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道禁令了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02:29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市教育局一道“减负”令引发了出人意料的后效应,培训和家教炙手可热,千金难求。令人再次慨叹:漫漫减负路,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怎会是一道禁令了得?

  “痼疾” 犹来已久

  多少年来,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现象时起时伏,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减轻中小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几乎成为每届教育主管部门领导都面临的难题。

  7年前的寒假前夕,浙江省金华4中一名高二学生因不堪学习重负杀死生母的恶性事件,引发举国上下对中小学生“减负”的热议。时年教育部曾发出《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据说这是从1995年以来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发出的第49份关于减负的文件。各地纷纷下发相应的减负文件,青岛市也下发多道“减负”令: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作业;《暑假园地》被取消;义务教育阶段文体活动不得少于一小时……并且当时的青岛市教委在寒假期间对全市初中进行一次拉网式检查,并查处两所违规集体上课的学校。

  时过境迁,中小学生“减负”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弱,多的是官样文章。多数人对时下中小学生学业过重已是司空见惯,有的只是口头牢骚而已。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当年在“减负”风头犯规的一所学校却因中考成绩颇佳而迈入岛城学生和家长最心仪的名校之列。

  今年寒假的文化补习热更是对中小学生“减负”方向的最大置疑。迫于市教育局的“减负”令,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此次几乎都选择紧闭校门。结果,众多有补习需求的学生涌向了不同门类的培训学校,给不少家庭带来始料未及的经济负担。最最关键的是,如此补习效果难以保证。

  可以说,至今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却依然故我,缘何这个问题成为久攻不克的“痼疾”呢?

  “尺子”没有蜕变

  追本溯源,时下中小学生负担难以减轻主要归于原有的教育评价的那把“尺子”始终未发生蜕变:学习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

  先是来自高考。尽管始自上世纪末的扩招让高等教育的身份由精英转向大众教育,但是上好大学的竞争依然激烈。以2006年山东省高考为例,高达77.7万人的参考人群中约有20万人升入本科,是我省历史上本科录取人数最多的一年。但是业内人士认为,本科层次的扩招规模似乎始终显得难尽人意。翻找前几年我省本科录取的数据,果然发现这种认识并非妄谈。据统计,2005年我省本科录取人数为192270人,2004年为171112人,增幅并不显著。相比于几年来山东省高考考生10%左右的增幅,2005年为72万人,2004年为62万人,本科扩招的力度并不明显。这一表象并不意外。其实,早在1998年高校扩招伊始,国家就将扩招的重点放在专科高职层次。当年高考,全国曾经一下子净增10万高职计划。

  高考的重压自然辐射至中考。持续多年的“普高热”高烧难退。根据市教育局公布的数字,2006年全市中考报名总人数为74708人,其中市内四区共有考生16441人,普通高中报名为9954人,而市内四区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只有8500人,这意味着差不多有1400名考生不能如愿进入普高。基于此,人们对初中优劣的衡量标准也几乎全部来自高中的录取名额。比如,该校有多少学生升入普通高中?又有多少升入一批次高中?

  以现行的教育评价机制,小学升初中全部实行就近入学,因此小学的学习负担应该较小。的确,取消百分制、不排名次、8:30到校等“减负”措施也一直在小学中实行。然而现实中中高考的压力已辐射至小学,尽管实行等级制,但是谁是第一名是个众所周知的“秘密”。

  “沉重” 难以卸下

  其实,是社会赋予教育一份沉重。由于我国近几年经济结构的调整,国有大中型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有限,客观上造成社会就业岗位相对不足。现实中人才高消费也是寻常之事,许多用人单位倾向于名牌学校毕业生和高学历者。有人曾打趣比喻当前的就业形势是“鲍鱼卖了萝卜价”。试想,连大学生就业都困难,不用说没有进入大学的。于是,家长和学生的心目中形成了“好小学—好中学—好大学—好工作”的固有观念,并很快就折射到基础教育上。

  于是,不仅仅是学校,家庭也不断给孩子增加负担,增加压力。学校教育为追求高升学率也不断给学生加大作业量、学习量、考试量,目的却只有一个:为了考入大学。教育不可避免地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走入了“增加学习量──考出高分数──升入好学校”的怪圈,严重地违背了教育是培养人的素质的宗旨,违背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就业形势的严峻致使诸多教育陋习死灰复燃:教育方法的原始、评价方式单一、作业数量增多等,成为中小学生“减负”和教育创新间的一道道屏障。“减负”改革必然涉及到的社会问题更是一道很难逾越的鸿沟,这些都给当前的教育改革带来了诸多的思考,也使教育改革之路更显艰难曲折,任重道远。

  本报记者 刘 淼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