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广州外乡人—香港人:“南风窗”同声同气总关情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9日15:01 金羊网-羊城晚报
说不清什么原因,港人在“老广”心目中有着一种天生的好感——— 精叻印章注释 精叻(聪明能干)———香港人身兼山性海情,华文化洋气质,精于选择,叻在融汇。 对于广州人来说,将香港人说成是外乡人,似乎有点难以接受;而对于在广州的香港人来说,也似乎从未把自己当作外人。因为省港澳本来就是亲兄弟、一家人。地理位置、生活环境接近,语言、生活习性、风俗习惯一模一样,难怪有那么多的香港人在广州安家、打工和做生意。 百年香港,根在大陆。中国近现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与香港有关。香港人文明、务实、灵活、低调,创造了璀璨的“东方之珠”。二战后,香港还是个贫穷小岛,人均收入仅约英国的四分之一,到1997年香港回归时,其人均收入已同英国基本持平。物质与精神的富足,随人口流动,带给广州(包括内地)经济、文化直到生活、观念方方面面巨大的影响。而近20年人口流动的结果,让越来越多认同与融合出现在穗港两地。 大袋细袋回乡探亲 广州人几乎家家都有香港亲戚。千万不要小看了这层关系,香港与广州经济在上世纪60年代后逐渐拉开了距离,当时,不少广州人的生活全靠香港亲戚的接济。 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社工梁秋莎还清楚地记得,那时每逢香港公众假期,中港唯一出入境客检口岸罗湖海关人山人海,一个春节数以百万计,每小时验放1.5万人次以上。人只能随着大流艰难地一寸寸地移动,个个都“大袋细袋”,甚至扁担一头挑一个比小孩还高的大编织袋,全是衣服、生油、奶粉等食品、日用品。 平时,香港人还用包裹寄出不少接济物品。有精明的香港人在寄回来的匣子里面填满了米粒,既可减震保护,又让收到的人倒出来煮来吃;结实的匣子还能让亲人留着装杂物。 现在四十来岁的人也许都还记得,香港歌星尹光、许冠杰等反映这一情况的粤语流行歌当年唱到街知巷闻。尹光的《话俾家乡知》就十分精辟地反映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穗港之间的亲戚关系,充分表现有怨言又有亲情割舍不下的香港小市民矛盾心理。 到了改革开放之初,广州人从香港亲戚口中听到从塑料雨衣、威化饼到喇叭裤、日立双喇叭卡式录音机、电视机到不用手洗衣服的洗衣机,感觉非常新鲜。年轻女孩子希望嫁个香港人成为一种时尚,“开南风窗”,梦想从此人生改变。 当时,港币汇回只能转为侨汇,持证在指定地方购统销和紧俏商品。1986年国家银行发行了外汇兑换券,购买从油粮到衣服、单车、衣车等衣食住行用品。在友谊商店、中国大酒店门口,黑市兑人民币最高达1:2,但买进口高档家电等却比人民币便宜50%到80%,买进口烟、饮料等竟便宜100%到150%。 饮头啖汤回乡投资 也正因为亲戚关系,许多香港人才敢放胆回乡“饮头啖汤”投资。与改革开放同步,大批香港人回广州不单是探亲、“相睇”、结婚。广州市荣誉市民中,许多著名香港家族先后在广州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更多的普通香港市民投入到所有允许经营的行业:酒店、餐馆、工厂、娱乐、商店、地产、旅游、保险、科技、教育…… “食在广州”首先接受已与国际接轨的香港模式。上世纪80年代,广州酒店业界,基本上每家酒店都会有一两个香港高级管理包括大厨。当时铺天盖地的广告是“香港大厨主理”。今天,“香港大厨”在带动了广州及珠三角饮食起飞后,已经转为国际化大型餐饮与最大众化的茶餐厅一类普及型企业。遍地开花的茶餐厅融合了中西习惯。 现任广州酒家集团百福酒家总经理萧福祥在广州工作7年,管理过广州多间大型酒店,他说,内地经济的高速发展吸引更多的香港人北上。“我觉得自己已经完全融入这个社会了,会继续在这里服务直到退休”。 暨南大学港澳经济研究所专家表示,广东20多年来以香港为师起家,广东与港澳一起形成“泛珠三角”的战略联盟和区域合作态势。中国太需要这种发展动力了,香港文化在其中作用重大。 文化兼容润物无声 伴随着资金流入,还有更深入人心的生活、文化,润物无声。 在香港业主较集中的广州祈福新邨,社区成立之初,在村巴站候车的香港人与广州人十分容易区分,静静地排队候车的就一定是香港人。渐渐地,所有的社区居民都学会了排队等车上车,还会特别照顾老人小孩。 不知不觉,人们发现广州年轻一代的语速语气也接近香港人,夹带英语词汇大增;谈投资股市、楼市头头是道。与香港白领一样,充电与兼职充满了他们的生活。21世纪资讯时代,“IN”(时尚、进入内地)成为一种工作、求学、置业、养老、定居等多向潮流,取代了出国的“OUT”(不时尚)。 香港人接受西方现代文化显然比广州要坦然,但对保持传统也很重视。原味的过年习俗、鲜活的广州方言并未在“殖民地统治”下消失,反而经历“文革”后广州人要向香港学习。“士多”、“的士”与“埋单”、“靓女”并行,并通行全国。 第[1]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