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少林品牌遭商海恶意侵蚀 保护少林寺成当务之急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0日04:25 郑州晚报
少林武术和艺术的结合,总是有着一种雄浑的魅力。但是,人们无法回避那些假冒少林名义进行的一切的不和谐。在刚刚召开的河南省政协会议上,有政协委员提出了保护少林文化的提案,这让人觉得是有必要的。少林作为一个品牌,包含独特的文化精神和个性品质在里面,它的价值和影响,也已超越了寺院的范围和地域的局限,所以恶意的商海侵蚀,是人们必须警醒的。 假和尚的江湖 高额的利益收入,对有着不同胃口的“老板”和“假武僧”来说始终是巨大的诱惑。由农民、老板、学生构成的假和尚团,有着一条灰色的利益链。 80人武僧团4人会武 “我跟了那个假武僧团三天,所有武僧团需要的行头,比如和尚书、膏药、器械、衣服等,要啥有啥。” 1月24日,少林寺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从河南境内的一个县跑到湖北、然后再到湖南,“武僧团一天换一个地方”。每天夜里,表演活动一结束,由两辆大巴,两辆面包车和一辆小车组成的车队,就会载着这个有80多人的团开往下一个目的地。 “80人只是一个中等偏下规模的团,但他们同其他团一样内部有着明显的分工。团里的成员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出资购(租)车、负责招募的老板,二是做假和尚的农民,三是武校的学生。” 虽然打的旗号是少林武僧团,但“80个人里面,会功夫的只有4个人,就是组团前临时从武校聘请来的学生”,这位工作人员说。剩下的除了一两个老板都是假和尚。表面看,老板与做假和尚的农民是招募关系,但这种关系也十分松散,假和尚只须每月给老板交纳两三百元的车费,吃住和衣服行头钱都是自理,假和尚主要靠卖膏药赚钱,老板的盈利点则在于门票和少林寺纪念品出售上。 少林寺派出的工作人员,在三天里目睹了假武僧团的行骗过程。他们到了湖北的一个县城之后,事先已经有“跑地”(选择表演场地的人)者做了安排,老板根据“跑地”者的安排,在人多又相对安全的地方搭台,搭起的台子一般不是很大,跟周末超市门口促销活动做的舞台差不多,这一环节需要的人手并不多,七八人就可以,而且行事低调,只管干活。另一帮人则负责“拉街”,这可是最重头的一项活动,也热闹的多,因为它肩负着表演究竟能吸引多少观众的任务。 团里请的会功夫的武校学生,这时候必须全部上阵,与其余的假和尚们一起光头僧衣和尚打扮,在街上敲锣打鼓。学生们走几段路就翻几个跟头,练几下把式,尽量把行人的目光吸引过来,一旁的人则大声喊:“今天晚上X点,大家都来看少林武僧演出啦!” 拉街完毕,这些人就开始等待演出。演出一般会收取一定门票,但数额很小,大的话人就不进来看了。“门票收入顶多顾住交通费用,盈利还是要靠卖东西。”知情人介绍说,每次表演,隔上一段时间就会停下来,假和尚们便蜂拥而出,拿着东西挤到观众中间往人家手里塞卖钱。 表演结束,到晚上十二点左右离开,还有一段“自由活动”时间。这时候,假和尚们的伶牙俐齿的功夫开始展现,有时候是在街上随机搭讪行人,有的时候则直接挨家挨户地敲门,问家里有没有病人,他们的惟一目的,就是把手里的膏药当作包治百病的东西卖出去。“他们有一种药跟锡纸有化学反应,手心里提前摸好药,加一点锡纸,吐两口唾沫,拍在病人背上就能给人发热的感觉”,靠着这些手段,成本一两毛的膏药,被一贴以一二十元的价格卖出去,有时甚至会卖几百元。 有人会问,这些东西不是江湖骗子的手段么?对这些他们早有准备,有一套说辞,行话叫“砸缸子”,谁话说的好有人上当就叫砸的好,说得不好没人信就是砸的不好,说得别人将信将疑,就要继续多“砸”。 