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争达500万标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8日07:37 台海网

  台海网2月8日讯 (记者 林鸿君 实习生 张宪宗 通讯员 王学来) 今年,厦门港八大港区将确保货物吞吐量达到9000万吨以上,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60万标箱以上、力争完成500万标箱;港口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5亿元以上。这是记者从昨日召开的2007年厦门港口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八大港区合力冲刺

  今年各港区的具体工作指标为:厦门市五港区货物吞吐量要确保完成7140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确保完成440万标箱、力争完成478万标箱;漳州招银港区和后石港区货物吞吐量应确保完成1600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确保完成20万标箱、力争完成22万标箱;漳州石码港区货物吞吐量应确保完成260万吨。

  同时,厦门港今年将推行吞吐量月度考核通报制度,并朝着省政府提出的“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0万”的奋斗目标冲刺,确保稳步进入世界集装箱20强行列,争取在2008年提前成为亿吨大港。

  

  吸引航商拓展业务

  厦门港口管理局局长王勇军表示,厦门港今年将抓住达飞、中远等国际航运企业调整远洋干线和马士基东南沿海客服中心进驻厦门的有利时机,多方面研究出台吸引航商的优惠政策,全力推进嵩屿集装箱码头尽快建成投产。

  促进口岸通关监管模式创新,加快国际中转一、二程船转换速度;推动内支线中转实行“提前申报、直接放行”,探索发展拆拼中转业务,简化跨港区转运程序,提升处理港口中转业务能力;研究制定内贸箱中转补贴政策,促进粤东等内支线中转业务发展。

  同时,借鉴上海洋山港区和宁波港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江海水水转运业务、陆海水铁转运业务;依托九龙江,发展内河集装箱拖驳运输,促进厦门港内河航运形态升级。

  

  大力拓展内陆市场

  

  在陆向方面,厦门港将利用漳州市背靠粤东、闽西、赣南广阔内陆腹地的优势,吸引货源通过厦门港进出;巩固江西推介会成果,挺进湖南、贵州等广阔内陆区域,加大对中西部内陆省份的货源吸引力。同时,继续实施对中西部省份经厦门港进出的货物免征货物港务费等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在内陆地区设立“无水港”,促成厦门—江西海铁联运“五定”班列尽快开通,促进海铁联运业务蓬勃发展。

  在此基础上,研究出台港口优惠政策。王勇军说,近期已制定2007年度港口收费优惠政策,拟提高集装箱国际中转、内支线运输和海铁联运业务的补贴标准,待厦门市财政正式批复后即可公布实施。

  

  25亿投建深水泊位

  2007年,厦门港全港计划建设项目28个,其中续建项目18个,新开工项目10个;年内可交工验收投入使用项目12个。计划投资3.7亿元推进深水航道工程建设,重中之重要加快推进10万吨级主航道扩建三期工程的主要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动工建设、2009年完工,扩建后的主航道将可满足10万吨级船舶全天候双向通航要求。

  王勇军表示,今年厦门港计划投入25.3亿元推进深水泊位建设,促进海沧港区1、6、7、9#、嵩屿港区一期工程、东渡港区19#泊位、招银港区7#泊位工程竣工验收,年内投入使用,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加速推进海沧港区14-19#泊位、现代物流园区配套码头和海沧11-13#泊位建设,基本完成码头水工主体工程;启动海沧港区角美作业区4个泊位的建设;强力推进嵩屿、招银10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建设。建成东渡港区国际旅游客运码头客运大楼,基本建成石码港区客运站工程并力争投入使用。

  

  继续做好对台文章

  今年厦门港将继续做好对台文章,用活、用好交通部对台水果登陆“三优”政策,力促厦金海上果蔬专线开通。

  以“区港联动”政策为节点,探索与高雄“自由贸易港区”对接途径,争取两岸货物“双向直航”有新突破。尽快完成和平码头厦金航线的搬迁工作,启用国际旅游客运码头,增辟航班,做大做强赴金旅游业务。积极支持企业购置邮轮参与旅游客运经营,促进“厦门—台湾—那霸(日本)”邮轮客运旅游线路形成,推动邮轮经济发展。

  同时,配合有关部门争取大陆赴台游客改走厦金直航到台湾进行旅游商务活动,以“厦金直航”促“全面三通”。致力推动厦金航线发展滚装运输业务,引导厦金港口企业交流、合作,开展集装箱运输,借鉴粤港在车辆往来上的管理模式,推动厦金、闽台两地车牌政策实施,实现车辆上岸,使滚装运输延伸为今后两岸之间的主要航运方式之一。进一步完善五通至水头航道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五通码头至金门水头码头的海空联运工作,提升厦门港对台航运竞争力。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