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内蒙古特色产业走出去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2日16:22 北方经济报
□文/本报记者 刘淑贤 枫景 内蒙古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期间,人大代表杨红岩说:“21世纪前20年,世人将把目光聚焦到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国务院前总理朱 基曾经说过:“中国的21世纪全靠它(指内蒙古及部分周边地区)了。”而支撑内蒙古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是六大优势特色产业。 开局之年:六大优势产业折射新成就 自治区主席杨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790亿元,增长18%;财政总收入实现712.9亿元,增长3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万元,达到10358元,实际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342元,实际增长10%。年初制定的预期目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 不久前,在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说,内蒙古的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已经由全国第24位升至第19位,人均GDP达到2024美元。能源、冶金、乳品、羊绒加工等行业,已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这一切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信息,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六大特色产业优势显现出来。内蒙古优势特色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不仅具有一定规模,而且具有较高层次和水准,这些特色产业正在影响着中国。 中国乳都:健康中国人 全国最大的乳品生产地区是内蒙古,乳业是内蒙古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伊 利、蒙牛等著名乳品企业的产量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一半,企业效益良好,还带动了农民的脱贫致富。2005年,伊 利、蒙牛两家乳品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0多亿元;2006年,两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将超过300亿元,继续领跑全国乳业。 2005年,呼和浩特市正式被命名为“中国乳都”。这一年在呼市农民收入中,乳品企业的贡献率占50%。以一种产业命名一个城市,是这个城市的骄傲,也是这个产业的自豪,是产业高速发展的标志。“乳都”地位的确立,标志着伊 利、蒙牛在领跑中国乳业。 现在,呼和浩特乳业的名声在外,不仅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伊 利——心灵的天然牧场”、“蒙牛——来自草原的问候”的巨幅广告都悬挂在最抢眼的位置。当“伊 利”、“蒙牛”雪糕、冰激凌在闹市和冷饮店随处可见的时候,人们不禁惊呼:“内蒙古大草原的绿色乳品真的来了。” 内蒙古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韩志然曾经指出:“乳业关系着千万老百姓的生活。蒙牛和伊 利两家企业的产品质量涉及千万户百姓的健康,企业的运行关系着奶农的收入。而且这两家企业都是上市公司,还关系着数千万投资者的利益。”伊 利、蒙牛成就了呼和浩特“中国乳都”的金字招牌,带动了中国乳企的成长和农牧民增收,促进了中国乳业健康发展。伊 利、蒙牛庞大的全国营销网络,让“一杯牛奶强壮一个中国人”成为现实。 绒纺之都:温暖全世界 作为世界羊绒的主产区,内蒙古2005年羊绒产量实现平稳增长,居全国第一。羊绒年加工能力达到2.3万吨,已经远远超过全世界的原料供应量。内蒙古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羊绒加工基地,而这个基地是由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和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两个绒纺之都实现的。 “鄂尔多斯羊绒衫,温暖全世界”是中国绒纺行业最响亮的广告语。目前中国驰名商标“鄂尔多斯”品牌价值达56.83亿元,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前列,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最具行业领导力和最有发展潜力十大品牌”之一。 鄂尔多斯集团羊绒制品的年产销能力达到1000万件以上,已占到中国产销量的40%和世界产销量的30%以上,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出口创汇、销售收入连年居全国绒纺行业第一名。如今,洛杉矶、东京、伦敦、莫斯科、香港、科隆、米兰均设有国际销售公司和20多家直销店,产品远销美国、欧盟、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年外销羊绒制品400多万件,创汇2亿美元左右。在内蒙古,销售收入上百万元的羊绒加工企业已有58家,其中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8家,并涌现出了鄂尔多斯、鹿王、维信、东达、兆君等十几个知名羊绒品牌。 以打造“中国绒纺之都”为目标的巴彦淖尔市临河区,2006年全力构建绒纺产业集群,年生产能力达到5000吨,居全国第一;纺纱能力达到700吨,历史性地超越河北清河县成为仅次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全国第二大绒纺产业基地。 世界硅都:再创世界名牌 始终以“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名牌”为己任的鄂尔多斯集团,2005年提出“打造世界第一硅铁之都”的远大目标。 近年来,国际市场出现了硅资源紧缺现象,鄂尔多斯集团于是在鄂托克旗棋盘井工业园投资200多亿元,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硅铁生产基地。占地15平方公里的厂区,相当于鄂尔多斯市府所在地东胜区的半座城。目前,12家生产硅产品的企业相继点火投产,达到年产70万吨硅合金的能力。一个集煤炭开采——采选——电厂发电——硅铁——硅锰生产的循环经济产业框架已经初步构建。