但砸归砸,无论说到什么程度,这些人信守的一个大规则是,在一个地方不住第二个晚上,当晚卖完东西就走,“怕派出所抓”。 扎15万本就可组团 “做这样一个团,成本并不需要太多,大概只须十四五万。”熟知这些假武僧团来龙去脉的人士说。硬件方面来说,主要是交通工具的投入。通常,老板会买来一两辆报废的大车,再租用一些客车或者小车,这会花去大约三四万元,演出过程中卖的工艺品、佛家用品与旅游纪念品投入成本大约5万元,剩下的是舞台、道具等投入以及随身带的应付各种花费的资金。 知情人士说,这些武僧团的老板其实很好认,“没有穿僧衣的就是”。老板跟穿僧衣的假武僧的深层区别是,前者带有组织投资的“法人”性质,后者则是入伙者,两者关系松散,但也相互依存。以业内人士的逻辑来讲,就是假武僧越多,就越象真的,所以通常出发前,老板会尽量网络更多的假武僧。虽然农民们做假武僧并不需要太多的投入,通常只给老板交待少数交通费,但“有本事出去当和尚的”必须“能说会道”,否则就卖不出去东西。在假武僧团数量最高的2003年前后,假武僧曾经一度成为稀缺资源,为了争抢他们,许多老板放弃了原本要他们交纳的车钱。 “老板和假武僧是相互利用,但总的来说,老板的收益更大一些。”一位在10天前刚刚在深圳见识过武僧团的知情人士说,通常一趟出去会转多个城市,持续两个月左右,老板在这个过程中能获益10万到30万元,而那些假和尚,高的一个月收入四五千,少的一个月一千多,在他们看来,都“比种地划算”。这种情况下,组武僧团的利益诱惑对于有着不同胃口的老板和农民来说,同样巨大,一到农闲,凑团出去挣钱就成了离不开的话题。 因为干的多是违法的勾当,老板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演出地的执法部门,因此保持着相当高的警惕性,一天只待一个地方,第二天去哪里只有老板知道。而按照行内的惯例,一旦“出了事”都算是老板的,如果有人被派出所抓了,一般由老板掏钱“赎人”,如果老板身上钱不够,就由团里的人员按人头凑,但这个的前提是事情可以“摆平”。如果事再大一点,老板就什么都不要跑掉,“反正车都是报废的,一车破烂儿”。 新形式“单挑”挑战社会治安 登封市一家小型武校的负责人王力(化名)告诉记者,最近几年,假冒少林寺的武僧团数量有所减少,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全国各地都被他们跑了遍”,这些去过的地方被行话叫做“茬地”,各地的人见识多了,知道了他们的伎俩,不再容易上当受骗,“比如膏药,他贴一次知道你是假的,他还能再买你的第二块么?”,另一方面,假武僧团出去活动所赖以生存的许多环节被逐渐卡紧了,比如以前不怕交警,只怕派出所,现在只怕交警,因为开的是报废车,也怕城管。相当重要的一点是,许多原来经营模式所赖以生存的封闭的演出场所,对这些假武僧团关了门,“知道你是骗人的,就不让你进,给多少钱都不让进”。 在这种情况下,假武僧团的活动与盈利模式发生了一些小的变化。以前,主要盈利点就是收门票、治病、进到一些病人家里就顺手牵羊,现在,则主要集中于卖工艺品和纪念品上,多数武僧团已经不要门票了。“现在如果还是封闭式的话,就在门口写着免费观看,募捐进场,有些变相门票的意思,但量很小。”王力说。另一方面,坑蒙治病的行为收敛了一些,不再明目张胆,转而推销其他东西,只是要价要比成本高的多,比如一些充其量只是无害的膏药,成本一两毛,可以卖到一二十元一张。 “这些假武僧团的面目比以前更温和了一些,但这种情况也许更能骗人。”王力说,他所知道的那伙武僧团刚刚在深圳某区获得了某国际公益组织捐赠的一批鞋子,这些人对他们少林寺武僧的身份深信不疑。 