了5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完成4000多个自然村的整村推进和10万特困农户茅草房改造,易地搬迁3.7万人。投入1亿多元专项资金支持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安排自然灾害生活救济资金3.1亿元,396万灾民得到救济,重建美好家园。

  【 发展回眸 】

  真情关注农村,真心支持农业,真诚关心农民。去年,“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我省“三农”工作呈现出政策最多、措施最实、亮点最多的可喜局面。新春刚至,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绘就了我省“十一五”新农村建设蓝图,坚持“六个必须”,以“四村建设”为目标,围绕“六新任务”,实施“十大建设”工程,完善“六大支持体系”,强化“六大统筹措施”,突出“六项工作重点”。向着在15年左右努力把我省绝大多数村庄建成小康、文明、生态、和谐新农村的目标,2006年,云岭大地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创造了很多好经验,探索了许多好路子,新农村建设的保障体系正在建立,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更广大的农村和农民,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正在形成。

  【 核心提示 】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省农民群众,成为全社会共同的愿望和责任。大家欣喜地看到,一年来,省委、省政府在公共财政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继续加大对“三农”的倾斜,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倾斜,向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项目倾斜,向农村社会事业倾斜。“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正化为汩汩清泉,滋润着广大农民的心田。

  工业强省:支柱产业巩固壮大调整结构:特色经济发展迅速

  【 报告摘要 】

  工业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完成增加值1406.9亿元,增长16.5%。实现利税926亿元,其中利润350亿元。大企业大集团实力增强,有8户企业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省属10户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提前一年实现了大企业销售收入倍增行动目标。启动了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工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5.2%。

  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烟草利税达507亿元,再创历史新高。非烟工业完成增加值924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65.7%。完成工业投资78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35.4%。

  旅游二次创业全面推进。实施了20个重大旅游开发项目,特色旅游小镇建设进程加快。全年接待国内游客7721万人次、海外游客18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500亿元。

  进一步完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非公经济占全省经济的比重提高到36.5%。

  【 发展回眸 】

  2006年,工业经济实现了速度与效益同步快速增长,具有云南特色的绿色产业助推强劲。工业结构更趋合理,支柱产业建设成效显著,烟草、能源、原材料、有色金属深加工、化工等产业成为推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天然药物、生物化工、绿色保健食品等新兴生物资源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 核心提示 】

  工业支柱产业是支撑和带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省战略,深化国企改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旅游、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广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提升产业整体水平。推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聚集、优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聚集、优势产品向优势品牌聚集、优势企业向重点园区聚集,继续培育和壮大现有支柱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增强工业经济实力,壮大产业集群,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基础。

  对外:推动全面开放对内:加强区域合作

  【 报告摘要 】

  进一步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孟中印缅、云南-泰北、云南-老北、滇越五省市等多边和双边经济合作。完成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营业额4.4亿美元,增长12.8%。稳步推进境外替代种植,在缅北、老北新种作物28万亩。完成对外投资8200万美元。新批外资项目201项,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亿美元,增长74.2%。有色金属、高新技术、机电、磷化工、农产品出口大幅增长,以金属原材料为主的资源类产品进口增长较快。

  积极参与“泛珠三角”、“长三角”和西南六省区市等国内区域合作。实际引进省外资金375亿元,增长43%。加强与东部省区的合作,吸引浙江、江苏等省的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到云南发展。物流业实现产值突破200亿元。

  【 发展回眸 】

  如果把泛珠三角合作区域比作一条正在腾飞的巨龙,粤港澳地区是“龙头”,云南则是“龙尾”。有了“龙头”的引领和带动,巨龙才能昂首腾飞,扶摇直上;借助“龙尾”的驱动和推进,巨龙才能拔地而起,活力倍增。

  云南在招商引资中郑重承诺,凡是国内其它省区市能提供的优惠条件,云南都可以做到;凡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外商投资权益,云南都将依法保护;凡是按国际惯例需要由政府解决的问题,云南一定全力解决。

  2006年,云南一系列艰难的、深层次的改革,改变着人们的观念,打造着全新的、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有利于加快发展的新机制:切实推进机构调整和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减少机构;大刀阔斧,取消行政许可项目,停止使用或废止地方性政策和规章,行政许可由审批制向登记备案制过渡;全面清理取缔不合理收费,坚决破除行政性和行业性垄断,取消对各种经济所有制市场准入的不合理限制;建立监督和约束机制,一站式办公广泛采用;听证、公示、网上征求意见、行风评议、新闻发言人制度,一步一步令阳光行政成为自觉行动。

