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社区民间组织:一个无根浮萍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2日04:05 东方今报
一声吆喝,社区里就出现了一个文艺组织,不仅自娱自乐,而且成了郑州一些店铺的新宠。然而,社区文艺团体谁也说不上来到底该归谁管,该怎么走下去。这些文艺团体真的可以像一般的文艺团体那样走穴演出吗? 据了解,郑州300多个社区中,平均每个社区拥有各种民间团体达4个。在遍地开花的社区文艺团体中,管理却五花八门,有的实行社区负责制,有的采用会员制,有的采取楼道管理方式。松散的管理使这些团体不仅缺乏活动相应器材,更缺乏生存下去的条件,尽管数量很多,能够坚持走下去的文艺团体却屈指可数。 ▲▲案例 一个太极拳辅导站的成长 家住陇海东路汽车制造厂家属院的张东森老人,今年72岁,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是他每天的生活仍安排得满满的。他几乎每天都要在郑州市内骑车行40多公里,往返于4个太极拳培训班之间。 张东森年轻时就酷爱太极拳,经常利用工作之余组织工厂职工练习太极拳。他退休之后,反而越发上瘾。刚开始是在离家不远的城南路商城遗址城墙上,每天早上都有来此锻炼身体的老人,渐渐地,就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群体,张东森任教练。除了阴天下雨,不用通知,成员们就自发来到这里打太极拳。后来聚集地点转移到了紫荆山路上的熊儿河桥头。1992年,张东森和一群太极拳爱好者成立了郑州商都太极拳辅导站。 渐渐地,张东森的名气在太极拳爱好者中传开了,郑州市内其他社区也开始邀请他担任教练。目前,张东森担任着4个培训班的教练。几乎每天早上,他都是先到离家最近的紫荆山路熊儿河桥简单辅导一下,紧接着赶往碧波园老百姓大药房附近的一个广场,那里有更多的人在等着他;上午,去国棉二厂熊儿河北岸;下午,去学员人数最多的人民公园。 每个地方俨然都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团体,有班长,下面还分了很多小组。人民公园的学员有120多人,65岁的王钢锋是班长,下面又分为老1组~4组、新1组~4组共8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负责人。 一群老人的上班式生活 对65岁的王钢锋来说,每天下午练习太极拳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事。自从加入这个团体以来,他几乎没有缺席过一次活动。 2006年4月5日的一天,家住五里堡社区的王钢锋到一家药店买药时看到一群人在练习太极拳,就报名参加了这个群体。“退休在家后,整天闲着没一点事情,有时候想找个人说话都难。”王钢锋说,来这里练习太极拳,不仅可以打发空闲时间,强身健体,还能结识一大帮朋友。 和王钢锋一样,大多数人都是为了给退休后的自己寻找一种寄托和排解寂寞的方式。很多人每天都早早地来到这里,63岁的瞿长才也是如此,每天他都和老伴付彩云一起来练习太极拳。对他们来说,打太极拳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状一个松散自由的管理体制 这样的一个组织,它的收费标准和管理体制是怎样的呢?“不收费。”几位老人的回答让记者深感意外。王钢锋说,张东森老师在4个地方辅导,都是义务的,分文不取。连播放音乐使用的收录机,也是张东森自己带来的。 后来,有学员知道收录机的电池需要花钱后,就自发要求承担电池费用。现在,每位学员每天只需缴纳1角钱作为电池费。除此之外,不收任何费用。 除了不收费之外,辅导班在学员的管理上也是相当自由。参加全凭自愿,只需要到班长那里登记一下姓名、住址和联系方式即可。不想学了可以随时走人,即使连个招呼都不打也行。“刚开始连名都不点,后来有学员要求点名便于互相认识才开始点名。”张东森说。 有时候学员们也受邀参加一些单位的庆典活动,但也是一分钱报酬都不收。2003年8月份,40多名学员参加了中原图书大厦举行的一个庆典活动,他们表演了太极拳、太极剑和太极扇等功夫,得到现场观众的好评。“所有学员没有一个提出要报酬的,大家都是作为一种兴趣和爱好来演出。”张东森说,学员们的这种精神让他非常感动。 大多数社区组织没有登记备案 类似商都太极拳辅导站这样的组织,在郑州市各个社区已是遍地开花。据记者调查,仅张东森所居住的社区内就有10多个这样的小团体,有舞蹈队、模特队、空竹队、合唱团等,成员以退休后的老年人为主。各个团体一般都有相对固定的聚会时间和地点,进行排练,有时也参加一些演出和比赛。 这些团体大部分是松散型的,一般都是由同一社区或相邻几个社区的老年人组成,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没有正式在民政部门或其他相关主管部门登记备案。稍有不同的是,张东森的商都太极拳辅导站已经在郑州市武术协会登记备案,接受郑州市武术协会的业务指导和具体领导。 同时记者在二七区不少社区见到了一个破旧的小本子,本子大小不一,记录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基本相同的内容是关于社区各个团体的联系方式。“他们有时候到社区活动我们就登记一下,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找他们帮忙。”永安东街社区居委会闫主任说。她告诉记者,街道办事处没有规定社区必须登记,也没有具体的管理要求,他们也很迷茫。 “他们是不是以锻炼身体为主,还是出去挣钱我们不好管。”闫主任说,他们社区就有一个腰鼓队,如果社区有事需要他们表演他们可以不收费用,但如果外面有活儿他们则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不过收费多少,怎样经营,社区都没有办法进行直接的管理。 ▲▲民政部门 社区民间组织还没有纳入管理 “我们请他们,主要看来几个人,然后和他们交涉给他们一部分费用。”在黄河路上新开业的一家烟酒铺,老板告诉记者,这些业余的腰鼓队,一般收费不高,也就是每人10元到20元。“这是一个行市价格,我不知道谁定的。”小老板说,他们请腰鼓队都是朋友介绍的,至于收费问题他们也不知道谁定的这个价格。 郑州市到底存在多少个这样的民间组织?其运行和管理是否合乎规范,怎样对其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 郑州市民政局社团管理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这样的社区民间组织并没有在郑州市民政部门登记备案,有一些社区服务中心和职业培训之类的机构或组织,都有规范的名称和管理制度,有负责人,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所以管理起来比较容易。但是社区民间组织不在民政部门的登记范围之内,也就无法掌握其情况,更无法对其日常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 ▲▲城市连线 南京的社区组织要备案 和郑州一样,随着老年人越来越多,南京也出现了大量的社区文化团体,为了解决管理混乱的问题,有效指导居民文化生活,规范社区居民文艺活动,南京于2006年10月份在全国首次实行了社区腰鼓队、舞蹈队、互助社、残疾人协会等民间组织,必须去街道备案的制度。 随后本报记者连线了南京市民政局张仁萍处长,她介绍说,据初步统计,近几年,随着大量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化,社区民间组织呈现强劲发展势头。截至去年年底,南京852个社区已发展了3700多个社区民间组织。 “这么多的社区民间组织,却没有法人、无注册资金、无固定办公地点等,社区干部不仅不知道谁是组织者,更无法对其活动进行规范管理。”《南京市基层民间组织备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有10人以上会员、有负责人、有章程和规范的名称、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的社区民间组织就应该到所在街道备案。备案后,所有活动都将在社区居委会的引导下进行,有重大活动必须向居委会报告。 张仁萍说此举有效杜绝了一些打着社区文艺团体旗号,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法组织,给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空间。她告诉记者,南京此举已经引起了全国很多城市的共鸣,不少城市的社区管理人员还到南京取过经。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