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举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12:49 光明网

  本报北京2月5日电(记者李瑞英)为发挥中医药的原始创新潜力,研究和阐明中医药学的哲学性质与特征,推进中国哲学、中医学、中国文化和中国科学的当代发展、创新与应用,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日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成立大会。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任继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方克立等60多位哲学界、中医学界和科学界的有关专家到会祝贺,并就中医哲学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功能进行了深入研讨。

  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哲学面对时代任务和历史使命,积极开拓创新的又一举措。与会专家认为,研究和发展中医哲学,不仅突破了以往中国哲学研究的领域,而且有可能为理解和阐明中医药学作为原创科学的性质作出基础性的贡献,从而改变和提升人们对中国文明的认识水平,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展中医哲学的研究,不仅是基于典籍和文本的经院式探讨,在根本意义上是基于活生生的中医实践,并通过对这种实践的理论观照,深刻领会中华民族的原创智慧,在充分把握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科学与人文关系的基础上,激发全民族的创造活力。

  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是在具体组织和实施200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医典籍研究与英译工程”的基础上筹备和成立的。2004年,经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罗希文研究员主持的该项工程,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在此之前,罗希文研究员已经完成了《本草纲目》、《伤寒论》等中医药学基本经典的英译工作,为中医药学“走出去”奠定了基础。但是,有关专家认为,文本的传播需要理论的支撑,只有在阐明和把握中医药学的哲学性质和思维方式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其对中国人民以及人类健康的巨大价值。为此,成立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联合群贤,共襄盛举,既是促进当代社会对中医药学认知的需要,更是我国文化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会专家认为,长期以来,人们之所以对中医药学的认识存在严重分歧和偏差,实际上是由于人文素养的不足造成的,这也是制约深入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的薄弱环节。加强中医哲学的研究,深化对中医学的原创性的理解,必将促进文化自觉和科学自觉的实现,既有助于中医学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也有助于恢复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真正发挥中医药保障人类健康的潜力。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