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广西政府工作报告(摘要)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7日13:43 广西新闻网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07年1月26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自治区主席 陆 兵 一、2006年工作回顾 2006年是我区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完成了自治区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质量效益有新提高。2006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801.98亿元,增长13.5%,增幅为1995年以来最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1.93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882.23亿元,增长19.3%;第三产业增加值1887.82亿元,增长12.1%。财政收入完成568.08亿元,增长19.5%;财政收入年增加额超过90亿元,达92.7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跃上300亿元新台阶,达342.28亿元,增长20.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越过1万元,达10240元。我区经济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发展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三会”圆满成功举办,开放合作取得新突破。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和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圆满成功举办,服务了国家周边外交战略,促进了我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我区在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明显提升。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放开发全面启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有效推动,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构想得到广泛认同,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第二届桂台经贸交流会和首届两岸共同产业市场论坛成功举办。我区与东盟各国、港澳台及各省区市的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招商引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对外贸易取得新成效。区外境内到位资金615.42亿元,增长48.5%;实际利用外资7.67亿美元,增长20%;外贸进出口总额66.74亿美元,增长28.8%,其中出口35.99亿美元,增长25.1%。 ——工业主导作用增强,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工业生产创近10年来最好水平,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595.83亿元,增长20.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制糖、汽车、机械、有色金属、电力、冶金、建材、化工、食品等优势产业产品产量较快增长。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产比重上升2.1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实现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0%。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农业和农村经济有新发展。农业发展比预想的要好,粮食产量比预料的要多,农民收入比预期的要高。农林牧渔业全面较快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大关,粮食总产量1539万吨,农民人均新增纯收入275.8元。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迅猛,甘蔗、桑蚕、木薯、速生丰产林等农林优势产业位居全国第一。农村交通、水利、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加快。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发展后劲得到新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突破两千亿元大关,达2246.03亿元,增长27%。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工业投资完成886亿元,增长45%;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投资完成93亿元,增长28%。投资87亿元的金桂林浆纸一体化一期工程等93项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实现新开工,投资152.5亿元的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油工程启动建设,投资58.4亿元的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二期项目正式实施。龙滩水电站下闸蓄水,洛湛铁路和黔桂铁路广西段、华银氧化铝工程等续建项目进展顺利。百色水利枢纽、柳州上汽通用五菱新型发动机等37个重大项目实现投产或部分投产。沿海港口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99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2770.5元,增长11.1%,增幅创1996年以来新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0.8亿元,增长14.6%。城镇新增就业27.34万人,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4.15%,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63万人次。提高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基本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取得新实效,解决了1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减少了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43万人。积极开展防灾抗灾救灾工作,帮扶重建水毁民房3.1万户,受灾群众生活得到妥善安置。库区移民安置工作和安置归难侨农林场工作得到加强。为民办八件实事全面完成,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行路难、饮水难,以及县乡财政困难等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科技工作得到加强,创新计划加快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两基”攻坚任务提前一年完成,631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免费上学,农民群众实现了种田不交税、上学不缴费的历史性跨越。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重大疾病防治和疾病控制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运动水平逐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8.34%。,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城乡清洁工程”深入开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明显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行政监察、审计、统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地震、测绘、气象、水文、社会科学、地方志、档案等方面工作取得新进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等方面工作取得新成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 二、2007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年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全面分析我区面临的发展环境和条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 ——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5%以上,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努力实现节能减排。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 ——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万人次;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在3%以内。 ——提高开放合作水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3%,其中出口增长11%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二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三是关注民生,促进和谐。四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三、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在更高层次上统筹发展、加快发展,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一)促进工业快速发展,推进城镇加快建设 做大做强工业产业和企业。抓紧实施《广西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不断扩大工业经济总量。突出抓好有色金属、汽车、机械、铝业、制糖、食品、电力、钢铁、锰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力争今年技术改造投资超过400亿元。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集团的战略合作,加快发展石油化工、林浆纸、生物质、修造船等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实施企业集团战略,积极培育矿产冶炼、农产品加工、汽车、钢铁、工程机械、医药、海洋、建材、林业、化工等大型企业集团。 