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让更多的民间组织自然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9日10:05 南方报业网

  中国观察之郭巍青专栏

  

  新华社报道说,草根组织的慈善行动,正在改变我国慈善事业的格局。按民政部公布的统计资料,2006年全国募集慈善捐款共100亿元。其中,来自政府渠道的少,来自民间组织的多;来自富裕阶层的少,来自平民百姓的多——超过了总额的80%。慈善捐款中这种“两多两少”现象,令多少人于网上网下唏嘘感慨。

  然而事情还有另一面。由民政部组织的“2006年度中华慈善奖”(慈善事业的最高政府奖)的候选名单中,出现了“顺其自然”、“我想”等民间组织的名称。“顺其自然”由一位匿名市民发起,成绩斐然却一直悄悄行动,至今不向政府公开真实身份。

  这份候选名单是一个窗口,从中可以观察到政府与民间组织之间的积极互动关系,因而是令人高兴的。民间组织和大量普通人的创造性贡献,以及“中华慈善奖”的与时俱进,给人们带来一种扎根于中华大地之上的希望。无论是回顾2006年,还是总结近年来中国的发展变化,它是我们绝对不应该忽略的最大亮点之一。

  为什么是亮点呢?请以贫困家庭的儿童助学事业为例,曾经有“希望工程”带来过希望,但是许多人亲眼看到了大量的失望。衣衫褴褛的孩子在石头洞里上课,类似的照片曾在网络上大量流传,使人绝望而压抑。然而谁曾料到,网络的广泛传播,在民间唤醒了良知和力量。谁能统计出,有多少这样的普通人,夜半扪心自问,黎明闻鸡起舞,立志以行动改变生存。他们不事张扬,不拿报酬,不图虚名,不谋政绩,完全义务地,只以将善款和物品亲自送达孩子手里为最大快乐与光荣。这样的努力涓涓滴滴,正在汇成洪流。它反映出不可抗拒的民心所向和社会逻辑,反映了社会层面上,正在生长出责任和诚信、勇气与担当。

  当中国正在成为全球

奢侈品的最大消费市场时,中国的慈善事业却不成比例地远远落后。在这样的背景下,民间慈善组织的贡献尤为珍贵。我自己接触过一些从事草根行动的人士,不必讳言,比起正式的单位组织里那种面目可憎的行政摊派,他们更能唤起心底久已麻木的情感。从他们的眼睛里可以读到理想、灵感和快乐,但是从他们身上不难看出他们承受的艰辛与疲惫。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以自己可能的方式,对草根组织的善行给予回应。还应该呼吁政府,要为民间组织的生长和行动,提供更好的制度条件和行政服务。

  平心而论,政府已经意识到民间组织在慈善、救助、环保、

维权以及公共卫生、社区建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多元性和流动性增加,许多行政机构在管理和服务方面都显得过分刚性了,两者之间产生了大量隙缝。民间组织的灵活性,最有利于填补这些隙缝,将服务、救助、慈善甚至管理措施等等,送达到真正有需要的目标群体当中。

  但是,这种横向发展的、多元灵活的民间组织,也给刚性的、等级化的、各自为政的政府机构带来管理上的难题与挑战。不容否认,政府部门中的行政观念中,普遍地还有“恐非症”,即害怕“非政府组织”,生怕他们哪个环节上出问题,自己要背责任。结果导致两种奇怪的局面。要么是,政府自己无力做到的,谁也不要做,哪怕明明看到问题就摆在那里。要么是,许多民间组织苦于无法按现行的规定合法注册,只好“非法”地做好事。

  中国的改革与经济发展到了今天,应当有条件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环节之一,是政府的公共管理理念要进一步朝向现代化方向转变。公共管理不是把所有的社会事务都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相反地,正像市场经济就是把经营决策权交给企业一样,大量的社会事务,应该由社会以自身为主来管理和运行。民间慈善组织不仅动员了大量的社会资源,还在保证廉洁和透明运行方面有许多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更重要的是,组织成员在他们的活动中强烈地体会到什么叫“助人为乐”。资源动员能力、自我约束能力、道德提升能力,这不正是政府最期盼的“公民素质”吗?

  明白这个道理,才能在行政登记、税收优惠、法律调节等方面有正确的讨论方向。这个方向是,支持、扶助、协商、合作,而不是管、卡、压。借用上面提到的一个名称,让更多的草根民间组织“顺其自然”吧,他们显示出来的创造性力量、道德感召力与

和谐社会的凝聚力,超过很多人在办公室里的想象。

  (作者系中山大学教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