门票利润的减少或消失,使得假武僧团的盈利更为集中到卖东西上,假冒伪劣产品的花样和推销手段不断翻新。最近一两年,部分“和尚团”老板开始转为经营歌舞团,“这些歌舞团格调也不高”,在利润空间缩小的情况下,有时候也会争地盘,争假和尚,比如有的地方生意好,两家武僧团都扎了台子,就会有摩擦。但出了事派出所也不好管,几十个人手里拿着兵器把警车一围,场面更不容易控制。 假“和尚团”的利益链 知情人士说,这些假武僧团主要活动目标,是在县以及县以下地域活动,这些地方信息闭塞,民风纯朴,对外来的演出团的兴趣也高,一般出去一趟两个月左右,主要是沿省道、国道串这种县城。 “团里有个分工叫跑地的,他们的任务除了先行到达选择搭台地址外,也有跟当地有关部门‘打点’的任务,或者等老板来了,手下人出去‘拉街’的时候,他去派出所或者其他管理部门‘报个到’,就说是学校在招学生,给人一些好处,提前打好招呼,到时候就没人管了。”连续跟过假武僧团的少林寺工作人员说。 那次他跟随假武僧团在三天之内跑了三个县城,遇见了三四次城管,但没什么麻烦。至于至关重要的演出证,假武僧团可以买到,掏500块钱就可以了。” 假和尚里面,有一些人来自武校,甚至就是登封少林寺附近的武校。这些演出团与学校签订合同或者口头约定,每个学生一月给1500,学校再给学生1000元。学生不卖药,只是靠功夫吃工资,白天上街拉场子,有节目时就演出。虽然很辛苦,但这些农村来的孩子,对在外面闯荡生活的渴望如同金钱一样强烈。 对武校来说,让这些孩子出去“闯荡”,也不仅仅是一种默许。假武僧团常常许诺给学校散发广告,协助招生,每从学校聘一个学生也会给武校相应比例的好处。王力在三年前曾经年年给武僧团提供学生,他的学生从老板那里每月领到600元工资和每天15元的生活费,学生“很踊跃”,而他也因此收了几个在外地看了广告的学生,他觉得这种方式,也有存在的合理性。 少林寺的无奈 “目前,假少林和尚的问题主要分为国内和国外两块,国内的就是以农民假扮和尚卖艺卖药这种形式,国外的,则是一些武校打着少林武僧团的名义进行盈利性演艺活动的现象。”1月24日,少林寺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国外的一块,主要是由国内一些武校假冒组织进行的,“穿得跟真的一样,有和尚、有方丈,惟一的好处是不卖药,因为在国外不敢”。但这样的坏处是,层次低,“这些武校的队员因为出国机会少,到外面后以卖钱为目的,拿着东西就硬是给老外塞”,十分让人反感。但他们又打的是少林寺的牌子,不这样的没人看,更加影响少林寺以及国人的形象。 少林寺在德国等地设置了分支机构,授权打假后,这种情况有所改观,不少武僧团不打少林寺的名义了,但可能会换一种名头出去。 对于国内的这种情况,有关人员表示,因为少林寺只是宗教团体,而非行政机构,对打击假冒行为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以情况比较严重的河南省内有一个乡镇,有很多特色民间艺术,但在利益驱动下,自从1990年代少林武僧团的名声不断增大后,就开始搞假“和尚团”。 来自少林寺的消息说,每年都有大量的信寄到少林寺,绝大多数是反映被假武僧团欺骗的事情。 “曾经有段时间,我们寺里的武僧团出去,都要被盘问,问到底是不是真的。”少林寺的工作人员说。 最近几年,假武僧团以假乱真的程度越来越高,“拉街”的时候,甚至直接把一些国家领导人在少林寺访问的照片放大,牌子上也叫什么武林风、武林争霸之类的,很吸引人。业内人士说,假武僧团的流动性很强,假僧人只在春种收秋和春节的时候回家,不超过3个月。每年的腊月、正月,是“假和尚团”出动的黄金季节。(郑州晚报记者 宋振科 游晓鹏 袁建龙 文/图)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