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宋代古沉船长期保护规划正在研究制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1日09:18 南方新闻网

  保护规划

  古船出水后能否再“活”800年

  长期保护及做大文化产业规划正研究制定

  本报讯 世界上首次整体打捞古沉船、启用亚洲最大打捞起重船“华天龙”号(4000吨)打捞、全国范围内单项文物保护耗资最多(打捞经费7千万元、建造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1.6亿元)……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骄傲地例举了“南海I号”之最。

  景李虎表示,光设计南海I号整体打捞方案就用了6年时间,经过全国权威专家的科学论证,成功打捞应是无懈可击的。他现在最担心的是,南海I号在今年6月份打捞出水、进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内。“还能不能保护它800年?”

  景李虎说,“南海I号”沉船是木质的,离开了海水的环境,所处的深度、光照条件、水循环等等都改变了,沉船上的微生物也会发生改变。景李虎透露,目前已和中山大学海洋研究就此问题进行专项课题研究,争取在沉船出水前拿出一个基本方案。而远期保护规划,首先是保证“南海I号”船体不受损坏,然后在“水晶宫”内慢慢地清理它。

  据保守估计,“南海I号”宋代古沉船有6万件

瓷器,件件可谓价值连城。“南海I号”的能量并不仅仅在于这些器物上。景李虎透露,就“南海I号”的文化产业经营发展上,已有一连串的考虑。“南海I号”在远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按照初步设想,“南海I号”出水后,计划每年清理一次,或者两年三年清理一次。这一热点,足以把文博、商贸旅游等各界人士吸引过来。沉船进入博物馆后,与之相关科研、保护、展示、旅游、商贸,也可以把中国,和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国家“串起来”。

  考古揭秘

  六次探摸已发现文物6000多件

  考证出水古钱沉船应在南宋早期

  前天上午10时左右,在对南海Ⅰ号古沉船的船头位置进行抽淤泥的工作时,考古人员发现了4枚北宋年代的铜钱以及瓷器碎片。这四枚铜钱在海底淤泥中沉睡了800多年后,依然泛着古朴的光泽。

  沉船或在宋高宗时期

  记者看到,其中三枚古铜钱上有清晰的字样,分别是:元佑通宝、治平元宝和皇宋通宝。另一枚铜钱的字样目前还难以辨认。广东省考古研究所魏峻博士判定:这四枚铜钱诞生的年代是北宋。

  据了解,南海I号六次探摸中,已发现了6千多件文物。其中的几千枚铜钱,大多数的铜钱是北宋时期,小部分铜钱是南宋时期。

  “铜钱的发现主要用于对南海I号进行断代,之前发现了南宋时期的绍兴通宝,所以南海I号应为南宋时期沉船。”广东省考古所人员张松介绍。魏峻进一步推测,沉船年代是在南宋早期,可能是宋高宗在位期间。

  谁是李大用

  昨天中午12点众人登陆“南天顺”作业船。此时,“南天顺”正在抽取覆盖在南海I号上的淤泥,然后通过箱状滤网将淤泥排入海中,其中的历史遗物则被截留在网箱内。

  这时,网箱内一个直径仅有4厘米,通体白色的小瓷器引起大家的注意。“这是胭脂盒的底部吧?”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拿在手中端详片刻后推测道。

  考古人员介绍,近几天从滤网中清理出的绝大多数是瓷器碎片。魏峻说,在目前从南海I号清理出的瓷器中,仅有个别几件留有墨迹。其中有一摞瓷器上用草书写着“大用”、“李大用”——这究竟是南海I号上瓷器制造者的名字,还是瓷器货主的名字,现在仍是谜团。

  不少异域风格瓷器出水

  与瓷片文物等一起出水的还有少量南海I号船身上的碎木块。魏峻说,这些木块的材质有部分是马尾松木。

  魏峻进一步介绍,马尾松多见于南中国地区,如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因此,南海I号的出生地极有可能就是在南中国。

  据悉,南海I号迄今发现的不少瓷器是阿拉伯风格;一条1.7米长的鎏金腰带,也是明显的异域风格。因此其出生地究竟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现在还是未揭之谜。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许黎娜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严明(南方都市报)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