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代课教师吴义伟:我不会离开山里的孩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9日15:24 法制周报-e法网
湘西代课教师吴义伟:我不会离开山里的孩子
吴义伟敲响钟声上课

  坚守是一种信念,一种承诺,是一种震撼我们心灵的精神和道德力量。湘西代课教师吴义伟在大山深处,一人22年撑起一所学校;河南太行山深处的乡村女教师王梅香“宁愿一辈子不结婚也要在大山里教书”,被网友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女教师”。两位乡村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执著与奉献,是能够跨越时空,足以感动中国的精神力量。

  2007年1月28日,吴义伟给他的16个学生完成期末考试,就匆匆赴吉首市的建筑工地打工。他利用寒假打临工以补贴家用。

  “我不会离开山里的孩子们!”记者辗转联系到吴义伟老师时,他在电话里激动地说,“你们报道后,我和孩子们得到了许许多多热心人士关心帮助,也再次燃起了我心中的希望,我很感谢大家!”

  吴义伟告诉记者,有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孩子们的学习条件有了好转,学习热情也大大提高,成绩上升也很快。

  他说,现在学校还有16个学生,分别是一、二、四年级,吴义伟让他们在一间“教室”里采用复式班教学。“教室”还是他向外出打工的弟弟借的空房子。目前,美籍华人田文华援建的“田文华小学”已经竣工。孩子们很快就可以搬进真正的教室了。

  2006年11月,吴义伟受邀参加了

湖南卫视的《变形记》节目,城里的老师来村里教课,他交换到北京的一个学校上课。城里老师给大山里的孩子带来的一切都是新的,以前连吴义伟也搞不清楚的“电脑、电子邮件”得到了解释,开阔了眼界。而在北京的一所小学,吴义伟的故事感动得城里的孩子哭了。(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4802117)

  2006年9月份开学时,从县城打临工回来吴义伟特意带回来一面国旗。他与孩子们一起找来竹竿,大山里的苗寨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我教会了孩子们唱国歌,每周升一次国旗成了孩子们的一项仪式,下雨天保护好国旗成了孩子们自觉的义务。”吴义伟说,“每次看到鲜艳的国旗,内心都像有一团火在燃烧,甚至激动得流出眼泪。看到一拨又一拨的孩子走出了大山,我觉得自己这20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凤凰县教育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国家在逐步推行清退代课教师的政策,吴义伟也在清退之列,只是目前湘西的偏远山区还离不开像吴义伟一样默默坚守在艰苦的教学岗位的代课教师,“条件太差,派不下去正式教师”。

  “只要孩子们还需要我,再困难我也会把这个教学点坚持下去。孩子们已经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我不会离开大山里的孩子们。”采访最后,吴义伟对记者说。

  ◎我们关注

  ★41岁的吴义伟是湘西凤凰县腊尔山深处禾库乡九龙寨小学的“校长”,也是学校唯一的老师。面对一个月不到200元的工资,还有重病的妻子、一贫如洗的家,为了16个学生,他选择了坚守,一人22年撑起一所学校。

  本报2006年7月17日推出《一人22年撑起一所学校》后,引起了海内外华人的关注,美籍华人田文华先生每月给吴义伟一定的资助,还援建禾库乡一所“田文华小学”,台湾企业家张先生帮助他的两个女儿上了吉首的职业学校,深圳、上海、长沙一些热心人士也给他的学生一定的资助。

  ★2000年,河南女孩王梅香初中毕业时,村里唯一的老师去了城里。于是,她成了这所学校唯一的老师。随着太行山进行旅游开发,村里人慢慢迁出了大山,6年前接任时有11个学生,从去年起只剩下两个学生,而她一直执著地坚守着。

  2006年12月16日,《河南商报》报道了王梅香的感人事迹,引起读者和网民的关注。2007年1月26日,一位名叫“故乡的云”的网民组织了7个网友来到山里,拍了一些王梅香的照片,回去后发到了当地的“水冶论坛”上,没想到,这些照片很快在网络中广为流传,天涯、凯迪、网易论坛都转载了,网友反应热烈。有的网友回复:“人美心更美”,有的连说“致敬”!网友们将王梅香称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女教师”。

