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让江豚不再步白鳍豚后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2日07:29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张可佳 2006年12月,中科院水生所副所长王丁博士在一份关于长江豚类的考察报告中写道: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仅有1200头~1400头,为上世纪90年代早期的一半。保护形势非常严峻。 此次率队考察鄱阳湖的王克雄博士说,发达的航运和挖沙活动把鄱阳湖变成了噪声大世界,这种灾难性的环境持续干扰着江豚的生活。多年的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让江豚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现在能做的就是取缔滥采沙行为,规范采沙秩序管理。 他表示,虽然科学家能对江豚的种群交流、繁殖、回游、生存规律进行深入考察,以保护各个江段湖泊中江豚相对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降低灭绝的风险,但在这些已经建立了保护区的水域中,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保护,依然是个问题。 记者注意到,一方面,科学家和保护部门在不懈地努力和呼吁,而另一方面,人为的干扰,特别是经济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大超过了保护的力度。 近年来,中科院水生所已从遗传多样性较高的鄂州等江段捕豚,补充到天鹅洲保护区中,在那里形成更大、年龄和性别结构更合理的江豚繁殖群体,并使用新技术加强生态学、行为学、遗传学研究,为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他们还试图将一些因造田和工程被阻断的支流、湿地故道与长江连通,扩大保护面积,给江豚提供种群交流的机会;向政府建议逐步实施专业渔民的转产转业,鼓励渔民开展水产养殖,逐步实现全面禁止干流的商业性捕鱼。 而同时,在江豚最集中的鄱阳湖上,“每隔30秒就有一条大船驶过,挖沙船一年比一年多”,王克雄博士说,看上去人们并没在意这里是否江豚保护区,他们只关心每天能挖出多少沙子,能赚多少钱。 大量往来的船只和船上发出的噪声对江豚究竟有多大影响? 研究江豚声纳系统的李松海博士介绍,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陆地快5倍,距离也更远,这是鲸豚类有效的信号传递方式。江豚的回声定位系统特别发达,它们以此对周围环境进行了解。如果听到水下异常声音的干扰,会导致行为失常,许多海岸出现的鲸类搁浅自杀灾难就与此直接相关。 据资料记载,2000年3月15日,美国海军在巴拿马群岛海域进行反潜演习声纳浮标测试,其后两天内就有14头鲸搁浅,其中8头死亡。科学家对死亡鲸做取样分析后认为,此次搁浅与美国海军的反潜演习有直接关系。 据李松海介绍,只有在船行速度控制在时速5公里以下,并且两船间隔至少1公里的时候,江豚才可能比较安全,也就是说,这种管理是江豚保护的上限。他最反感的是湖上飞驰的快艇,“这些快艇不仅噪声很大,而且让江豚几乎无法躲避,随时会造成伤害。” 遗憾的是,在每一条巨大的挖沙船上忙碌的工人并不了解这些,在他们进入鄱阳湖、登上挖沙船的时候,没人向他们讲述这些江豚保护常识。 中科院水生所鲸豚类专家们最为担心的是,现在白鳍豚已然踪影不见,已处于濒危境况中的为数不多的江豚的生存空间,也在受到极大影响。 长江干流曾是豚类最理想的栖息环境,但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扩展,处于淡水水系生物链顶级的豚类被排挤到鄱阳、洞庭两大湖泊中勉强度日。 2006年一年,中科院水生所分别在春、夏、秋、冬4次对鄱阳湖江豚生存环境进行考察,然而现实的严峻让科学家怀疑这些珍稀而古老的长江原住生物还能在江湖里生活多久? 显然,鄱阳湖区挖沙所创造的经济增长,是以牺牲自然生态系统为代价的。不仅一些地方官员抓GDP时忽略了生态保护,就是在大学里学习经济的学生又有多少把“生态系统的服务”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 生态保护专家指出,长江、黄河里捕不到鱼,可以吃养殖的鱼,但一个物种灭绝了,就永远不会再有。若要江豚不再步白鳍豚的后尘,能继续与人类为伴,可采取的措施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搞明白为什么要拯救它们,特别是一方政府官员要真正搞明白,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经济发展。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