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称故宫中所有店铺都应该清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9日01:37 中国经济周刊

  新年伊始,一家咖啡馆一夜之间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开在了北京的“紫禁城”里,而将其推到风口浪尖的,是一篇来自央视主播的“博文”。

  1月12日,央视主持人芮成钢在自己的博客中撰文指出,作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饮食文化代表符号”的星巴克开到了故宫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他还以个人名义向星巴克的首席执行官吉姆·当诺(Jim Donald)发出“抗议”,要求其将店铺撤出故宫。

  文章一出即在网络上引起轰动,点击量迅速突破50万。

  14日,星巴克的CEO吉姆·当诺就芮的“抗议”回信,称“六年前,是应故宫博物院的邀请,星巴克在故宫开了分店”,并已经为“适应紫禁城的环境作了认真的努力”,但并未提及会否撤店。

  之后,星巴克中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店运营一直很低调,而且星巴克和故宫之间签订了协议,目前没有考虑撤店的问题。

  19日,《人民日报》刊发了芮成钢的文章,随后,国内几百家媒体对此事件予以了关注,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都用大篇幅进行了报道;而国际上,包括路透、CNN、BBC、金融时报、福布斯、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等在内的超过250多家的国外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引发如此轰动性的效果,故宫里有着怎样的一家星巴克?1月24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进入故宫实地调查采访。

  宫中“西洋景”

  这家“宫中”咖啡馆其实已经存在了六年,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公司星巴克在中国内地的200多家分店中的一家。如今,虽然不能为其妄下“世界上最有名的星巴克”的判断,但绝对可以算是“之一”了。

  可记者找到这家著名的咖啡馆并不容易,连进出故宫无数次的导游,有的都不知道星巴克在哪儿。记者经过了几番打听,费了不少周折,才找到了这家十分“隐蔽”的星巴克。

  这家星巴克位于紫禁城乾清宫南边的“九卿朝房”一角,店外面没有任何标志,店内也没有大的招牌,店旁边是卖旅游纪念品的柜台。

  店比想象中的小,总面积只有十几平米,除了柜台,能够作为营业面积的也就5平米,两张袖珍小桌、五把木椅,只要四五个人同时进来就会局促不堪。

  记者了解到,最近,这家袖珍小店几乎接待了所有能想出名字来的中外媒体的记者,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记者就见到了好几位挂着专业相机的“游客”在周围转悠。

  小店的服务员也已经久经考验,熟练地挡住镜头,用英文告知佯装顾客的记者不要拍照。

  但这不妨碍它生意的红火,顾客络绎不绝,半小时左右,就售出二三十杯咖啡。与其他星巴克不同的是,因为地方太小,所以大部分都是外带。由于这家星巴克最近的“知名度”,也不时会有游客拿着印有星巴克标志的外带杯和故宫合影留念。

  记者也发现,故宫里另外还有一家意大利咖啡店,面积是星巴克的六七倍,也豪华得多,“来自皇宫的圣诞问候”的广告还挂在店中。门口迎宾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故宫自己经营的。“我觉得星巴克开在故宫特别不合适,我们和星巴克不一样,我们是中国人开的。”她说。

  中国人的“义和团情结”

  “星巴克事件”,远非是“一家咖啡店开在了故宫”这么简单。

  其实在星巴克的“故宫六年”中,质疑的声音一直存在,而类似的争论也不少,像南京夫子庙里的麦当劳、北海公园里的肯德基……

  但从前,关注者和反对声只局限在一些知识分子和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中,像此次大规模的民众争论和中外顶级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绝对是“盛况空前”。在“论战”中,网络上产生了很多比较极端的言论,而且从各网站进行的调查看,大多数人是赞成要求星巴克撤出故宫的。

  “所谓‘见微知著’,此事虽小,但折射出来的东西却很多。”著名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教授对《中国经济周刊》如是说。

  “这反映出一个国民心态的问题,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国民心态应该是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而我们现在存在的大量的‘义和团情结’,在网上我们会经常看到:有人支持恐怖主义,有人支持独裁者……极端观点已经不是一天两天,911事件,在网上叫好的并不是一个两个。”

  周孝正认为从这一事件能够反映出来,盲目的排外和狭隘的民族主义还是存在的,“这种‘义和团情结’必须要受到严厉的批评。”

  而国外媒体对于此事的空前热情,周孝正表示:“国外的嗅觉是非常灵敏的,他们认为这个事件能够折射出来中国到底会走什么样的道路。”

  “国内反响强烈是因为此事涉及到了民族感情,刺激了中国人的敏感神经,”著名社会学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而同时,它也触动了西方国家很敏感的一根神经。”

  夏学銮认为长期以来,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都担心中国的开放会否因为所谓的民族主义或者反美情绪而停滞或者放缓,“这种担心和关注一直都存在,而这样一件事情虽然很小,但却会他们联想:这是不是一个苗头呢?”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54,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