  链接

  陆永康

  跪着上课36年

  陆永康,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民族学校教师。出生才9个月,他就患上小儿麻痹症。20岁那年,陆永康成为一名民办教师,“跪”到了讲台上,跪行于大山之中,校园内、课堂上。这一“跪”,就是36年,一茬一茬的学生走了,陆永康却始终留在大山深处。

  焦志安

  25年的“海岛信使”

  今年48岁的焦志安1982年参加邮电工作,分配到福建舟山市普陀区六横邮政支局佛渡乡邮电代办所,成为一名小岛投递员。20多年来,他累计行程28万多公里,穿破了几十双解放鞋;共投递报刊、信件等邮件200余万件,从未发生延误和错投邮件。2006年10月9日,在第37届世界邮政日,“海岛信使”焦志安应邀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讲述他25年来默默无闻的投递服务工作。

  王莲菊

  村民“健康守护神”

  王莲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曹允村村医。为了全村2000多人的健康,她用30年的光阴,将一个一无所有的小卫生所建成了有着2层小楼10多个科室的标准化卫生所,受到村民的交口称赞,被誉为村民的“健康守护神”。王莲菊的丈夫原是民办教师,后来卫生所人手紧张,他就去卫生所帮忙,一干就是20多年。2006年12月,王莲菊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

  最美女教师誓对学生负责到底

  王梅香所在的河南林州市临淇镇百泉村大山里与外界很难联系。2月7日,本报记者联系到了最早报道王梅香事迹的《河南商报》记者王向前,他向记者介绍了王梅香的近况。

  王梅香今年才22岁,却已在大山里教了6年书,她曾说“宁愿一辈子不结婚也要在大山里教书”,山里面的女孩往往结婚很早,漂亮的梅香更是吸引了不少的小伙子注意,但她要求未来老公一定要同意她留在山里教书,因此错过很多姻缘和去城里的机会。直到去年,王梅香才结婚,丈夫是她的小学同学,现在在外打工,她仍坚持住在娘家给孩子们上课。

  王梅香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许许多多的人被她的善良纯朴和执著坚守所感动。2月1日,在网友和媒体的帮助下,王梅香和她的两个学生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河南郑州参观了三天。“这里很美丽,也很繁华,但这里繁华不属于我,这里太嘈杂,不如山里宁静、舒适。”她说。

  王梅香的到来,受到了郑州许多小学生、小学老师和热心市民的欢迎。他们给王梅香送来的各种礼物堆成了小山,有山里孩子最缺乏的课本和作业本,有孩子们喜欢的玩具,还有一块黑板。一位小学校长还特意送给她一台收录机,让她回去后可以更多地了解外界, “你能在那样的条件下坚持教学,真让我佩服。我要号召我们学校的老师向你学习。”

  “只要孩子们还需要我,我就会一直教下去。”王梅香临走时告诉王向前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名教师,“大山里才属于我,跟孩子们在一起才会感到快乐!”外界的关注和赞誉并没有影响她对孩子们的承诺,她要对这两个学生负责到底,要把他们送到初中。

  据王向前介绍,在北京从事影视工作的申青林,2006年初拍摄了纪录片《梅香》,该片最近在第29届东京电影节中脱颖而出,获得优秀奖。王梅香在大山深处坚守教学岗位的故事,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2月5日,中央戏剧学院一名大三学生来到郑州找到他,希望通过他与王梅香取得联系,跟着王梅香担当志愿者,帮助大山里的孩子们。

  “她很朴实,让你感觉到大山里的宁静、平淡和自然,人美心灵更美!”王向前还告诉记者,王梅香走后这几天,又陆续有很多热心人士给她送来了一些书籍、文具,以及鞋子和衣服,他准备下次探望时给她送过去。目前,他正在联系当地的教育部门,想通过培训解决梅香的教师身份问题,圆梅香多年来的愿望。 本报见习记者(蒋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