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市花绽放岛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02:44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背景:耐冬是原产于我市的一种山茶科花卉,它是我国北方冬季里唯一常青、开花、结果的稀有花卉。在北方隆冬冰封雪飘的季节,它却展示出一派绿树红花的生机,红黄白绿相映,其势傲立霜雪,被岛城市民们喜称为“耐冬”。上世纪80年代末,她同月季一起入选为青岛市市花。同为市花,月季随处可见,而耐冬却很少能见到。今年,为期三年的“青岛市‘耐冬’资源保护和基地建设项目”即将完工,届时,基地将为我市及周边省市及时提供数量充足、品质优良的耐冬种子和技术指导,四季常青、傲雪开放的市花形象将更加彰显出岛城的魅力。兴建这个基地的就是青岛市高科园东都实业有限公司,近日,记者与公司总经理辛兆才就如何让市花绽放岛城这个话题,进行了对话。

  记者:上世纪80年代末,耐冬被选为青岛市市花,市政府号召全市人民栽种,迄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了,这段时间以来,耐冬在青岛的种植发展到了什么样的规模?

  辛兆才:20世纪80年代,随着花卉事业的兴起,耐冬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青岛植物园首先大批繁殖,各公园、绿地多有栽种,结束了青岛冬季露地无花的历史,受到市民的热爱,并被评为市花。但是直到现在,岛城的耐冬数量仍极为有限,虽然在个别地方有它的身影,但是规模化的耐冬市花路、市花园仍然只是停留在梦想中,让市花走进百姓家中庭院、入驻工作单位,甚至成为农民增收的经济作物,这一切也只是一个美好的设想。

  记者:耐冬在青岛的栽培历史久远,最古老的树龄已经有800多年了,为什么推广种植耐冬却难以实现?

  辛兆才:确实,耐冬在青岛的栽培历史悠久,据调查,仅崂山太清宫100-500年的古耐冬就有七棵,其中树龄最长的为500年;长门岩北岛现有耐冬古树495棵,树龄多在100年以上,最大一棵耐冬根径55厘米,树龄已达800多年,是青岛耐冬的“老寿星”。但是,古树虽多,新树却难栽。一方面,耐冬生长期慢,生长多年才能开花,开花后的子花结实率很低,可孕育约在2%以下,只有借助辅助手段提高她的结实率,才能有效地实施采种播种;另一方面,不同耐冬种苗有不同的适应性,虽然长门岩岛的耐冬古树颇具规模,但是栽种的耐冬小苗,却没有发展起规模林来,这就需要科研机构的介入,研究出适应性强的优质耐冬品种,才能保证耐冬的栽培成活率。也就是说,不解决耐冬的种苗问题,就无法推广耐冬的种植。

  记者:听说你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耐冬种苗的开发,是什么促使你这么多年始终不懈地努力?

  辛兆才:这个问题有很多人问过我。也许这其中包含了太多的东西:有对青岛的爱,有对耐冬的爱,有一个梦想支撑着我。提起牡丹,人们自然会想起菏泽;提起郁丁香,人们会想起荷兰;提起青岛,人们会想起什么?是樱花吗?那是国外树种,为什么咱们青岛本土的树种,不能得到大面积的种植呢?要知道,咱们长门岩的耐冬属中国大陆山茶生长的最北端,也是目前亚洲地区在海岛露地生长树龄最长、数量最多的野生耐冬种群。这么古老有特色的树种,为什么就不能得到开发呢?为什么身为市花的耐冬,不能成为青岛旅游的一大亮点?我始终希望有一天,人们提起耐冬就会想起青岛,人们来青岛旅游,一定要到耐冬道走一走,青岛市同国际友人的往来可以以耐冬为媒,传达出咱们青岛人的友谊之情。

  记者:为了研发耐冬的种苗、推广耐冬种植,这些年来,你们在科研上做了那些努力、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

