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女等选秀掀起新一轮艺术类高考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0日06:18 中国青年报

  实习生 江江

  “再火也得考,我们回不去了”

  决定留在北京过年的时候,17岁的山东女孩张晶(化名)并没有想太多。

  从去年暑假开始,张晶已经独自在北京待了半年。3月3日要考中国音乐学院,时间越来越紧张。想着年三十要吃从超市买的速冻饺子,她渐渐有些不乐意起来,“我们家过年是一定要放鞭炮的。老爸都是年三十收市的时候再去买,这样比较便宜。”

  但在女儿学艺备考的道路上,老爸可从来没省过。

  上课练琴吃喝住行,每个月的花费都在1.4万元以上。刚到北京的第一个星期,手头的3000元现金一眨眼就用完了,小女孩第一次掌握这么多钱,“花得心里都有些发毛”。

  “现在好像都花习惯了”,张晶随意数着备考花费,“钢琴500元一节课,这还好啦,学声乐的有人要1000元;考生越来越多,琴房原来600元就能包到的,现在要1000元一个月,没办法,你得练琴啊。现在还出现一种改造的琴房,钢琴旁边加一张床,好多学生抢着要,我同学租的条件差一些的,1200元一个月,把房租也给省了……”

  为了支持女儿考学,爸妈在老家把两套房子全部租出去,住进了奶奶家。

  算得清的是这些账,算不清的是大量精力和时间。

  中央音乐学院琴房外,说着说着,张晶陷入了沉默,琴房里不断有琴声传出来,“现在小孩都好厉害,练习曲走得比我快”。

  笔者采访张晶的时候,中央音乐学院正在举行2007年招生的专业测试。考场外,沈阳音乐学院附中的老师又带来一批集体赶考的学生。

  艺术类考生人数每年都在攀升,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提供的数字表明,山东省艺术类考生2002年为3.2万人,2003年达到5.6万人,2004年猛增至9.3万人,2005年为14.6万人。2006年报考人数超过16万,全省高考考生总数70多万人,平均不到5个人就有一个艺术类考生。

  “考的人太多了”,面对严峻的形势,张晶开始广泛撒网,多考几个学校,多报几个专业,“只要时间能错开,能赚到哪个就考哪个;只要能用到钢琴,器乐、音乐教育、音乐学,什么专业都可以”,3月份还要考四川音乐学院,顺便“考山大、山师大保保底”。

  考不上怎么办?这个问题张晶想过不止一次,答案坚定而直接:“复读”!投入这么多,文化课落下不少,“再火也得考啊,我们回不去了,对不对?”

  “超女”等选秀活动掀起新一轮艺术类高考热

  听说近两年是艺术类考生人数最多的两年,自嘲“生不逢时”的张晶觉得自己还相对幸运,和她的同学相比,自己好歹有一门专业。

  在她眼里,日益增多的艺考学生中,不乏“浑水摸鱼”者。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涌入各个艺术院校试上一试,外型俊朗者选择表演系,有文学功底者选择戏文系,实在不行考声乐,“就唱4首歌而已”。

  参加过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01年招生考试的一名考生回忆,因为赵薇,那一年的报考人数突然猛增。

  直到今天,这个同学还常对此发出感慨,“真的,不是亲身经历,你永远想象不到有多少人,因为待考教室不够,电影学院操场上,黑压压一片学生等着喊号。北京2月的沙尘天里,那些修饰得特别精致的女孩子排队半天后灰头土脸进考场的情景,实在是太搞笑了。”

  再多的人也挡不住考生成名的投机心理,“

超级女生”等平民选秀活动展示了一条崭新的星光大道。

  据四川媒体报道,李宇春、何洁的一夜成名引发了去年3月四川省的艺术专业考试的异常火爆,仅全国到成都参加艺术院校专业考试的学生,突破4万人大关,远远超过历年。

  今年1月21日,四川音乐学院北京报名点,一位打扮入时的女中学生专程前来报考音乐表演专业,她计划报考“超女”的两所母校——四川音乐学院和星海音乐学院,如果竞争激烈,只有去“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成教班”。女孩因为年龄未满18岁,没有机会参加“超女”等选秀活动,“现在都要改成超男了”,女孩忿忿地说,她打定主意要参加今年的“莱卡·我型我SHOW”。

  南京艺术学院也因为在校生吴文璟火了一把,学校2006年的招生海报上印制着这个2005年“梦想中国”总冠军的巨幅照片。一位参与招生的老师说,这两年报名人数至少是前几年的两倍以上。“我感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考生都是盲目的”,该老师觉得更多的考生是怀着朦胧的明星梦来参加考试的,对考试项目一无所知,有的考生拿到一道考题,都不知道该做什么。

  去年考入大学的刘媛(化名)对记者说,高三下学期班里突然就少了6个人,这6个同学临时找专业老师抱佛脚,考播音主持、声乐等明星专业去了,没过多久,一个也没通过专业考试,老老实实地回来上课了。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32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