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7万多人氟中毒 37岁壮汉丧失劳动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6日16:09 新消息报

  2007年,在国家开展重点地方病防治工作规划,有效开展碘缺乏病和氟、砷中毒防治工作,以及开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饮茶型氟中毒调查后,2月2日,记者前往固原市氟中毒区进行采访。

  7万多人生活在重氟区

  氟中毒使37岁壮汉丧失劳动能力

  当天,记者随同原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一同前往原州区氟中毒比较突出的中河乡高坡村。高坡村距固原市区七八公里,车辆经过一段时间的行驶,我们来到了村口,一群村民围了上来。记者发现,大部分村民的牙齿、甚至不少不到 10岁的小孩的牙齿都是可怕的黄褐色或黑色。

  行走在村道上,随时都能看到佝偻着背、拄着拐杖、蹒跚行走的中老年人。在高坡村三组,记者遇到了开商店的村民王建宁,今年37岁的他,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十几岁,面色苍白、憔悴。王建宁告诉记者,他在10多岁就氟中毒了,至今20来年。现在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牙齿开始脱落,腰腿及全身关节麻木、疼痛,骨关节变形,完全失去劳动能力。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靠借贷在村口开了一家商店,以此维持生计。而且,孩子也患上了氟骨症,虽然他的大女儿今年才13岁,但牙齿已全部变黑。而类似王建宁的情况,在这个村很普遍。

  据原州区疾控中心负责地方病调查的工作人员李勇介绍,去年7月份,为了摸清氟中毒人群在原州区的分布范围、病区类型、发病特点和危害程度,疾控中心曾选择中河乡、开城镇、彭堡等11个行政村60个自然村2万多人,进行了饮用水高氟水源筛选,经过3个多月的调研,结果发现85%以上的村民氟中毒,水中含氟量均超过1.5毫克/升。据了解,原州区11个乡镇,共有氟病区69个,约计有7万多人患氟骨症和氟斑牙。由于使用高氟水,村民体内摄入的氟严重超标,过量的氟在身体某些部位沉积下来,导致身体出现病变,发生氟斑牙、氟骨症等疾病,牙齿表现为黄褐色甚至是黑色,严重的表现为腰腿、膝关节等部位骨头僵硬、扭曲、变形,身体不能弯曲而且还不能直立行走等问题,出现残疾,失去劳动能力,只能拄杖而行,甚至终年卧病在床。氟中毒严重制约了当地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上世纪80年代政府投资改水降氟

  却因管理不善工程全部报废

  由于饮水型氟中毒是病区分布最广、患病人数最多的一种类型,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居民的病情与水氟浓度呈正比。固原市原州区氟中毒区由南向北延伸,包括中河乡、头营、三营、黑城、杨郎等。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关部门对地方性氟中毒进行调查,彭堡臭水沟、上下庄居民饮用水源的含氟量在11毫克/升至14毫克/升,氟斑牙患病率高达95.7%;三营红庄居民饮用水源的含氟量在3.5毫克/升至6.0毫克/升,氟斑牙患病率高达85.20%;甚至部分地区居民患病率达到99.3%。而国家规定:饮水含氟量在1~2.0毫克/升为轻氟病区,2~4.0毫克/升为中氟病区,4.0毫克/升以上为重氟病区。

  为了解决氟中毒,在上世纪80年代至2000年,当地政府投巨资,对原州区高氟饮水进行防氟改水工程,采取屋檐积雨,先后建成各种类型降氟工程30余处。改水工程实施后,使得80%、近50多个高氟病区得到了有效控制,氟中毒患病率降低到85%左右。

  不料,已建成的改水工程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经费,维修不及时导致改水工程年久失修,再加上当地干旱少雨,造成供水中断,致使改水工程报废。据原州区疾病控制中心调查,上世纪80年代到2000年期间修建的改水工程,现在已全部报废。

  氟中毒阴影再次笼罩

  8至12岁儿童氟斑牙

  患病率达85.13%

  改水工程报废后,病区居民重新饮用浅水井、泉水、河水等地表高氟水。去年7月份,原州区疾病控制中心对在校学生调查发现,8至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达85.13%;氟中毒病区居民患有氟骨症患者20.23%;氟斑牙患者患病率达87.9%以上。而且部分地区呈现上升趋势。

  氟中毒的阴影再次笼罩病区居民,并折磨着几代人的身躯。在采访中,记者遇到放假在家的8岁孩子龙龙(化名),孩子看上去身体很健康。在记者再三要求下,孩子不好意思地张开嘴,我们看见孩子牙齿的三分之一已发黄。在氟中毒初期,氟对骨质的损害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引起牙釉质白垩、着色、缺损改变以及严重的磨损,主要危害8至12岁的孩子,一旦形成将残留终生。牛恒英一家最具代表性。记者采访时,这家人在院子里收拾粮食。今年92岁的牛恒英是一个严重的氟骨症者;其儿媳聂莲珂今年69岁,病魔已蔓延到双腿,行动受阻;牛恒英的孙子施万红,今年才36岁,但已浑身骨头酸疼。施万红说,他们一家三代得一种病,开始骨头疼痛,随着病情加重,病痛向全身蔓延,四肢开始僵硬。施万红说他一直在外打工,但是到26岁的时候身体就开始出现病变,得了氟骨症,腿不能伸直和弯曲。

  解决氟中毒

  亟待采取得当措施

  据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氟中毒地区不仅水中含氟超标,而且土壤中含氟量也很高,使得庄稼成了含氟高的“有毒”食物。居民生活在高氟环境中,氟中毒也就很正常。而氟在体内主要分布在骨骼、牙齿、指甲及毛发中,骨骼和牙齿的含氟量约占身体含氟总量的90%以上。适量的氟为人体所必需,适量氟能被牙釉质中的羟磷灰石吸附,形成坚硬质密的氟磷灰石表面保护层,有防龋作用,但超过一定范围就会造成各种损害及病变。

  原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解玉明告诉记者,2000年以后,政府曾投资修建的降氟工程有16处,大部分为深井,现在除了三营大北山一处机井水位下降停用外,其余的全部正常运转,而正常运转的工程含氟在0.72至1.6毫克/升,而且1毫克/升以下的约占53%以上。这说明,采取打深井降氟的做法,比屋檐积水的做法更适合当地实际。对于不易找到低氟水源和经费不足的地区,应大力推广积雨水窖,窖水氟含量较稳定,而且成本低,占地少,既可以解决群众饮水问题,又可以起到降氟保健康的作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15,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