  【 核心提示 】

  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开放的程度和合作的力度。地处边疆的云南,更需要牢固树立以大开放促大发展的意识,发挥连接国内外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推进全方位开放,努力拓宽发展空间。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对外资产业投向的引导,推进国际国内合作,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不断提高吸收利用外资的能力,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社会事业:各具特色亮点频现社会建设:统筹协调全面推进

  【 报告摘要 】

  教育方面。“普九”县达到116个;建成40万平方米农村寄宿制学校校舍,改造80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初步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600万农村中小学生免收杂费,260万贫困中小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120万学生得到生活补助。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39.3%。周边国家在滇留学生4600多人,与邻近国家合作建立了8个汉语培训中心和3个孔子学院。

  科技方面。启动了“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确定23家企业作为我省创新型试点企业,云南白药和昆明船舶被确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有7个县被列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3085件和1637件,增长20.7%和18.5%。

  文化方面。文化产业发展异彩纷呈,培育了一批文化市场主体和文化中介机构,正在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县乡“两馆一站”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覆盖全省78%的行政村,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2%和93.7%。改革试点扩大到8个州市25个县。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市场管理不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活跃。

  卫生方面。不断完善全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累计建成147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26个传染病院(区)、16个急救中心,基本实现远程可视医疗县县通。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扩建40个县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305个乡镇卫生院,新建464所村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由20个增加到52个,参合农民达1400多万人。全面落实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政策,颁布了《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条例》。新增10.1万农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在25个县开展了出生缺陷干预试点工作。

  体育方面。启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成功举办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和省第八届民运会,全国第七届残运会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 发展回眸 】

  “十五”时期,我省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累计投入科教文卫事业资金785.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6%。

  【 核心提示 】

  解决好社会发展中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不仅是执政为民的需要,是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保持经济较快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可分割,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重视解决社会问题,使经济社会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这是对全面履行职责、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的客观要求。

  生态环境:加大保护力度资源利用:促可持续发展

  【 报告摘要 】

  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完成营造林430.7万亩。高度重视九大高原湖泊保护工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00平方公里,生态修复面积5000平方公里。开展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工作。

  加强矿山整治和资源整合,规范矿业开发秩序,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出台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完善节能考核和公报制度,20个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园区和城市全面启动。卷烟以及铝冶炼、锡冶炼、铜冶炼等工业产品单耗迈进全国先进行列。583个企业实行清洁生产。

  【 发展回眸 】

  2006年,我省坚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资源保护开发力度加大,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强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资源利用水平稳步提高。加强环境污染治理,重点工业污染源得到控制,列入监测的主要城市环境质量有所好转,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 核心提示 】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的特点和优势,也是最大的资源和资本。牢固树立生态立省的意识,从对子孙后代和长远发展负责的高度,强化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推行节约型增长方式,倡导健康、文明、节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关注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关心群众:解决突出问题

  【 报告摘要 】

  完善促进就业的政策和配套措施,新增城镇就业2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万人,特殊困难群体再就业2万人。东川再就业特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按时足额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人员保险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99%。统一全省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人员待遇及最低工资标准,基本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保险制度得到巩固。重视解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保问题,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9万人,参加医疗保险3.5万人。全省各类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达到210万人。对城乡特困群众实施了救助。新建廉租住房11万平方米。提高了农村14.3万五保对象的供养标准和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活待遇。

  进一步加强交通和矿山安全整治。初步构建起省、州、县、乡四级政府负责的安全责任体系,强化道路交通安全宣传、监测和综合执法。关闭列入计划的103对煤矿矿井,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683个非煤矿山和93户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

  【 发展回眸 】

  “十五”期间,新增城镇就业100万人,年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0万人。全省社会保障投入640亿元,是“九五”的2.5倍,年均增长16.5%,占财政总支出的21%。

  【 核心提示 】

  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和直接体现。体察民意,关注民生,关心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

  【 报告摘要 】

  在全社会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城乡文明素质和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又有新提高。

  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积极支持省政协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接受民主监督。办复人大代表建议708件、政协委员提案740件,办复率100%。继续推进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加强基层民主建设。认真实施公务员法。努力贯彻行政许可法。深入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维护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局面。

  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切实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建设平安和谐云南,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维护了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禁毒工作得到加强。

  【 发展回眸 】

  “十五”时期,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政府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

  【 核心提示 】

  民主与法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其进程显示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文明的程度。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开展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使全省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环境基础和精神动力。

  赵金王永刚沈向兴(云南日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