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搬迁两年来安置富余人员13179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6日01:24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05年2月,一条消息引起国内乃至世界的关注:北京最大的国有企业首钢搬迁调整方案得到国务院的批复,首钢将用5年时间把钢铁冶炼项目从北京搬迁到位于河北省的曹妃甸。从此,这个曾经威震四方的特大型企业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两年多过去了,首钢怎么样了?首钢人在干什么?

  ——题记

  这是一个周末,首钢培训中心报告厅,来自日本的板材专家,正在进行“板材生产技术与管理系列”讲座。公司董事长朱继民和其他领导都坐在前排,认真做着笔记,报告厅鸦雀无声。这样的学习在首钢领导层已经形成制度;已经是下班时间,首钢第二炼钢厂的班组休息室里,脱下工装的工人们坐到电脑前,专心地学习炼钢主流程数字化管理、ERP之类新名词,对于工人来说这样的学习也成了习惯。学习正在成为这个处在大搬迁、大调整中的特大型企业新生的起点。朱继民说,首钢搬迁调整中,最严峻的考验就是人的问题。首钢在全国各地共有13.4万职工,其中北京地区集中了8.3万人。人员的安置是首钢搬迁的最关键环节。概括说就是“人怎么办?人怎么干?”

  “大提素”奠定

首钢搬迁的基础

  在北京石景山区,具有80年历史的首钢老厂的钢铁冶炼正在逐步调整中:2号高炉停产、5号高炉停产、压产200万吨;距北京200多公里的河北曹妃甸,首钢新基地的围海造地工程正在渤海之滨夜以继日地进行中。这一压一建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员转移问题。即将濒海而起的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被赋予这样的内涵:集国内外高端设备、高端产品、循环经济于一身,成为代表国家竞争力的项目。首钢现有的职工素质无法适应;首钢在北京市区钢铁冶炼停产后,将实行重大结构调整,几十年从事钢铁生产的职工,需要重新选择职业,用职工的话说:叫做离开熟悉的高炉,进入陌生的高楼,放下硬钢铁,拿起软文化。职工现有的素质也难以适应。

  提高素质,培育新的技能,成为首钢新生的基础,职工新生的需要,更是这个以为国家分忧为己任的国企的历史责任。

  2005年3月,搬迁方案批复不到一个月,首钢党委印发了《关于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指导意见》,对全面提高企业和职工的综合素质做了系统部署,工人们俗称为“大提素”。这是首钢有史以来最广泛也是最自觉的一次“提素”。

  “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学习生活化”,这是首钢矿业公司电工赵新民对“大提素”的理解和感受。他说:在“大提素”中,出现了许多不同工种工人组成的学习团队,结合工作自选课题、自编教材、自主攻关。他发起的“赵新民学习室”,6个人里有电工、钳工、焊工,大家在学习中互相启发、共同攻关,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进行了十几项技术革新,光矿车排烟道改造一项,每年就节约10万元!”而首钢第一炼铁厂,则从规范化、精细化和最优化的角度,在全厂开展提升执行力的学习。在创新高炉操作控制上下功夫,一项改革就节约焦炭82882吨,创造效益2575万元。

  在“大提素”中,首钢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培训人才。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办了钢铁产业和建筑产业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培养高级管理人员。总公司领导、下属公司的书记、经理都是学员;对专业技术人员,与韩国浦项、欧洲奥钢联等大企业以及高校合作,举办专项技术研究生班、专业培训班;对技师、高级技工开展选拔和专项培训,为结构调整后的新项目进行人员储备。

  2006年是首钢值得骄傲的一年。经过3年的全员“提素”,技术经济指标在全国同行业可比的37项中,首钢有25项进入全国前5名,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成绩。效益增长的同时,一批掌握新技术的职工也迅速成长起来。

  大练兵为首钢搬迁锻炼队伍

  走进首钢迁钢公司,给人一种现代化钢厂的震撼:没有挥舞钢钎汗流浃背的工人、没有尘烟弥漫的场景,主控室内,一道玻璃幕墙把现代化管理解读得惟妙惟肖:幕墙外,钢水飞溅,热浪滚滚;幕墙内,洁净的工作台前,7名工作人员操作着电脑。

  迁钢位于河北迁安市,距离北京195公里,如今,这里正承担着这样的使命:为120公里外的曹妃甸首钢新基地练兵。首钢迁钢公司堪称钢铁新技术的试验厂,自动化炼钢已经达到70%,并将于明年全面实现自动化炼钢,这里汇集了德国、日本、奥地利等地最先进的炼钢技术,经过实战演练,今后将投入到曹妃甸的生产线上。迁钢现有3000多名职工,平均年龄28岁,其中近1000人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在这里经受磨炼的年轻人,今后全都要输送到曹妃甸的关键岗位上去。

  除此之外,迁钢从管理、产品、工艺、人员等多方面都要为新首钢摸索经验。作为试验场的迁钢,静悄悄地高速运转着。

  首钢把人员安置分成几种流向:一是钢铁企业本身;二是首钢自身的非钢产业;三是围绕曹妃甸等新钢铁基地的服务行业;四是首钢搬迁后原址上发展创意产业和服务产业。此外,职工可以自主就业。其中,非钢企业是分流的主渠道。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首钢的非钢产业占到一半以上,北京地区的非钢企业近100家,这些企业涉及建筑施工、设计、电子、

房地产等。通过改制,增强竞争力,吸纳首钢富余人员转产,成为首钢搬迁后总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首钢搬迁调整中一个重大战略。

  演练成精兵留下来,培养成强将走出去,首钢把培训职工新能力细化到每个人。

  今年37岁的马小明原是首钢第一炼钢厂职工,企业停产后,面临着新的选择。经过竞聘,马小明转岗到首钢新建的彩色涂层钢板厂。走上新岗位,他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技术。经过3个月培训合格上岗了,并通过电工技师的资格考试。

  2005年6月,首钢设立了“首钢总公司安置富余人员

创业基金”。对为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兴办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发项目等给予扶持,目前,已经有8家企业使用创业基金850万元。首钢还在北京地区组建21家劳务派遣企业,积极为职工走向社会搭建桥梁。

  两年来首钢通过多种渠道共安置富余人员13179人,首钢北京地区净减少7000人。

  首钢董事长朱继民说到首钢的搬迁和首钢人的发展的关系时说了这样一段话:“职工要与企业共同成长。企业水平高了,个人水平也要高;企业发展了,个人要有价值;企业打造了舞台,个人要有能力。”搬迁正在打造新首钢,也在培育新首钢人。本报记者 阎晓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21,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