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流动儿童超过50万 政协委员呼吁关注其出路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8日13:21 北京晚报
本报讯(记者邵泽慧)北京的流动儿童数量已经超过了50万!当市政协委员陆杰华向记者出示这一数据时,十分担忧这些孩子的未来:“按照我国的现行学籍管理体制,流动儿童在城市里很难有上高中的机会,这就会影响到他们就业,如果没有好的出路,他们又不愿意离开北京,该怎么办?” 现状 北京流动儿童50万 陆杰华委员是北大社会学系教授,一直关注流动儿童的问题。他告诉记者,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最新的测算,从1997年到2006年,北京市流动儿童规模从15.5万增长到50.4万,增加了2.25倍。而成年流动人口中的未婚人口将可能导致流动儿童的进一步增长。人大的调查数据还显示,在现有成年流动人口中,21.2%为未婚人口。 “这些年轻的未婚流动人口很早就外出务工,他们将在异乡恋爱、结婚,甚至生儿育女,他们的未来子女有很大可能成为‘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流动儿童。”陆委员说。 问题 “准城市居民”定位模糊 陆委员认为,这些在北京出生、长大的流动儿童已经与“老家”失去了联系,很多孩子已经完全不具备在“老家”生活所需要的各种文化、习俗和知识,甚至连语言都不通了。更重要的是,这些流动儿童与他们的父辈完全不同,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准城市居民”,没有父辈的恋乡情节,基本不可能回到户口所在地的乡村。第一代移民往往来自比较贫穷落后的地区,来到新地方后生活条件或多或少得到改善,即使遭到歧视,也会因为这种满足而隐忍他们对歧视的不满。但是陆委员认为,第二代移民在新的土地长大,和父辈相比自身能力更强,面对歧视也更具有反抗能力和资本。 担忧 流动儿童如何“像样”就业 陆委员说,几年前,北京市流动儿童问题主要体现为其义务教育问题。各种打工学校的兴起引起了领导的重视,政府在解决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并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但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表现,随着流动儿童年龄增大,他们还会面临就业、婚恋等多种问题。 “按照我国的现行学籍管理体制,流动儿童在城市里很难有上高中的机会,他们更不能在城市里参加高考。他们初中毕业之后就难以在城市里获得好的就业机会。由此产生了大龄流动儿童的出路问题,包括:他们能不能平等地在城市里实现就业?他们能不能在城市里‘像样’地就业?他们能不能顺利地成为‘城里人’?如果对上述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话,他们的出路又在哪里?”陆委员一连串的发问让人感觉到这一问题的紧迫。 建议 让流动儿童真正融入社会 陆委员说,希望整个社会、城市政府、相关部门能及早重视、研究、解决这个问题,避免法国等国家有关移民歧视的严重后果再次发生,为这些流动儿童真正地融入城市社会、成为城里人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多的机会。 陆委员认为,当前急需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研究流动儿童是否可以以及如何在城市里接受高中教育以及参加高考的问题;二是如何更好地让长大成人的流动儿童能够平等地在城市里实行就业。 北京市流动儿童数量变化趋势 年份1997200020052006 流动人口数量(万人)229.94221.29357.3 流动儿童占全部流动人口% 6.739.1514.1 流动儿童规模(万人)15.519.450.4 年均增长%7.7717.25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