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文件”给我们吃了定心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1日07:42 北京日报

  

“一号文件”给我们吃了定心丸

  

“一号文件”给我们吃了定心丸

  本报讯(记者董少东)昨天,本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北京日报》刚一露面,就受到了人大代表的热切关注,争相捧读。

  “今天我是带着《北京日报》参加的小组会。”来自通州区梨园镇大稿村的邢仲山代表说,“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小康。2004年以来,中央和国务院连续四年出台‘一号文件’指导‘三农’工作,令人振奋和鼓舞,给我们带来了强劲的动力。我们京郊农村的代表吃了一颗定心丸,我们一定要认真研读,扎实落实。”

  人大代表秦刚说,“一号文件”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现代农业。文件中的“六个用”非常精辟,发展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是起飞的引擎,是先导,要向农产品加工、观光、休闲等多元化方向发展,要努力实现生产、科研、加工、消费一体化,要坚持发展环境友好型、节约型农业。

  市人大代表、市农委主任李进山说,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基础,是构建

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按“一号文件”精神,把发展现代农业当作一项长期的工程来努力推进。北京市去年对农村投入达到111.8亿元,其中,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比例郊区首次超过了城区,达到52∶48,并专门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0亿元。

  平谷区镇罗营镇桃园村的刘淑环代表说,“一号文件”写入了新型农民的培养,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这对建设新农村非常重要。只有培养了新型农民,才能使生产不断发展,提高乡村文明程度,保持村容整洁,实现民主管理,才能改善消费结构,提高

生活质量。市政府为农村配备大学生“村官”,创造了农村人才引进的一种新办法。

  密云县新城子镇曹家路村的李桂英代表说,市委、市政府对农村的投入逐年加大,同时创造了不少新的公共服务补偿机制。我们村在这些机制的推动下,出现了“四大员”,解决了100多名村民的就业。“生态林养护员全村100人,管水员2个,村级公路养护员1个,村环境保洁员8个。”李桂英代表掰着指头一项项给记者说明,“这‘四大员’每月收入都在四五百元,全部由财政支持。”RJ025

  图一:门头沟团的两位女代表谈起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李继辉摄RJ135

  图二:怀柔团的代表们就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积极建言献策。本报记者李继辉摄RJ135

  图三:延庆团的代表们在小组会上就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讨论。延任摄RJ150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