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政协委员即席发言会上抢话筒述民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6日02:29 中国青年报

  本报广州2月5日电(记者林洁)“话题不限,谁先举手谁发言,每人发言限时5~8分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柯小刚话音刚落,几十只手“刷”地一下举了起来。日前,广东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举行了有史以来的首场即席发言,只要是围绕2007年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重点,对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民生等问题均可提出意见和建议。据统计,两个半小时内,共有19名委员“抢”到了话筒。

  据了解,以往大会发言是事先精心准备发言内容——指定了发言委员、规定了题目大纲,彼此间很难有碰撞和交流,大家参与讨论的兴趣也不够大。今年特别设置了两个半小时的即席发言环节,话题不限,自由举手,事先不安排人员。为此,广东省委副书记蔡东士、副省长雷于蓝还特地到会场听取委员们的发言。柯小刚告诉记者,早在大会召开前,省政协就以手机短信形式,邀请省内900多名委员自愿报名发言,题目自拟。

  坐在会场第二排中间的政协委员王则楚成为第一个幸运者。接过话筒,王则楚直呼:“老百姓日子不太好过,必须建立一个公共政策群众参与的机制。”听众席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他侃侃而谈: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人均GDP已达到3500美元,但老百姓感觉生活水平增长得并不快,他们有些话讲得比较难听,尤其对公共政策。有些老百姓觉得,我们的住房改革简直是把“二老”的钱包掏空,

医疗改革简直是把“二老”提前送终,教育简直是把“二老”逼疯……广东在构建
和谐社会
的物质基础时,也要注意公共服务。

  在王则楚之后,不少委员精辟的见解、确凿的数据、绘声绘色的描述也博得了台下其他委员的阵阵喝彩。工作人员在委员发言到7分钟时会举牌提示,到8分钟时会摇铃让其停止叙述。有的委员生怕超过时间而频频看表;有的委员到了8分钟时仍不肯放下话筒,请求大会让他再说几句。有几名委员的发言沉闷冗长,结果屡遭喝倒彩。

  对于这次“爆棚”的即席发言,不少委员都认为非常好:“当着省领导和全体委员的面,把建议提出来,应该会引起更多的重视。”他们希望,这种形式体现了人民政协的特色,要作为好传统延续下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12,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