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立秋》导演查明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7日22:21 央视《东方时空》

  CCTV《东方时空》2月7日播出节目《“谱写繁荣”:查明哲》,以下为节目内容。

  2006年底,话剧《立秋》在台北市中山纪念堂上演,能容纳两千多人的剧场座无虚席,六场演出场场爆满,演出结束后观众久久不肯离席。话剧《立秋》从2004年首演成功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公演了240多场,其间三进北京,四下广州、深圳,观众达20多万人,创下了近年来话剧演出界演出场次的最高纪录,被专家学者誉为“新世纪中国话剧的里程碑”。

  张羽:在台湾这么火爆,你有预料吗?

  查明哲:火爆到这种程度没有预料到。但是当时觉得可能现在中国的这些话剧如果能够到台湾引起反响的,引起共鸣的,那应该是《立秋》。

  张羽:为什么呢?

  查明哲:你所宣扬的,比如说你在这个戏里面讲的这种诚信,这是中华文化里面的一个非常对于人格培养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种道德品质,人格的素质在它的根脉里面,它就有这个东西。当你把它很有情感地表现出来的时候,那它当然就很能够和你达到一种共鸣了。

  民国初年,时局动荡,国运衰微,曾经辉煌一时,汇通天下的丰德票号深陷困境,为了保住信誉,他们不惜血本散尽家财,最终由盛而衰,走向没落。

  张羽:当时为什么会选中这样的题材,要表达什么?

  查明哲:一个就是在这个题材里面,它一下子描写了这种通过一个山西的 地域的晋商文化,晋商精神和这种中华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这样一种贯通,这样一种联通起来的一种思考,它其实写的不光是山西人,中国难道不需要有一种重新奋起的这种真正振发自己的这种精神吗?那么我就觉得这种思想在这个里面它还是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了。

  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晋商在面临家族、个人、事业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他们探求何去何从之路的激越情怀,深深地撞击着每个观众的心,而剧中所呈现出来的诚信精神也成为了这部戏的灵魂所在。

  查明哲:我觉得这部戏还是一个晋商精神。真是有种振聋发聩似的,对我们今天的一个猛击。所以底下流泪也好,底下思考也好,其实人们在看戏的时候,他总是在结合着当今,结合着自己在感受着,那么他会从这个里面去感觉到很多的经商之道、为人之道这些东西。其实倒是一种贴近,就是社会心理的贴近。

  话剧《立秋》创作之初,已经75岁高龄的导演陈颙倾尽心血,在距首演还有九天的时候猝然离世。最后她的入室弟子、国家话剧院副院长查明哲临危受命接下这部戏,熟悉老师导演风格的查明哲很快上路了。原剧结尾处有这样一句台词“大雪之后,就剩下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查明哲感觉有些宿命,于是修改成了“大雪之后,是立春”。他的这处改动扭转了全剧的立意,表达出 “晋商人死而精神不死”的顽强生命力。有人说这部颇具传奇色彩的话剧,是陈颙和她的弟子查明哲联合导演的生死之作。

  张羽:您虽然师从陈导,但是其实从评论界来讲,你们俩的艺术风格还是有不同的地方的,有很多的不同的地方。当你在接入这部的时候,刚才你也讲了,你对这部戏的认识,你要表达的思想,那么肯定有相同的,但是在处理方面也有不同的地方。

  查明哲:这个我自己想是这样的,陈顒老师其实对于生活有她非常深沉的一种思考,也有她一种非常内在的,像75岁的一个老人那样的一种感怀。我就突然心里有一点觉得陈顒老师怎么会把这一句话在最后一个全剧的打点打到这个地方,前面说的都是我不服,我到底输在哪里,都是要重新振奋起来的东西,在这个最后的地方,我倒是觉得那个地方可能倒灰了,我倒愿意它有一种希望的亮色在远方。严冬过后总会有开春的时候,而我们每一个人心目当中都在盼望着开春。

  张羽:内心还是一个立春的心态。

  查明哲:对。我还是带着这种心态在做这个。我觉得艺术大概这是本质,艺术的真正本质其实是在帮助人立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