到2008年,这里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煤、电、硅联产的高科技环保硅铁生产基地。 中国马铃薯之乡:全国重要的马铃薯产品生产、出口基地 内蒙古马铃薯播种面积、总产量均居全国之首。2006年内蒙古马铃薯种植面积近900万亩,比2005年增加70万亩左右,鲜薯产量预计达900万吨。内蒙古的薯产业做出了名气,食用鲜薯、种薯和工业薯畅销全国20几个省市,部分优质商品薯还销往东南亚各国,每年还为上海百事(中国)食品有限公司、北京辛普劳马铃薯食品公司、上好佳食品公司、百宜食品公司等提供马铃薯油炸食品加工原料薯。 近年来,内蒙古马铃薯基地规模不断扩大,龙头企业的加工转化能力不断提高,辐射带动农牧民的作用明显增强。内蒙古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种薯、优质工业用薯、优质食用鲜薯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产品出口基地。 内蒙古: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 “就中国能源来说,21世纪是内蒙古的世纪。”内蒙古的能源冲动,被自治区党委政研室主任布和朝鲁浓缩成简简单单的10个字。而正在草拟中的《内蒙古能源发展战略》,则充分显示了内蒙古追求能源巨头地位的勃勃雄心。 就资源禀赋而言,内蒙古煤炭预测储量12250亿吨,仅次于新疆(18037亿吨),居全国第二位。而在地理区位上,内蒙古横跨三北,能源产区邻近东北、华北中心城市和主要消费区,拥有西煤东运、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的独特区位优势。 杨晶主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按照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和多元化、产业延伸、产品升级的要求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今后5年内,内蒙古东部将凭借煤炭、玉米等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优势产业、项目和工业园区。借助国家振兴东北工业基地的契机,将其建设成为东北重要的化工产品供应基地。 内蒙古东部包括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和满洲里、二连浩特两个计划单列市,这一地区探明煤炭储量为909.6亿吨,占全区总储量的40.7%;人均占有水资源369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倍。 口岸:内地的欧亚大通道 记者从内蒙古商务厅了解到,内蒙古去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59.47亿美元,私营企业进出口额首次突破30亿美元。在非洲,内蒙古出口的商品遍布45个国家,俄、蒙已成为自治区对外贸易的主要伙伴。 据介绍,自2003年以来,内蒙古外贸进出口总额增幅连续3年保持在20%以上。去年,内蒙古在对俄蒙边境小额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同时,大宗进出口商品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其中,俄蒙边境小额贸易达到23亿美元,占对俄蒙双边贸易的73.5%。全年出口增量主要来自喀什米山羊细毛套头衫、硅铁、热轧钢板、盘条、铝制品等,出口额达到6.8亿美元。在直接利用外资方面,内蒙古去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52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7.41亿美元。 目前,满洲里口岸综合换装能力已居全国沿边口岸之首,具备了对原木、原油、液体化工、气体化工、机械设备、集装箱等各种物资的综合换装能力。 中俄双方已经确立了到2010年将双方贸易额提升到600亿至800亿美元的目标。在对外贸易具有良好发展远景的同时,我国与俄、蒙在各个层面上的往来也越来越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这必将给内蒙古的口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架起内地企业向外走出去的桥梁。 温家宝:内蒙古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2006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鄂尔多斯市考察时说,发展特色产业,一要发挥好资源优势,科学开发矿产和发展农牧业。二要立足自主创新,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三要瞄准市场需求,占领、稳住、扩大市场份额。四要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使内蒙古的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内蒙古还应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发展诸如像沙棘、柠条这类的产业,不仅有生态效益,也有经济效益。鄂尔多斯市将沙棘列为重大产业项目进行集群开发,而鄂尔多斯市沙棘产业开发的最终目标是打造“中国沙棘之都”。 温家宝指出,内蒙古要认清自己资源丰富的长处和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的短处,集中力量抓好农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建设这两件大事。 蓝皮书:内蒙古经济发展潜力西部第一 内蒙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姜月忠说:“内蒙古的能源优势是其它省区都无法比拟的。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必然带来巨大的能源需求,这时候内蒙古的后发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日前,中国社科院发布了《2006年西部蓝皮书》。《蓝皮书》对我国西部12个省市区的经济发展竞争力进行了排名,内蒙古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西部省份。 据介绍,经济发展竞争力由经济总量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政府竞争力等7种竞争力综合得来。从动态计量结果看,内蒙古的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说明内蒙古的发展潜力最大。《蓝皮书》建议,内蒙古应该在发展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方面下更大的工夫。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