加快发展园区经济。突出抓好园区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和综合服务体系等建设。积极引导新上工业项目和城市中心区企业异地搬迁项目进入园区集中发展,加快把工业园区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促进城镇快速健康发展。加强城镇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工作。加快南宁、柳州、桂林等城市的新区建设,推进其他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进一步抓好县城和重点镇建设。以创建全国卫生城为目标,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 (二)继续加强“三农”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把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按照“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要求,加快调整农产品结构、种养业结构和农业布局结构,优化粮经、突出禽畜、提升林果、扩大水产,尽快形成“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特色优势农业发展格局。积极推广水稻免耕技术,大力发展超级稻,确保粮食总产量不减少。做大做强糖料蔗、桑蚕、果蔬、畜牧、水产、速生丰产林、木薯、中药材、茶叶等产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十百千万”计划。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改善农产品销售环境,搞活农产品流通。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把县域经济加快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引导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向县域集聚,鼓励农产品加工业向主产区集中,加快把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沿江市(县)防洪工程和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推进桂西、左江旱片治理,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人饮工程和标准农田建设。推动桂林防洪及漓江补水水利枢纽和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开工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交通,到年底基本实现全区民族乡通油路。坚持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等公共事业。 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量继续高于上年,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继续高于上年。继续落实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加速构建国际大通道 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优先发展为制造业配套的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技术研发、会展、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商贸、房地产、旅游、市政公用事业、社区服务、文化体育等消费性服务业。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内外贸一体化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统筹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重要展会,推动现代会展业加快发展。 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着眼于把我区建设成为国际大通道、交流大桥梁、合作大平台,进一步完善和实施公路、铁路、港口、航道、航线、机场等交通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把我区建设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抓紧实施《广西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建设规划》,积极推动连接东盟国家的高等级公路和海运、航空建设,加快连通与周边省份的高速公路,尽快形成区内各市之间的高速公路网络。 (四)加快沿海地区全面开放开发,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 促进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来把握沿海地区的全面开放开发,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从当前正在做的事情做起,统筹推进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型临海工业区建设和重大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进港口、铁路资源整合,提高港口综合竞争力。完善港口与各地的交通运输体系。加快金桂林浆纸一体化工程、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油工程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开工建设北海林浆纸一体化等项目,抓好防城港企沙千万吨钢铁项目、北海炼油厂异地扩能改造和沿海乙烯项目的前期工作,促进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和建设。 推动海陆经济联动发展。加强沿海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互动发展。 积极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第三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和第十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的积极探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可行性的要求,把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争取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支持下统筹推进。办好第二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 (五)保持合理投资规模,积极扩大消费需求 加强重点领域建设。主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交通建设方面,力争整个交通完成投资250亿元以上。农林水利建设方面,力争完成投资125亿元。市政建设方面,力争完成投资210亿元。工业方面,力争整个工业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其中能源建设完成投资200亿元。商贸建设方面和公益建设方面,分别力争完成投资74亿元和110亿元。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公益、生态环保、节能降耗等重点领域新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力争今年新开工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86项。全面启动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项目建设。抓紧抓好重点产业、国际大通道、能源、水利等重点领域项目的前期工作,保持重大项目建设的连续性。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办法筹措资金,促进投资来源多样化。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稳定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大力培育新型投融资主体,在交通、铁路、优势产业和旅游等领域组建投资公司。引进更多的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拓宽新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 积极扩大居民消费。努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和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商品流通和生产生活服务网络,为农民增加消费提供便利,促进农村市场开拓。 (六)扩大开放合作,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深化拓展开放合作。继续举全区之力办好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重要平台,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尤其是与东盟各国的合作。积极推进中国-东盟青少年培养基地建立。加快中国-东盟工业园区和国际商贸区、北海出口加工区、中越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外向型园区建设。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全面加强与港澳地区在金融投资、商贸物流等方面的合作。推进桂台特色产业合作。积极参与泛珠三角、长三角、大西南协作等国内区域经济合作。 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准确把握东部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做出相应的规划,增强接受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参与区域合作、搭建合作平台等多种有效方式,促进东部产业加快向我区转移。 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明确招商引资重点,扩大利用内外资规模,注重招商引资实效。 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重点扩大对东盟的出口。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增加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商品出口,扩大成套设备和机电产品出口,促进文化、科技咨询等服务贸易出口。