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呼市城中村改造中“挂名户”遭歧视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8日11:46 北方经济报
同是一村人待遇大不同 老农民喜领养老金 “我们一辈子种地的老农民,如今领到了养老金,虽然天气寒冷,但我们的心里却热乎乎的。感谢党!感谢政府!” 1月26日上午,呼市赛罕区巧报镇小台什村举行了村民养老保险金发放仪式,在发放仪式上,村民郝锁锁在发言中代表15 7名领到养老金的村民激动地说。 小台什村是赛罕区典型的“城中村”,呼市南二环路从村中通过,不仅占了村民的土地,而且使一部分村民的房屋也 因修路被拆迁。为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村委会为16周岁以上的村民全部办理了养老 保险。该村共有人口1236人,首批参保人数为818人;凡男满60周岁以上、女满50周岁以上的村民从1月26日起 每人每月可领到450元的养老保险金。 赛罕区是呼市“城中村”改造中最大的一个区域,呼市二环路道路两侧的“城中村”赛罕区就有双树村、前巧报村、 后巧报村、大台什村、小台什村、小厂库伦村、讨号板村、徐家沙梁村、黑兰不塔村、东瓦窑村等十个村。随着城中村的改造 ,失地农民日益增加,为确保失地农民生活有所依靠,到2006年底,赛罕区共为13个村的近2万农民办理了社会养老保 险,其中有近5000人领到足额发放的养老金。村民们由衷地感谢党和政府为他们解除了后顾之忧。 “挂名户”是“二等公民”? 随着呼市政府对国家土地政策的进一步兑现,“城中村”失地农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广大农民不仅领到一笔丰 厚的安置补偿费,而且还住上了楼房,领上了养老金,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待遇。然而,与之不和谐的是,一些村对“挂名 户”身份的村民却给予了不同的待遇。 同属赛罕区的西把栅乡小厂库伦村村民杨永在就是“挂名户”之一。杨永在于1986年4月将一家3口人(他及妻 子、儿子)的户口从土左旗沙尔沁乡迁入小厂库伦村,迁入后,原户口所在地已将其承包地抽回,而小厂库伦村也没有土地让 他承包。第二轮土地承包时,村里虽然按照国家“大稳定、小调整”的政策进行了土地调整,但杨永在仍以“挂名户”的名分 被排除在外,村委会没有给他承包土地。多年来,在出义务工等方面,他与村里的老住户一样履行了村民义务,但他始终被村 里视为外人,遭遇着歧视,本应享有的一切村民待遇都被剥夺了。 随着城中村的改造,小厂库伦村的土地逐渐被征用,村民们享受着征地安置补偿的所有优惠待遇,除足额领取补偿款 、占有宅基地、分配回迁楼房、加入医保、社保等以外,村里还给减免了水、电、卫生等费用,逢年过节村里还给村民发放福 利补贴,但所有这一切,杨永在都沾不上边。不仅如此,就连村民应当享有的选举权都被剥夺了。 在小厂库伦村,像杨永在这样的“挂名户”有十多户。他们曾多次找村委会想争取一名合法村民的名分,也曾多次向 上级主管部门反映过此事,但都无济于事。 农民出身的杨永在没有任何技能,又不识字,多年来一直靠租种别的村民的土地维持生计。目前,杨永在有两个儿子 ,因家庭贫困,大儿子早已辍学,走上打工之路。“小厂库伦村很快就要拆,村里的回迁楼房没我们的份,医疗保险、养老保 险没我们的份,虽然是小厂库伦的一个村民却啥待遇也没有,我本人又没有一技之长,今后的生活咋过呀?”杨永在忧虑地对 记者说。 何时能一碗水端平 呼市“城中村”的改造,着实改变了城郊结合地带农民的生活和命运,使年轻人有工可做,老年人有福可享;家家生 活美满。然而,没有得到任何补偿的“挂名户”们,对今后的生存和命运感到焦虑和不安。 近年来,在呼市城区周边的村子里普遍存在着所谓的“挂名户”,至于他们是通过什么渠道落户的,无需追究,但既 然村委会接纳了他们就应该按本村村民去对待。而一些村里却把他们与老村民区分开来对待,导致了矛盾的产生,特别是在城 中村改造以来,这种矛盾愈加凸显出来。记者曾经接到过许多诸如此类的投诉,但经过调查采访后,问题的对与错却得不出一 个明确的结论。 村委会的说法是:我们按照上级(指区县、乡镇)部门的规定办事,对“挂名户”不予补偿,“挂名户”不能享受与 老村民一样的待遇。 而上级部门的答复是:按照“村民组织法”规定,村里的事由村民集体决定,对“挂名户”不予补偿或“挂名户”不 能享受与老村民一样的待遇,只有通过村民大会决定,上级部门无权干涉。 从村委会到乡、区、市级政府部门,再由市、区、乡级政府部门到村委会,这种“踢皮球”式的采访记者曾遇到过好 几次,总结各级政府部门领导的答复,觉得似乎又不无道理。但农民反映的又是事实,其问题的本身更没有错误。那么,在这 个问题上究竟孰是孰非呢? “在这个问题上法律也没有明确的界定,处理起来都很棘手,但我觉得在入社保方面应当考虑一下这些‘挂名户’, 因为这关系到他们今后的生活问题。但不管‘挂名户’享受怎样的待遇,都得市政府下文件,否则不好解决。”小台什村村委 会主任王玉明如是说。 同是一村人,待遇大不同。老住户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挂名户”屡遭歧视、权益被剥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这种反差应该得到解决。 (作者母瑾)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