  辛兆才:我们坚持走创新、合作的道路,尤其是在2001年成立了“青岛东都耐冬组培科研所”之后,选育耐冬优良品种、建立不同耐冬品种资源库的力度加大了,研究所先后同北京林业大学、莱阳农学院、青岛农科院、豫东科研所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培育发展耐冬的优良特性,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目前,研究所拥有的耐冬品种已达到几十个;在研究耐冬的快繁组培技术上,我们选用了春季萌生的顶芽或选用7-8月份不太成熟的种子进行组培试验,培育出来的耐冬苗经脱毒处理后,生长速度快,第二年就可以开花,改变了耐冬生长慢和生长多年才能开花的现状;实现了耐冬的扦插成活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研究所的种苗在山东、河南、北京、天津、大连等地试种,成活率、生长情况均良好。目前,我们还在推广耐冬的过程中加入了许多细节,如分别制作了十二生肖、青岛啤酒形状的花盆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记者:你们公司这些年获得了很多荣誉,是不是有了这些认可,就增强了你把耐冬市场做大做强的动力?

  辛兆才:是的,我们先后获得了国家“崂山耐冬”注册商标,中国国际绿化博览会金奖,山东省花卉博览会的盆栽耐冬金奖等,这些是对公司发展实力的认证,也确实给了我发展的动力,但是说心里话,我并不满足于这些成绩,这离我的梦想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把耐冬打造成青岛城市的名片,这才是我的动力源泉。

  记者:从2004年起,占地1000亩的“青岛市‘耐冬’资源保护和基地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到今年整个项目的基础建设部分就可以完成了,这是不是也是耐冬在青岛规模化发展的一个新机遇?

  辛兆才:这个项目的意义非常大,从生态环境建设上看,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青岛市绿化造林和生态建设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对适应性强的当地乡土优质品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耐冬资源基地将为我市的造林、绿化、美化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经济效益上看,近两年,耐冬种苗的求大于供,崂山周边的农民渴望通过栽培耐冬实现增收,周边地区对种苗的需求也在加大,基地建成后,就可以为全市及周边及时提供品质优良的种苗,带动崂山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从社会效益来看,耐冬林、耐冬园、耐冬街的建成将为青岛旅游业增添新的活力,届时以耐冬为主题的产业,将成为青岛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这些方面看,“青岛市‘耐冬’资源保护和基地建设项目” 必将是耐冬在青岛规模化发展的一个新机遇。

  记者:市花耐冬走出培育基地,走入百姓生活,融为岛城文化的一部分,就不仅仅是解决种苗的问题了,还有一个全民认可的过程,掀起载种热情的过程,在这方面,你们又做了哪些努力?

  辛兆才:青岛市从2004年开始的“我为奥运种棵树”活动,我们作为协办单位已经连续参加了三届,这是向市民宣传市花耐冬的好时机。市民们通过亲手种植耐冬,既强化了绿化意识,宣传了人文、绿色奥运,又拉近了同市花的距离,唤起了市民们对于耐冬的认同与热爱;此外,我们已经形成了规模发展,成立了协会,通过“公司+农户”的发展方式,推动耐冬种植的进度。

  记者:最后,我还想请您勾勒一下市花耐冬的发展远景?

  辛兆才:不久的将来,市花耐冬将作为青岛市一张名片,在她的影响下,绿色产业、旅游经济、文化交流将更彰显出青岛的地方特色,到时候,市民在大街小巷、公园、单位都能看到市花耐冬;在家中,可以种植她,农户可以通过栽培致富,工人可以规模化生产组培苗,我们的市花不仅在北方适宜种植的地区装点寂寥的冬日,而且能够走出国门,在世界的舞台上寻找更广阔的适宜她生长的土地,那时,世界人民将记住耐冬,她,来自青岛,青岛,如同耐冬,四季常青,花开艳丽,独特而有韵味。

  本报记者 梁学勇 刘丽娜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