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 (七)深化各项改革,大力推进全民创业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抓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大型企业集团组建步伐,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推进沿海港口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行政管理、投资、财政体制等改革。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落实和完善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努力解决民营企业实际市场准入门槛高、融资难等问题。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加快把民营经济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把发展开放型经济与推动全民创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快健全促进创业的体制机制,完善创业的支持和服务体系,进一步激活各类创业主体,开辟和拓宽创业领域。 (八)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发展与环保的关系,把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 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开展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和建设。继续推进珠江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保护典型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加大退化生态、土壤污染的治理和修复力度。 节约集约用地。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抓紧完善和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标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 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和完善人口政策和生育政策。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九)加强财税工作,构建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 促进财政增收。做大做强支柱财源,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不断壮大财政实力,确保财政收入增幅高于生产总值增幅。把开源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把挖潜的重点放在第三产业上,支持一批重点财源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新经济增长点的形成,巩固和壮大财源基础。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和社会事业发展等薄弱环节的覆盖面,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预算内经常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保障农业、科技、教育按法定要求增长,加大财政在新农村建设、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继续集中财力办大事,开展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及大石山区五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等。 增进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创造有利于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的发展环境,打造诚信广西。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建立互信共赢的银企合作关系。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四、积极促进社会和谐 把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坚持不懈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一)深入实施科教兴桂战略和人才强桂战略 加强科技工作。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品创新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整合科技资源,在特色优势产业和关键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开发专项。推进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建设,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优先发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优化教育结构,统筹发展各类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倾斜。保证教育支出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巩固“两基”攻坚成果,确保今年全面通过国家“两基”评估验收。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上学难问题。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新型农村实用人才。提升“人才小高地”建设水平。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着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广西民族文化。实施精品战略,在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领域生产更多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精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二)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优先解决“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和城镇“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实现城镇家庭户户有人就业。落实好税费减免、财政投入等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完善服务体系。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面,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将符合条件的城镇贫困人口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建立农村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制度,改革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加快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 抓好扶贫开发和库区移民工作。全面启动第二批1165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着力抓好产业开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扶贫培训。力争今年农村未解决温饱贫困人口减少10万人。切实抓好库区移民搬迁安置,认真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 加强医疗卫生工作。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标扩面工作。推进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对医疗机构实行属地化全行业监管。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严格执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增强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各个方面,形成全区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规范行为、引领社会风尚,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和精神文明区域性连片创建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社区民主管理和企业民主管理。全面推进依法治桂。 做好民族、宗教、侨务等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实施富民兴边行动计划。认真执行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重视安置归难侨农林场工作,着力解决安置归难侨农林场面临的突出问题。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打、防、控、管相结合,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分裂和破坏活动。加强涉稳工作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 (四)集中力量为民办好十件实事 1.开展大石山区五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 2.建立农村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 4.健全五保户供养制度。 5.实施农村特困农户茅草房改造工程。 6.加大对考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子女资助力度。 7.实施农村饮水安全解困工程。 8.新建20万座沼气池。 9.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10.设立艾滋病防治事业基金。 五、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积极推进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建设,提高各级政府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 (一)坚持勤政为民,加强政风建设。 (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 (三)规范政府行为,防止滥用权力。 (四)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原载《广西日报》2007年1月27日第二版)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