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政协委员情系百姓“医食住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9日08:40 东方网-文汇报
百姓关心事,政协提案源。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委员今年从新的角度思考了近年来矛盾比较集中的民生话题。 医破解降价难题 看病难、看病贵,在政府着力解决这个关系到老百姓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过程中,委员们关注到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 蒋健委员本人是医院的管理人员,对药价虚高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他带来了一份美国的研究报告,指出在美国,由于管理和监督上的缺失,不少新药在进入临床实验后会得到机构和部分医护人员的“溢美之辞”;与这些新药疗效相当甚至更好的老药虽然价格相对低廉,但却会因利润率较低而被淘汰。这种现象在中国同样存在,如果任由“新药驱逐旧药”的现象发展下去,就很难把药价降下来。 曹正文委员在参加会议前调研了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果发现,为了控制医保费用支出,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了限制病人看病次数的方法,这给慢性病人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他建议要改进医保管理方法,既要确保医保费用不被滥用,也不能搞“一刀切”,让病人正常看病受到限制。 食安全要靠有效管理 食品安全是近几年来的焦点话题,不过今年委员们聚焦的重点是如何通过提高政府管理能力来保障食品安全。 致公党上海市委在团体提案中提出,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和相关行业应该建立“链条式”的监管体制,来管牢蔬菜的农药残留。比如食品卫生防疫部门要联合起来,对尚处在流通渠道(如批发站、集散地)的蔬菜加强农业残留的检测,严把蔬菜的入市关;超市、菜场应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对蔬菜进行逐批次的农药残留量快速检测,把主要数据打印在价格单上。 朱邦贤委员在提案中谈到,本市各类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条件与设施并不落后,但职能部门各自为政,造成了部分食品卫生安全监测、检测资源空置。建议对市、区两级政府所属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实验室做一次摸底调查,构建各职能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平台,并由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定期发布综合信息,既杜绝有限公共资源的浪费,又防止出现遗漏或重复检测。 住让百姓真正实现安居 居住,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问题。如何让百姓真正实现“安居”,成为了委员们今年关注的焦点。 田伟生委员提出,少数房产商待价而沽造成的房屋空置,以及房产投机产生的房屋空置,不仅浪费了房产资源,而且激化了百姓买房难的矛盾,建议进行房屋空置税试点。 朱树英委员提出,应尽快对《上海市房屋租赁条例》进行修订,将群租管理纳入调整范围,增加专门章节予以规范,加强执法力度,切实解决群租带来的种种问题。 行要便利更要人性化 出行是否便利,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的文明与现代化。委员们在关注各类交通设施便利程度的同时,更将目光投向了一些体现人性化的细节之处。 近日,有热心市民把沪上人行天桥的“易摔程度”整理成一份“易摔排行榜”贴到网上。这不仅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也引起了在沪全国政协委员朱德灜的关注。他在提案中指出,目前众多天桥普遍存在地砖较滑、防滑条磨损严重、照明不够等问题和隐患。建议有关部门对现有天桥进行改造,做好维护,完善设施,便于路人通行。 轨道交通和非机动车的组合,是不少市民的重要交通方式,但站点附近往往停车难、易被盗,这又成了市民的心头阴影。陈荣委员在提案中建议,在站点附近增加、改造非机动车停车场,安装监控设备,统一管理。 本报记者钮怿顾一琼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