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假币源头九成在广东 作案目标转向低额假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9日01:16 信息时报

  时报讯 (记者 魏丽娜 朱小勇 王道斌) “其它地方假币90%的源头在广东”,省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马经认为,“假币”问题已影响到了广东的金融信用,并涉及到民生和社会稳定。他建议,省人大将反假货币工作列入2007年专项监督内容,加大打击假币的力度。并制定地方法规解决当前部门规章对打击制贩假币行为惩治力度不够的问题。

  作案目标转向低面额假币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马经说,广东现在是制贩假币犯罪高发区。仅2006年,广东省共收缴假币5.4亿元,同比增加20%。其中公安部门收缴4.5亿元,占全国公安系统收缴量的80%,全年破获1000万元以上的案件12起。

  马经说,国内其它地方的假币90%源头在广东。目前,假人民币纸币的制作窝点仍然集中在汕头、汕 尾、揭阳等地区,随着打假力度的加大,有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苗头。

  广东省制贩假币犯罪的特点是,因群众对大面额人民币作假的警惕性和识别能力不断提高,犯罪分子逐渐将作案目标转向低面额的假人民币,呈现大小券别并进的格局。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个别地区硬币假币比例有所增加,绝大部分都是1元面值,其规格和材质与真币极为接近,识别难度较大。

  此外,假币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已从原来单一、分散的个体作案向有组织、有分工的集团化、家族化方向发展;从原来的同地制造、制贩合一向分段制造、制贩分离的方向发展;从原来的随身携带向客货托运、专人押送方向发展。

  要解决“假币坑农”问题

  马经直言“假币”问题已影响到广东的金融信用,破坏了广东的金融形象。

  “受骗的大多是农民,被骗一次对他们来说损失很大”。马经建议,省人大将反假货币工作列入2007年专项监督内容,依据广东反假货币形势的需要,制定地方法规解决当前部门规章对打击制贩假币行为可操作性不强、惩治力度不够的问题。解决“假币坑农”问题,由政府牵头整合各部门的宣传力量,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假币制造、流通的危害性。特别是注意做好农村、城乡结合部和农贸市场的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人民币防伪知识等金融观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9,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